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中数学主要学习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但在平时的习题中,往往碰到的不只是这两类数列,所以有时需要用构造法将其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相似文献   

2.
1.问题 求包含在正整数m与礼间(m〈n)的分母为3的所有不可约分数之和. [分析]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之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上述问题,以说明倒序相加法的实施原则和过程,旨在告诉同学们,这种求和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典型的等差数列,还可以应用在其他数学领域.  相似文献   

3.
引言 本节课内容以APOS理论为指导,采用“属+种定义”方式,寻找切入点进行探究而展开的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模型,以分期付款形式为媒介,促进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应用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比较全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高考中经常把数列和函数、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也常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极限和数学归纳法综合在一起.探索性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常在数列解答题中出现.  相似文献   

5.
关于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现行人教版教材是以“高斯求和”问题作为引例,而苏教版则以“求钢管垛堆总数”问题作为引例.两者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时,都采用了等差数列首尾项结合的办法.由于学生对“高斯求和”问题较为熟悉,“钢管垛堆”问题借助图形比较直观,因此,这两个引例的安排是比较适当的.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了等差数列以后,有一类关于等差数列前rt项和的问题,一般是先求出首项a1和公差d,利用公式Sn=na1+1,2n(n-1)d进行运算,但运算的过程往往复杂,出错的可能性大.为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只要抓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实质.例如:  相似文献   

7.
定理 设数列{an}是以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Sn为{an}的前n项和,记bn=Sn/n,则数列{bn}是以d/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相似文献   

8.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类比较典型的数列.高考考查的数列问题中,要么题中的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要么该数列问题可转化为关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问题.不论是从定义、通项公式来看,还是从一些简单的性质来看,都可以对比复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相似文献   

9.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2种基本的数列,也是高一新教材数列一章中重点学习的内容.它们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以自身简单的形式揭示出了数列的一系列基础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这对于解决一般数列问题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同学们通过练习,可体会到这样一点:很多带有综合性的数列问题,往往构造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加以解决.为了使同学们对此有更多的了解,下面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在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时,发现了圆锥曲线中三直线斜率成等差数列的3个命题,现将之整理成文,与大家交流.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11.
等差数列是数列的一个重点,因为数列项多量大的特点,所以为了提高解题速度,有必要记下一些结论以便于提高解题速度.下面是我对等差数列几个结论的证明,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等差数列的定义、公式、性质和习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不仅可以拓宽学生对等差数列知识的认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对形成逆向探索的意识与培养创新的潜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数列既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高考对数列的考查比较全面,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会涉及.有关数列的试题多以综合题为主,经常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也常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与极限和数学归纳法综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浅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背景 1.本课是在学习了类比推理这一内容后的探究课,学生在高一已经学习过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但是肯定会遗忘较多的内容。教师首先安排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简单的性质,使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来复习等比数列,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差与比,加与乘,乘与乘方,除与开方”的类比,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习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Sn的公式后,在具体解题过程中,若对公式进行合理的整合,变形,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在解题中起到简捷巧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中核心基础课程的改革,数学这一学科在教育和教学中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本质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它将抽象性、逻辑性、严谨性和应用性集于一体.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必不可少的,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具有导向作用.文章以等差数列为例,探究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方法,为学生探究数学的奥秘提供了契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和体现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晓颖 《考试周刊》2010,(30):76-77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向来是中职教材中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等差数列的过程中 ,我们辨证地来理解等差中项 ,以增强运用等差中项的意识 .一、若a ,A ,b成等差数列 ,则 2A =a+b【例 1】 已知a -1,a ,a2 +1成等差数列 ,求数列 {an}的通项公式an.解 :∵a-1,a ,a2 +1成等差数列 ,∴ 2a =(a-1) +(a2 +1) ,解得a =0或 1.当a =0时 ,a1 =-1,d =1,an =-1+(n -1) · 1=n -2 ;当a =1时 ,a1 =0 ,d =1,an =0 +(n-1) · 1=n-1.【例 2】 设 {an}是递增等差数列 ,前三项的和为 12 ,前三项的积为 48,求该数列的首项a1 .解 :∵等差数列 {an}前三项的和为 12 ,∴a1 +a2 +a3=3a2 =12 ,解得a2 =4.又前三项的积为 4…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型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积极运用,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中职数学教学注入了活力与生机.本文以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例,借助动画视频、超星学习通、希沃白板等信息化手段,针对信息化手段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