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免资封片简,是地方邮政部门为纪念某项重大活动而批准发行,供公众在规定范围与时限内免资寄递的邮政用品。新中国第一套免资封片简是1983年上海市邮电管理局为纪念世界通信年和万国邮联成立109周年发行的《世界通信年纪念》免资片。  相似文献   

2.
《集邮博览》(总第237期)刊登了笔者撰写的《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一文,该文介绍了上海公安与上海邮政联合推出的一套8种9枚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近日又陆续推出了两种6枚“110信箱”免资邮简。  相似文献   

3.
徐胜 《集邮博览》2014,(2):66-67
国内“收件人总付邮费”封、片、简,是指企、事业单位向邮政部门申请登记并按照相关要求印制,贴邮票处预印有“收件人总付邮费(资)”之类的文字、接收局信息及收件单位地址、邮编的封、片、简等。  相似文献   

4.
邮局特许邮资已付邮件是在邮政部门授权许可下由私人印制,且享受邮资折扣,具有邮政特权的免资减资类邮品,它邮寄的一般都是大宗商业信函,载体包括信封、明信片、邮简、信卡等。根据《FIP专题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第3.1条:"适用的邮政集邮素材是:为了传递邮件或其他邮政通讯目的,有政府、地方和私人邮政机构,或由其他正式或被委托或授权的机构发行的、计划发  相似文献   

5.
徐冶敏 《集邮博览》2008,(10):20-21
中国早在1914年就加入万国邮联,1981年起中国邮政每年的10月9日在各地开展世界邮政日宣传纪念活动。制作、发行包括邮票等邮资品在内的纪念邮品,是世界邮政日庆祝活动独特的形式。除此之外,类似其它节庆的做法,作为服务性行业的邮政有时也会想到搞一些优惠回馈顾客的活动,最直接的莫过于在减免邮政资费上动脑筋。  相似文献   

6.
王志刚 《集邮博览》2008,(10):25-27
一般认为,世界第一套邮政用品是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的"马尔冒迪邮资封和邮简"这是从国家邮政系统的角度来说的。但是,在马尔雷迪封和邮简之前,邮政及相毗连业务上确实还存在着一些类似邮政用品的单式、简或封,可称其为邮政用品先驱。一框邮集《世界第一套邮政用品》,主要展示了马尔雷迪封和邮简,也对其以前具有代表性的邮政用品先驱,作了展示。  相似文献   

7.
丁一凡 《中国集邮》2001,20(7):15-16
实寄封,是指经邮政部门收寄、传送、投递过的各种信封。因此,实寄封上都贴有邮票,或贴有邮资凭证(如邮资签条、邮资符志),或加盖免资戳记及其他邮政签条或副戳;书写有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与地址,盖有邮局的收寄邮政日戳和投递日戳。这一切都记录了该信封是寄件人送交邮政部门、并经邮政部门业务处理后递交收件人的全过程。所以,实寄封不仅反映了邮票的发行  相似文献   

8.
王泰来 《收藏》2008,(10):121-124
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成立国家邮政,翌年10月大清邮政发行邮资明信片,中国的邮政用品——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封、邮资邮简、邮资信卡自此发端。  相似文献   

