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伯诚 《钓鱼》2006,(19):32-33
在水库钓鱼,与池塘钓、竞技钓最大的不同是必须精选钓位。所谓“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讲的就是自然状态中好的钓位,那怕是钓鱼的新手,也能满意而归:碰上差的位置,即便是老将,使出浑身解数,也可能收获甚微。怎样在自然水域选到最佳钓位昵?笔者依据十几年的实践认为:灵活运用鱼谚巧选钓位,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颜恒 《钓鱼》2005,(23):36-37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钓位选得好,钓鱼少不了”……关于钓位的重要性,可谓是“家喻户晓,钓人皆知”。但对于像我这样有着数十年野钓经历的江湖钓鱼人来说,却也不时在选钓位上犯一点基本的“常识性错误”,使钓获大受影响,真是“智者千虑,总有一失”![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鲢鳙属中上层鱼类,也就是说它们活动或觅食主要是在中上层水域,这是鲢鳙的习性,下底索饵对于鲢鳙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垂钓者们最习惯、最方便、最快捷的垂钓方式则是用手竿底钓。人们喜欢钓底,而鲢鳙喜欢“悬吃”,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如何能解决这一矛盾呢?那就是选择陡坡。在陡坡上钓鲢,饵能触底,对钓手来说是“底钓”,而对鲢鳙来说则是“悬吃”。这既方便了垂钓者,又方便了鲢鳙,正是“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4.
梁文义 《中国钓鱼》2005,(10):27-27
许多钓友都知道“春钓草”效果好。实际上,“钓草”不止限于春钓之中,而是四季皆宜的有效经验。特别是在秋季垂钓中,不仅一般水域水草丛生长势良好,选草、钓草比春季更加容易有效,而且还更有它的适应性和实效性。因而秋季选草、钓草,必然钓绩更好。  相似文献   

5.
选个好钓位     
周华 《垂钓》2009,(12):35-35
钓位好坏大家都明白意味着什么。我们都希望找到理想的好钓位,但往往很困难。除非整个水域就你一个人玩,那样想咋钓都行了。但现实是更多时候还得辛辛苦苦地找,有时就算付出辛苦了,却也得不到回报。所以,我们不只要懂得如何找到理想钓位,还得学会如何创造好钓位。当你拎出沉甸甸的鱼护时,也会更有成就感。  相似文献   

6.
冬钓水花生     
俗话说:“七分钓位,三分钓技。”意思是,能否选择到一个理想的钓位,直接关系到垂钓的效果。否则,钓技再精湛的高手,其结果也往往是“剃光头”,一片鱼鳞也别想碰到。尤其是到了冬天,朔风呼号,寒气袭人,水温也随之下降,鱼儿不再像往常那样尽情畅游,四处觅食,而是纷纷游到了水体的深处,  相似文献   

7.
王亮 《垂钓》2002,2(10):61-62
手竿钓鲢已被一些钓友运用得驾轻就熟,动辄便是十几千克、几十千克的鱼获,使得一些不入此门的钓友,惊呼为“高手”,其实这里面的门道概括地说就是:“精选钓位,粗配钓组,香散用饵,因地施钓。”  相似文献   

8.
王庆荣 《钓鱼》2007,(10S):48-51
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每到一处垂钓,选择钓位很重要,钓位选的好,则事半功倍,鱼获满护。钓位选不好,则事倍功半,难享鱼趣。最近我两次在自然水域垂钓中,选择“一尖两腰”做钓位,皆大获丰收,钓获量远远超过其它钓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颜恒 《钓鱼》2010,(19):42-43
我非常推崇“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这条钓谚。要用七分的精力选到一个好钓位,再花三分的精力把鱼钓上来。对此,又有一条钓谚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忠告:“钓点臭,眉头皱;钓点香,鱼满缸”,并告诫道“仔细选好位,鱼获是关键”……而如上面所说的用饵问题,只有服从于“七分钓位”这个大前提,才能实现好饵的价值。是啊,  相似文献   

10.
邹思全 《钓鱼》2006,(2):41-41
去年的8月22号,为了占个好钓位,天不亮我就来到云蒙湖边,真是“天道酬勤”,最肯上鱼的钓位被我捷足先登了。  相似文献   

