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科技不断变化,"创造周期"、"更新周期"、"物化周期"日益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原有的智能素质,必须增新和调整。只有通过接受继续教育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增强技能,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对继续教育而言,教育评估是检验和保证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同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评估体系。为了提高评估的信度和效度,全面准确地判断评估对象,必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对评估内容进行分解,建立科学的继续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一、经续教育评估槽标…  相似文献   

2.
论继续教育的质量评估与监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加强对各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的质量评估与监控,是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本从办学机构应真正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制订科学而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评估指标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继续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控;建立与国际接轨的ISO9000教育质量认证体系,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继续教育的质量评估与监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继续教育质量的内涵、质量控制的特点、质量控制观、关键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阐述,对运用评估进行继续教育过程控制进行理论探讨,提出对继续教育机构及培训项目双向评估的理念,并论述了评估与培训项目运作的双循环模式,最后提出建设继续教育评估管理体系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摘要:由于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没有针对继续教育的国家质量评估体系,而继续教育的质量又是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建立继续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自我评估的实施过程是继续教育机构不断探索、积累和改进继续教育质量的过程。自我评估模型则是实施自我评估的有效手段,是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的有效工具,通过自我评估模型的使用可达到发现问题、持续改进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硕士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的工程型人才。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社会对课程设置的新需求、学生工作与学习的冲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问题常备受关注。本文从质量评估的依据,评估的主要内容,评估的主要方式等方面,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继续教育应予关注的六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到来给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赋予了新的含义,教育的产业化,大众化给继续教育的办学宗旨赋予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进一步认识继续教育的作用,深化继续教育的改革,提升继续教育的整体效率,为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才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成人教育的主办必须引以关注的问题,本从继续教育的理念,形式,,内容,质量,投入,评估等六个制约继续教育效率的因素出发,较全面地阐述了各自的现状,问题及对其策。  相似文献   

7.
林攀 《考试周刊》2011,(62):211-211
评估管理是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教育质量管理还处在发展中,几乎没有专门的质量评估机构.而仅存的评估机构又缺乏应有的独立自治性,加上学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严重缺乏,导致了我国教育质量危机重重。因此建立健全专门的质量评估机构、实施内部评估与外部认证相结合成为提高我国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当今人才竞争激烈环境下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迫切需求。首先要明确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以政府、高校、社会多元体系作为评价标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实现学校的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及其教育形式的独特性出发,对继续教育评估活动区别于一般教育评估活动,或区别于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实施评估活动的基本准则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而为构建教师继续教育评估体系提供理性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些已有的统计数据考察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对英国、日本和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其特点进行介绍。根据国外先进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提出改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措施,包括转变政府在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位置;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的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加强与社会企业、组织机构的合作,邀请社会企业及机构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袁红 《函授教育》2003,7(4):3-6
加强对各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的质量评估与监控,是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办学机构应真正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制订科学而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评估指标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继续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控;建立与国际接轨的ISO9000教育质量认证体系,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继续教育的质量评估与监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导华  陈晋南  王清 《继续教育》2010,24(10):13-16
文章综述了德国、英国和美国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国际继续工程教育自我评估模型,介绍了评估的过程和评估方法。以我国某培训中心的评估为例,介绍了我国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比较分析了国际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与我国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之间的差距,提出了我国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定性定量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继续教育质量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迅速更新,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时,只有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论文总结了我国继续教育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组织开发的“继续教育自我评估模型”融合了欧美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反映了国际继续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文章系统介绍了继续教育自我评估模型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框架结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模型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文章认为,继续教育自我评估模型使用简便、易于操作,评估时间短、投入人力少,特别适合现阶段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职教学评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平 《高教探索》2007,(4):112-113
用ISO9001标准对高职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管理,是保证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ISO9001内审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持续改进的教学工作评估手段。总结摸索ISO9001内审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处理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内审实施、学院发展总体目标与内审质量标准、领导重视与部门配合等之间的关系,对实现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起着组织协调和质量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特色专业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高校谋求新的突破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衡量特色专业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其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建立合理、切合实际的人才质量评估体系来反馈特色专业建设情况更是当务之急。本文以地理科学特色专业为例,构建人才质量评估体系,并进行了应用和社会评价检验。结果表明:学院内部质量评估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基本一致,这说明本文构建的地理科学特色专业人才质量评估体系设计合理,评价客观,能为评价教学质量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教育质量动态评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教育质量评估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实施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都是建立在固定评价指标体系上的一定固化模式,不能反映一定的动态性。为此,在借鉴、吸收国内外教学质量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高等院校建立教学质量动态评估体系的目的、作用,并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引入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高校汽车专业教学质量动态管理体系,为高等院校汽车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模式。该体系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实时在线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管理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竞争能力不强是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应通过全面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与社会合作的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9.
建立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任务,教育评估机构对大学的质量进行评估是加强大学与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文章旨在探索现代大学制度试图重构大学与政府、社会关系的背景下,教育评估机构对于自身角色的定位,以及教育评估机构怎样通过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在大学与社会之间架设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而评估指标的选取是关系到评估是否科学的核心。因此,应通过基于投入-产出、学校培养过程、学生个体质量、外适性质量观、教育服务质量及其他多个维度对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选取进行总结与述评,并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