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小芳 《寻根》2015,(2):58-62
冬至,闽南人又俗称为"冬节",民间有谚语称"冬至小年兜",即冬至是跟新年一样颇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吃汤圆、祭祖等习俗。明清以来,随着闽南人开发台湾的脚步,冬至习俗也随之被带到台湾,在闽台两地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冬至习俗。因为汤圆有团圆的意味,又因为台湾子孙常在这一天跨海前来福建祭祀共同的祖先,故冬至这一节日,在闽台两地有不一样的意味。而闽台两地的冬至习俗,既有高度的相似性,又有因时因地产生的变异性,一  相似文献   

2.
朱定波 《寻根》2013,(3):33-38
明清以来,移居台湾的闽粤两省汉族先民,主要是来自福建的泉州府、漳州府、汀州府和广东的惠州府、潮州府、嘉应州(今梅州市)。闽粤先民移居台湾、开发台湾,在垦荒地形成了以同地域、同宗族、同姓氏相连结的血缘聚落或聚居村落,很多都是以祖籍地的  相似文献   

3.
一糕印、饼印、粿印形制各异、工艺精美,是颇为珍贵的民间艺术创作和文化创造。不仅代表着闽台两地的饮食文化,也反映两地的习俗信仰、节庆生活;同时也显现出艺术与生活结合为一体的传统风俗,在福建、台湾等地年节婚庆、敬神祭祖等传统民俗活动中都有广泛的传播。木制糕饼粿印模以雕刻的手法制作。  相似文献   

4.
留姓史话     
杜晓波 《寻根》2010,(5):123-126
<正>留姓是我国的稀姓之一,现全国留姓人口约有1.5万人。留姓主要分布于浙江青田、衢州衢江区、兰溪、松阳,福建永春、晋江、同安、泉州、大田、仙游,江西上饶,广东增城,台湾云林、彰化、台北等地。留姓得姓历史悠久,奉留因为始祖,以会稽郡为郡望。大型聚居地随宗族迁徙而产生变化,东汉两晋时期金华兴盛,唐代以降泉州渐强,均出现留姓巨族。闽系  相似文献   

5.
陈金华 《寻根》2022,(2):139-142
一 明清时期,同安县(今厦门同安区)隶属于泉州府.厦门同安与台湾的同宗村,指的是同安县先民入垦台湾,形成台湾与同安县祖籍地同宗族、同堂号的同宗聚落,充分彰显着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命运相依和血浓于水的特质关系.厦门同安与台湾同宗村,有着相同的风俗、文化和信仰.这不仅表明在台湾的同安籍先民对自己故乡的怀念之情,而且彰显海峡两...  相似文献   

6.
施姓在台湾     
施宣圆 《寻根》2007,(3):125-129
施姓在中华《百家姓》中排在第23位,在台湾姓氏中排在第27位。据说台湾的施姓有30万人之众,还涌现出了一些显赫的人物,如“红衫军”倒扁运动总指挥、原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宏基”电脑创始人、台湾电脑大王施振荣,原司法部门负责人施启扬等。台湾施姓“根”在大陆,尤其是在福建的泉州地区晋江市,这是海峡两岸施姓宗亲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陈学文 《寻根》2016,(4):38-41
正中原故地,闽台姓氏之原乡据诸多历史文献、姓氏谱牒记载和专家学者的研究,闽台两地和中原有着源远流长的史缘、文缘、亲缘关系,中原姓氏、河洛文化,是闽台地区的姓氏之根和文化之源。许明镇编辑的《台湾源流》,在《台湾百家姓固始  相似文献   

8.
闽台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多元一体结构中独特的一元,既带有根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的深刻烙印,也体现了本地区域海洋文化的特征。福建和台湾两地今日的饮食文化是由相同的起源经过不同的历程发展而来的,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今日两地饮食文化的差异,则是民族性与地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饮食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台人民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9.
据12月统计,上海市高校共有在校全日制港澳台地区及华侨学生1881人(含兼读制研究生),比上年(1713人)增长9.8%。其中台湾学生899人,占港澳台学生总数的47.8%,人数和所占比例均比上年有所提高,香港学生564人、澳门学生255人、华侨学生163人。各区县共有港澳台地区及华侨学生9123人,比上年(7838人)增加,其中台湾学生5173人,占总数的56.7%;香港学生1459人、澳门学生147人、华侨学生2344人。沪港两地交流活跃,实现互访项目效果显著。教委委托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由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选派的幼儿园校长参加的第3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特级幼稚园校长”的专业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10.
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流播于广大闽南语系区域,包括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居留地的梨园戏,保存有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及表演形态,被称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南戏及泉州古代社会文化的滋养,使梨园戏具有典雅、细腻的艺术风格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其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科范,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中,堪称别具一格。梨园戏分为小梨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用曲牌,表演上有一套代代承传科范,称“十八步科母”,音乐为曲牌连缀体,泉腔演唱,有不少唐宋大…  相似文献   

