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仪式在儿童的生活与学习中普遍存在,并具备独特的凝聚力和显著的教育价值。幼儿园爱国主义仪式具有增强儿童爱国认同、增进儿童爱国热情、养成儿童爱国行为的独特价值。为更好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幼儿园应注重仪式的结构性,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流程;注重仪式的日常化,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注重仪式的层次性,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武茜璇 《中小学德育》2024,(2):50-53+45
粤港澳“姊妹学校”项目在推动大湾区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从瞄准共同关注焦点、延展仪式互动情境、创新集体符号表达、完善实践反馈机制等四个层面,对粤港澳“姊妹学校”在新时代培育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的实施路径进行改进和优化,以促使更多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更是青年群体立强国志践报国行的精神滋养。传承千年的仪式礼仪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具化了爱国主义理论内容,有效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渠道,日益成为培育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在运用仪式礼仪推进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过程中,对其认识不足,加之其本身形式单一、内容单薄等问题影响着传递爱国报国精神的效度。为此,运用仪式礼仪培育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引导青年群体加强爱国信仰认同,坚定正确价值选择;创新仪式礼仪表达形式,合力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丰富仪式礼仪自身内涵。  相似文献   

4.
仪式作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具有象征性、神圣性及展演性特征。仪式在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合理运用,对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仪式运用存在仪式目的与仪式手段的价值分离、仪式特征与仪式功能的价值缺失、仪式传承与仪式发展的价值冲突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仪式在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需要高度重视仪式的目的和手段,有效发挥仪式的教育功能,创新发展仪式的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班主任的班级学生管理培育工作,既有与普通高校班级管理培养工作的共通性,又有其特殊性。除了具备一般普通高校班级管理培养工作的能力外,还需要根据其职业性的本质属性特点,开展科学创新的班级管理培养工作。因此,当好高职班主任需要具备班主任角色的定位力、愿景力、策划力、休闲力、执行力、评估力等六种能力。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以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高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存在诸如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单一、组织机制不健全及班级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缺乏等问题。本文从三个渠道——班级课堂、班级文化及班级活动和N个班级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班级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探讨,意在加强高校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如何体现呢?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思想教育,并不断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还要制定强有力的班级总目标,确定班级的发展方向,让每一个学生时时刻刻对班级充满希望。同时,要精心组织各方面的、适合学生实际的班级活动,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班级凝聚力班级活力,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  相似文献   

8.
班级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危机“三预”工作的联结器、探测器和警报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班级心理委员存在着身份认同度不高、工作效能感低下、同伴影响力不足等困境。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是一所初中校,自2009年设立班级心理委员以来,致力于班级心理委员胜任力的提升,构建起了初中班级心理委员三阶培育结构模式,开发出了较为系统的三阶培育内容体系,着力提升班级心理委员的基础型胜任力和提升型胜任力,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郑臻宇 《中小学德育》2024,(3):26-28+25
升旗仪式作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最常态化的抓手,在实践中存在新意不济、单向要求、部分参与、流程随意、脱离实际等问题。在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背景下,可以通过系统化融入学校教育整体架构;营造浸润场域氛围,渲染共同情感体验;推行班级轮值,提升学生参与覆盖率与投入度;尊重个性化差异和选择,提升兴趣和效能感,对学校升旗仪式进行再设计。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少先队员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非常必要,是一名中队辅导员的责任,也是其使命与担当。学校可通过开展党团队联动活动教育、少先队活动教育、少先队仪式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社会公益教育等路径,厚植队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助力队员成长。  相似文献   

11.
作为杭州市委宣传部的爱国主义教育点,杭州技工学校长期来把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9月29日,今年杭州市第六个《国旗法》宣传周活动内容之一的杭州市升国旗观摩仪式  相似文献   

12.
论爱国主义日常化与爱国主义庸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日常化和爱国主义庸俗化是两种不同的爱国主义方式。爱国主义日常化是指把爱国主义精神寓于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方式。而爱国主义庸俗化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爱国主义方式,它简单机械地套用某种爱国行为或爱国标准,从而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贬低和歪曲。新时期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日常化、避免和反对爱国主义庸俗化就必须与时俱进地把握爱国主义的内涵,开放包容地看待各种爱国主义现象,理性谨慎地选择自己的爱国行为。  相似文献   

13.
王晓波 《江苏教育》2023,(17):44-46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认同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从班级共同生活中来,班主任的文化力就是将班级的价值取向、使命愿景,通过场景设计、课程规划、仪式庆典等师生的共同生活呈现出来。对班主任而言,面对一个新的班级,首先要明确班级文化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确立班级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开展不断强化使命、愿景的仪式、节日和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爱国主义教育是班级德育的主旋律。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一、充分利用当地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和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针对班级学生实际,结合本地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革命烈士、爱国志士以及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足迹、事例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有一种切近感,易于入心入脑。二、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中国德育》2008,(2):63-63
《中国德育》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2008年成功改版,进一步明确刊物定位,整合栏目。现向读者诚征以下稿件:"主题活动"栏目需要反映现今中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经验的稿件,内容包括学校、班级关于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德育主题活动策划方案、过程实录、案例反思等。  相似文献   

16.
培育新时代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一项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情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新时代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育要抓住以国家面貌为底色的民族气节、以社会发展为背景的责任担当、以个人能力为杠杆的理想信念三个支点,遵循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紧贴当下社会发展时政内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衔接体系的三条思路,运用传统文化润泽心灵、史记史料鞭策、联动社会资源三种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不仅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要求,还是促进中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7.
升国旗仪式是初中德育工作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社是学校学生处管理下的社团,对学生德育工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文学社应以升旗仪式为依托,对文学社团成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和培训,让家长和学生参与其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仪式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学校仪式教育相对于普通的德育活动,具有群体认同性、实践体验性、心理暗示性、内容外显性等优势。在组织仪式教育时,必须遵循规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文化性原则。对于学校而言,有两条有效的仪式教育组织策略:一是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组织仪式教育,二是基于学校文化特色组织仪式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学校先进文化的需要,是培养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最需要继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在现阶段应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科渗透、环境熏陶、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为依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以人为本、选择设计、转化生成为具体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求学生涯中,仪式无处不在。教育需要仪式感。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注重仪式感,有利于学生在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爱与尊重,让班级管理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仪式感,才能培养出内心丰盈、积极温暖的学生,并让他们带着这份为他人制造惊喜与幸福的能力走向社会。本期策划围绕“仪式感”,选编四篇文章,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