11.
慈非 《钓鱼》2005,(19):22-22
从南京参赛归来已两个多月未钓鲫鱼,原因是盛夏高温出不了远门,近处又无处可钓鲫。周五晚上在渔具店打探到距城15公里的破山江与新建的中横公路相交处鲫鱼较多,是台钓免费练竿的好地方,所以第二天厂休日前去过瘾。早起出发本想抢一个最好的钓位,然而到达钓场才知有人早已稳坐第一把“交椅”——坐东向西的桥下正中位置,我只能退而求其次,钓位在他正对面。  相似文献   

12.
赵巍 《中国钓鱼》2003,(3):20-21
“三钓”就是钓组、钓饵、钓位。注重了具体垂钓过程中的“三钓”细节,就抓住了垂钓活动中的关键,垂钓就可能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一、钓位。冬天鲇鱼群居生活在一起,并不像其他季节那样鱼群比较分散,那么只要钓友们发现它们的“藏身”之处,找准钓位,那么你已经向成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冬天,鲇鱼绝大多数都在1.5米以上的石桥墩下、码头、坝闸栏下的缝隙、洞穴等地方活动。因此,冬天钓鲇鱼就以这些地方作为主要目标,是不难找到鲇鱼的。  相似文献   

14.
一兵 《钓鱼》2005,(4):47-47
大凡喜欢钓鱼的人,可能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几乎对所有当今社会流行的时尚的东西都置若罔闻,但唯独对当今钓坛流行什么钓法,什么钓具好,市场上卖什么饵等了如指掌,而且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钓迷”们我的钓友老王就是这些铁杆”钓迷”中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5.
韩建臣 《垂钓》2008,8(6):43-43
2007年9月2日早,我和胖哥到碧流河水库垂钓。 八支海竿一字排开,每枚钩上挂两粒超级玉米,其中4副钓组上了众信08试钓品“玉米霸王”,据说这款玉米是专为大鱼研发的。用橡皮船把钩送到距岸边150米的钓位,并用煮过的老玉米喂窝。然后我俩用5.4米手竿在近岸钓鲫鱼。试了几竿后,钩还没有到底,  相似文献   

16.
关新铭  薛亚林 《垂钓》2001,(7):57-58
自从“台钓”法(长脑悬坠底钓法)传人大陆之后,很快就风靡了全国各地。垂钓者一旦熟练掌握,不仅竞技场上可大显身手,就是在一般能适应的水域。钓获量也往往比传统钓高出多倍。  相似文献   

17.
钓一线     
张炎冰 《钓鱼》2009,(18):9-9
“台钓”从调4钓2、搓饵钓底入门,两钩状态是下钩卧底,长子线松弛;上钩触底,短子线伸直。竞技钓快鱼会遭遇鱼口越钓越小,视力差、视觉反应迟钝一点的人不是看不到动作,就是抓不住口,特别是为节省装饵时间而用拉饵的时候,饵轻了、小了,调4钓2几乎不反应鱼口。冬天,在大棚里钓鱼是一种享受,让人乐此不疲。但冬天的鲫鱼咬钩极轻,即使用1号浮标拉饵,钓底最多也就是半个黑格的动作。  相似文献   

18.
刘汉初 《钓鱼》2011,(20):28-29
从天时、地利和垂钓效果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秋天是一年中继春钓后的第二个黄金钓季。但是,“立秋”以后还有一伏,“秋老虎”迟迟不走,天气炎热程度同夏天基本上相似,过了“处暑”热浪才逐渐消退。以洛阳地区为例,按照气候学,五天为一候,  相似文献   

19.
黄旺意 《钓鱼》2005,(7):14-14
悬坠钓法我在早些年从报刊上就了解了一些,当时还不叫悬坠钓法,都称之为“台钓”。我只知道调4钓2,以饵代坠。在休闲野钓时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还不如用十多年的传统七星漂钓法,后来又继续使用传统钓、抛竿钓。真正痴迷上悬坠钓法,还是因为悬坠钓法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我,时间也就在去年的冬季。  相似文献   

20.
于中海 《钓鱼》2012,(20):32-32
我学习垂钓是从钓底学起的,而一次偶然的际遇,使我不得不钓浮。认真学习一番后,我被钓浮的魅力深深陶醉,逢钓即想钓浮。钓浮与钓底相比,别具一番乐趣,也是一位钓者必须具备的另一种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