9.
于占元 《上海集邮》2002,(11):19-20
抗美援朝纪念封、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使用过的三种免费邮政用品之一。另外两种是1953年10月,中国人民第三次赴朝慰问团赠送志愿军指战员的彩色军邮明信片,全套10种;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印发给战士的《战士卫生邮便》(亦称邮简),全套20种。这种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邮政用品,在我军军邮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张立 《上海集邮》2007,(4):37-38
对于署南洋大臣张之洞的。议请设立邮政,请饬议章程”一片,德宗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二月初三日谕。至邮政一节,业经总署筹议,粗有头绪矣。”据此,总理衙门于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以(《议办邮政折》并附赫德所拟(《邮政开办章程》,恭呈御览,并奉。依议”的御批。白此,明确了总税务司赫德。专司其事”,总理衙门。总其成”,明确了于二十三年正月初一日起。章程及岸资则例一律开办”。由此看来,国家邮政可以顺风顺水地推广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自1983年上海为纪念世界通信年发行限时、限寄发范围的免资明信片后,各地邮政部门除业务宣传外陆续为本地一些重大事件印发类似的免资邮政用品,大多发行量少,集邮者一般难以获得足够数量进行研究(仅上海《世界通信年》片等个别品种公开、量大、面广,研究较为深入,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种商业邮简风行,规范的邮简不少,所谓规范是指邮政部门监制,印有监制信息。本文介绍一个比较特殊的商业邮简(见图)。该商业邮简比较规范,监制信息完整。但是,有意思的是,规格居然是信封,而不是邮简。该邮简的具体监制信息:  相似文献   

13.
《集邮博览》(总第237期)刊登了笔者撰写的《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一文,该文介绍了上海公安与上海邮政联合推出的一套8种9枚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近日又陆续推出了两种6枚"110信箱"免资邮简。  相似文献   

14.
何捷 《上海集邮》2002,(6):42-42
邮政内部作业使用的日戳,按规定限用于内部业务单式上,不得用来盖销邮票和用于邮件收寄、投递和收款等处。但是,一些邮政局(所)对邮政日戳的使用比较随意,越俎代庖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兹将笔收集到的日戳混用信函择要辑录于后,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正国内"收件人总付邮费"封、片、简,是指企、事业单位向邮政部门申请登记并按照相关要求印制,贴邮票处预印有"收件人总付邮费(资)"之类的文字、接收局信息及收件单位地址、邮编的封、片、简等。"收件人总付邮费"封片简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开始使用。1991年1月1日,邮电部对社会取消了此项业务,只允许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出建议等少数情况下使用。而  相似文献   

16.
刘堂伟 《集邮博览》2012,(12):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政部门在发行全国通用邮票之前,邮政业务售用的是原解放区邮政发行的邮票,并沿用各解放区邮政日戳、中华邮政日戳和伪满邮政日戳来处理邮政业务。为迅速开展邮政业务,中国人民邮政还沿用中华邮政的各种邮政单式,其中,最为常  相似文献   

17.
印有邮资图的邮简,集邮资凭证、信笺和信封于一体,寄信人用起来方便,也减轻邮件重量。节省纸张消耗。邮政部门不发行邮资邮简,实在非常愚蠢,集邮者也少了一项集藏的品种。 新加坡是个岛国,除本埠及寄马来西亚邮件外,大量信函都是航空邮件。新加坡邮政部门越来越重视航空邮资邮简(以下简称邮简)的发行,90年代以来每年都发行3—5种。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是香港邮政创办160周年,香港邮政除发行《香港邮政一百六十周年珍贵邮票小册子》以作纪念外,又举办香港邮政史展览,同时组织全港学生参加书信征文比赛,并将10月9日定为“免费寄信日”。“免费寄信日”并不是无条件免费寄信。香港邮政特印制了一款“邮资已付”邮筒,免费分发给部分在校学生,作为10月9日免费寄信之用。这枚邮简是香港邮政首次发行的免资邮简。  相似文献   

19.
    
自从邮票诞生,便有人动了"集"的念头,有的觉得集起来好看,有的觉得集起来有趣,有的觉得集起来有用……一枚枚地收集着自己喜爱的邮票,便成了集邮者。 随着邮政的不断发展,集邮者不再满足于邮票的收集,他们将视角放眼到邮政通信所产生的封片简戳和一切单据,收集的对象扩展到与邮政有关的物品。他们开始对邮品进行整理和研究,在促进集邮活动发展的同时,记录了邮政史、集邮史。  相似文献   

20.
上海,现代邮政在中国的发祥地之一。因此,在上海最能找寻中国百多年来邮政、集邮的完整发展历程。2006年恰逢中国国家邮政创建110周年大庆,让我们由此上溯,在申城范围作一次小小的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