11.
泉州为古代东方大港,日本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邻邦,二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关系。 早在唐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泉州超功寺僧昙静即随其前往,并在日本担任戒师,设立放生池。宋代以来,泉州与日本的经济文化关系有所发展,泉商赴日贸易已见于史籍记载,日商亦将其出产的杉木、罗木,以巨舰运至泉州贸易。  相似文献   

12.
陈友义 《寻根》2010,(1):128-130
<正>高山族是台湾最早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山区和东部纵谷平原以及兰屿等地。关于高山族的来源,我们不否认它的多元性,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台湾  相似文献   

13.
正掌中木偶戏,又称布袋戏、指花戏。据传,泉州的掌中木偶戏起源于明嘉靖年间,而到了清乾隆年间才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乾隆《晋江县志·风俗志》载:"木头戏,俗名傀儡,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演唱一场,各成音节。"有清一代,泉州府属五县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以及原属泉州管辖的永春、德化两县都创建有不少布袋戏班,而且传播到漳州地区,从而形成了南(泉州)、北(漳州)两种  相似文献   

14.
宋全忠 《寻根》2014,(5):139-142
台湾中华侨联总会理事长简汉生考证:“80%以上的台湾同胞,是近四五百年陆续从福建、厂。东等地迁徙而来,再往上溯,则福建、广东及台湾同胞大都来自河洛地区,即黄河和洛水交汇的地区——这是中华民族各宗亲氏族自北向南迂徙的转运站。”黄姓台湾同胞就是这样。中原黄氏入闽最早的是东汉固始人黄道隆。“惠安县志))载,锦田黄氏,始祖隆公,为东汉会稽令。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弃官入闽,居仙游县大尖山、小尖山之间,即现在的平朋山。后来迁徙到桐城(即泉州)。  相似文献   

15.
正泉州法石街西与泉州中心市区接壤,东濒后渚港,曾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海口,社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尚存有"文兴渡"、"美山渡"、宋代古沉船、古碑刻等海上丝绸之路遗迹,宗教建筑繁多,有真武庙、海印寺、文兴宫、长春宫、美山宫等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法石地区的民间信仰十分兴盛,以往学者在对该区域进行研究时,比较侧重法石地区的地理位置、军事作用、族群发展等,较少关  相似文献   

16.
励双杰 《寻根》2010,(3):60-62
<正>在我国雕版印书史上,明代徽州刻本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徽州刻书的历史自南宋始,至明初已有相当规模,刻工多集中在歙县、休宁两地,而尤以歙县虬村黄氏为著。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人习称外国为“蕃”(或“番”),《周礼·秋官·大行人》称:“九州之外,谓之善国”。故凡属与外国相关的人、事、物亦多冠之以“善”。古城泉州就是一个诸“善”答革之地,尤其是在“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宋元时代,泉州港外贸繁荣,“善商踵至”、“善舶鳞集”。“著货”山积;与此同时,文化交流亦十分活跃,“善教”人士纷纷来泉传教,“建“善寺”,把“着佛”,众多的“著客”侨寓泉州,形成“著坊”、“善人巷”;他们还在泉州建“善学”,传“著文”,播“曹俗”;有些长期侨居泉州的“善客”还与泉人通婚,生下混血儿,称…  相似文献   

18.
9月下旬,由中国文化部主办,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厅、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承办的“中国文化周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文化节”活动在北京金台艺术馆举行赴阿拉伯国家预展。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文化部外联局局长丁伟、福建省文化厅黄启章厅长、泉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郑道溪以及22个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和有关新闻单位及各界人士出席发布仪式并参观预展。该展将于12月赴科威特等海湾国家正式展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海丝”文化与伊斯兰文化长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回眸千年,泉州曾…  相似文献   

19.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是座千年历史文化古城。她还是“海匕丝绸之路”的起锚港口,在对外交流的历史上有着辉煌的一负。泉州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有星罗棋布的静态文化和丰满多彩的动态文化。所谓静态文化,指泉州三寺(清净寺、开元寺、天后宫),二桥(安平桥、洛阳桥),二墓(圣墓、郑成功陵墓),一城(崇武古城),一窑(德化屈斗宫古瓷窑),一像(老君造像),一山(丰州九日山)等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谓动态文化,指戏剧方面泉州拥有南音、悬丝傀儡、南派布袋傀儡、梨园戏、打城或、高甲戏、…  相似文献   

20.
蔡一鹏 《寻根》2010,(3):57-60
<正>闽南漳、泉一带,民间流行着一种占卜活动,本地人称之为"听香",其活动内容是听人说话,以卜休咎。陈桂炳先生《泉州民间风俗》一书中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