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F0002-F0002,F0003
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我国对地观测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负责接收,存档,处理国内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并为全国遥感用户提供数据与信息服务。目前,卫星遥感已逐渐成为各国空间对地观测领域的主要科技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1科学背景卫星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的科学领域之一,它是以卫星为平台,利用遥感仪器对地球或其他太空目标进行观测,观测数据经过地面站的接收和处理,转化成可供各行各业应用的、信息极其丰富的数据资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所属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世界上接收与处理卫星数量最多的地面站之一,数据分发服务量居于世界前列。目前,由密云、喀什、三亚3个接收站构成的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已实现了我国全部领土和覆盖亚洲70%陆地区域卫星数据的实时接收。其中,地处我国新疆的喀什卫星数据接收站的科研人员在祖国的西部边陲履行着他们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4.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具备完整的卫星数据接收、传输、存档、处理、分发体系,是我国对地观测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地面站的数据接收范围覆盖全国及亚洲的70%疆土。地面站的数据接收系统由天馈伺分系统、跟踪接收分系统、测试分系统、记录与快视分系统、故障诊断分系统、站监控管理分系统、技术支持分系统组成,性能和指标居于世界同类地面站前列。地面站拥有一批国际先进的卫星数据处理与产品生产系统,其产品质量、规格与全球数据产品一致。地面站一系列重要的装置改造和自主创新项目的完成,使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存储、检索等系统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可以保证以近实时的速度为用户提供数据产品。地面站运行20余年来,所接收、处理和分发的国内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遥感应用各领域,其中突出的范例有国家重大灾害的监测与评估、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西部测图、海洋环境近实时监测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重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就是邓小平1979年访问美国期间同美国总统卡特签定的科技合作项目,可以说,地面站是在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起来的。1986年我站建成前夕,他老人家亲自为我站题写了站名——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使我们深受鼓舞!在对地观测技术体系中,地面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上承卫星数据的接收与处理技术,下连遥感应用的众多领域;它是空间对地观测的地面系统,又是为全国服务的基础信息设施。十年过去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进程中,地面站没有辜负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6.
“一年365天从太空看地球“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站名的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工作的真实写照.自1986年建成并开始运行以来,该站不间断地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为全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历史与动态卫星遥感资料.该站是我国国家级民用多种资源卫星接收与处理基础设施,多年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曾分别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题词.……  相似文献   

7.
"一年365天从太空看地球"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站名的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工作的真实写照.自1986年建成并开始运行以来,该站不间断地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为全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历史与动态卫星遥感资料.该站是我国国家级民用多种资源卫星接收与处理基础设施,多年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曾分别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题词.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我国遥感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以邓小平同志和美国卡特总统签订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为基础, 中科院于 1986 年建成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这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经过持续发展,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现已拥有了密云站、喀什站、三亚站 3 个卫星数据接收站, 具备了覆盖全国及亚洲 70% 疆土的卫星数据接收能力, 保存了时间跨度近 30 年的 300余万景的各类遥感卫星数据, 是我国对地观测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结合简单通信模型的介绍,对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FY-3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中信号接收流程进行了分析,并对重要环节信号处理的原理与处理设备的作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断发展,影像图的成图精度越来越来高。卫星遥感技术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其为城市规划、了解区域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正射影像图是利用DEM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微分纠正、辐射改正以及镶嵌等,并依据规定对影像数据进行裁切,从而制作成正射影像图。  相似文献   

11.
卫星仿真工具包(STK)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领域,可快速、准确的实现遥感卫星的仿真.本文通过应用实例从光照条件分析、可见性分析及地面覆盖分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其在遥感卫星仿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革新》2014,(2):48-48
去年底,我国首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一“高分一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寿命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也是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的首星,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国产化迈出了决定意义的一步。它将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发展,运用卫星监测林火的高科技手段已成为目前森林火灾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更好地巩固和发挥其在林火预警中的优势地位,结合近年来从事森林火灾卫星监测的实践,分析了卫星监测林火的基本原理和数据的接收、处理及判读方法,为提高卫星林火监测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遥感与灭虫     
不久以前,一支由美国哥达德空间研究中心为骨干组成的遥感科学家小分队,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出发,携带着多种卫星遥感测量仪器,冒着南亚次大陆旱季的酷热,穿过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来到了濒临印度洋孟加拉海湾的潮湿红树林海岸带沼泽地,进行卫星遥感的地面地物测量。那里远  相似文献   

15.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拟建的100个212程实验室之一,也是目前我国遥感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期为三年。该实验室项目法人单位是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与北京21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11,(7):2+71-F0002,F0003
遥感卫星是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它们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探测。遥感卫星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也称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等几种类型。下面就是一组遥感卫星所拍摄的地球假色图片,图中的地球如调色板一般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17.
《百科知识》2011,(8):70+69-F0002,F0003
遥感卫星是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它们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探测。遥感卫星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也称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等几种类型。下面就是一组遥感卫星所拍摄的地球假色图片,图中的地球如调色板一般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类项目的开展和工作的深入,对各种区域内的卫星遥感数据和基础数字化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从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现有的卫星遥感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着手对建立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平台的必要性和所提供的数据作一详细概述。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共享的基础数据平台,将在数据标准化和系统运行、保障、管理方面有所进展。  相似文献   

19.
卫星遥感图像的识别技术是遥感图像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在实践中大量应用。为了利用卫星遥感图像识别沙漠和山脉,选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基于直方图统计法的识别、傅立叶功率谱的识别以及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识别法的特点和识别效果进行比较,得出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地识别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算法。能够准确的识别出土地类型,对研究土壤沙漠化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高悬在太空的遥感卫星为什么能像“千里眼”一样透过云层,穿过森林和沙土,洞察地下的矿藏?为什么能穿透土层,显示隐伏在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为什么能预报地震和火山活动? 遥感卫星的这些神奇的本领都来自于遥感技术。“遥感”,顾名思义即是遥远感知的意思,从遥远的太空感知地球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就像古代神话里的神通广大的“千里眼”一样。 我们知道,现代最先进的望远镜,也能对千里之外的物体进行观测、侦察,这是不是遥感技术呢?当然不是,因为望远镜依赖的是可见光的传播,而先进的遥感技术,不仅应用可见光,还应用红外线、紫外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