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壁之战》(第九册)一课的开头写老将黄盖向周瑜献计火攻曹操。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样打,还得想个计策。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这里的“说了一遍”就只透了个风,至于  相似文献   

2.
“主意”与“主张”是一组近义词,一般作名词用。如“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把自己的巨大财富用于奖励对世界和平与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诺贝尔的主张。”上面例句中的“主意”与“主张”两词意思虽略有差异,前者为“方法”,后者为“主见”  相似文献   

3.
苦肉计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赤壁大战之前的一天晚上,周瑜正在苦苦思索如何破敌,老将黄盖来到帐中,认为用火攻好。周瑜说:“我也这样想。”于是两个人商量出了骗过敌人、打败他们的办法。第二天,周瑜把各路将领传到帐下议事,命大将们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抗敌。黄盖反对说:“我们不用领这三个月的粮草了,还是早点投降的好!”  相似文献   

4.
火烧赤壁     
宋明明 《小朋友》2004,(4):2004
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之间的一场大决战。当时,曹操的二十万兵马,号称八十万,驻守在赤壁。而孙权只给了周瑜三万水军。曹军都是北方人,为了使军士们不晕船,曹操下令把船用铁索连在一起,这样船就平稳多了。这一秘密被周瑜的部将黄盖知道了,就向周瑜献计,说:“敌人兵多,我们兵少,拖延时间对我们不利。现在曹军把战船连接在一起,我看可以用火攻打败敌人。”周瑜用了黄盖的计谋,并指使黄盖派人送一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降曹操,曹操看完信后,一点也没有起疑心。黄盖叫士兵偷偷准备好十艘大船,每艘船上都装满枯枝,浇足鱼油,外面盖着厚布,插上…  相似文献   

5.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来到长江北岸,想侵吞江南的东吴。东吴的周瑜率领三万士兵驻在南岸的赤壁,与曹操的兵马隔江相对。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曹操便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地连起来,上面铺上木板,就象平地一样。周瑜手下的老将黄盖见到这个情况,就对周瑜说:只有用火攻,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还想出了具体的打法,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周瑜自不量力,一定要失败,愿意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收到了这封信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天,大刮东南风,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  相似文献   

6.
张静娟 《四川教育》2004,(12):28-29
创造性阅读———让生命充满智慧【案例描述】《赤壁之战》:“给曹操的一封信”思考、理解“火攻”第一步———“写信假降”这一节时,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让学生说说黄盖在这封信中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认真地读了文中的三句话:一是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二是说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三是说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之后我问:“曹操接到黄盖的信后表现怎样?”“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仅仅三句话就使统率八十万大军的曹操信以为真,曹操也未免太浅薄了吧。”“黄盖的信中还写了其它…  相似文献   

7.
学了《赤壁之战》,我真是无比佩服黄盖。他用火攻计使东吴3万士兵击败了曹操80万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可是,我在报上看了一篇《我帮诸葛亮讨说法》的文章,里面说用火攻计的是诸葛亮而不是黄盖。  相似文献   

8.
《新高考》2008,(7):86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本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论辩,即是争论问题,辩明是非真伪。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经。有人认为,论辩只能适应大、中学生,在小学生中开展论辨不具备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认为小学生也可以学习论辩。一、适合小学生论辩的四种方式。1.答辩。一方(老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另一方(学生或老师)回答,回答不完整或有错误时,大家补充、纠正,以求得对问题准确的解答。如学习《火烧赤壁》,一学生提出:“课文为什么用‘火烧赤壁’作题目?”一学生答道:“周瑜用火攻的计策在赤壁这个地方打仗,所以课题叫‘火烧赤壁’”。另一学生补充说:“他说的不明确,没说出具体事实来。课文里是指周瑜用火攻的计策,在赤壁火烧曹操的战船,江面上的火光照红了赤壁的天空,所以叫  相似文献   

10.
《赤壁之战》是小语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文章讲述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黄盖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练习题〕 先填表再用第一人称复述黄盖向周瑜献计—“火攻”的内容和目的。┌──────┬──┬──┐│ │内容│目的│├──────┼──┼──┤│一方面 │ │ │├───┬──┼──┼──┤│一方面│先 │ │ ││ ├──┼──┼──┤│ │再 │ │ ││ ├──┼──┼──┤│ │然后│ │ ││ ├──┼──┼──┤│ │最终│ │ │└───┴──┴──┴──┘〔指导过程〕1.出示练习,明确要求。2.默读课文,填写表格。3.讨论反馈,教师板书。┌──────┬─────┬────────┐│ │内容 │目的 │├…  相似文献   

12.
讲出《赤壁之战》的特色礼县东关小学王小英《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45回至50回部分内容改写的。是指东汉末年公元208年,刘、孙联军与曹军在赤壁进行的一次战役。主要讲周瑜、黄盖设计火攻曹军,使曹军大败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3.
巧借东风     
航航 《初中生学习》2014,(10):18-18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便亲率80万大军南下,屯扎于长江北岸乌林地区,准备和东吴一决高低。当时周瑜统领5万吴军,驻扎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地区,两军隔江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由于兵力悬殊,难于抗衡,周瑜决定用火攻对付曹军。为此,他先诱蒋干盗书,借刀杀人,又命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再令黄盖诈降施"苦肉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三国演义》中节选改写的一篇重点讲读课文,它通过周瑜、黄盖等在赤壁大胜曹军的记叙,说明只要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实情,正确制定斗争策略,就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作者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谋篇布局的。其中,重点叙述了“火攻”的经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思路,指导学生用两种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教例】《赤壁之战》人教版第十册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5—11节,体会体会火攻计划的周密。(学生读思)生:那天有很急的东南风,火船靠近曹营的船队,一下子可以烧起来,而且风助火势,曹营一片大火。师:说到东南风,还有个诸葛亮借东风的典故呢,谁来说说?生:(急切地)我知道,周瑜很嫉妒诸葛亮,诸葛亮就立下军令状,在七星坛借东风,借到了。周瑜很气,拿诸葛亮没办法。师:我们现在有一个什么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生:还有,黄盖先写假降信,夺取曹操的信任。生:应该说骗取信任。师:在写假降…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曹操率几十万大军进攻江南,孙权派周瑜率3万人御敌.曹操人多势众,如何破敌呢?周瑜和诸葛亮一合计,决定用火攻.然而时值冬季,刮的是西北风,若用火攻,只能引火烧身,怎么办呢?一筹莫展的周瑜急得病倒在床.诸葛亮前去探望,周瑜叹道:"人有旦夕福,谁能保住不生病呢?"诸葛亮答道:"天有不测风云,人又怎么能料得定呢?"周瑜听他说中自己的心病,忙请教有何良策.后来诸葛亮巧施法术借来东风,孙刘联军用火攻大破曹军.后人遂将"天有不测风云"作为成语,用来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相似文献   

17.
赤壁之战》(义教九年制第十册第19课)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一个篇章。学习了课文 ,再读读小说 ,相信你对这一章节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的“苦肉计”一定印象非常深刻吧!其实 ,在历史事实中 ,黄盖并未使用“苦肉计” ,也没遭周瑜的打。据晋人陈寿《三国志·周瑜传》载 :“瑜部将黄盖曰 :‘今寇众我寡 ,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 ,可烧(火攻)而走之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 ,实以薪草 ,膏油灌其中 ,裹以帷幕 ,上建牙旗 ,先书(诈降书)报曹公 ,欺以欲降。又预备走舸 ,各系大船后 ,因引次俱…  相似文献   

18.
《赤壁之战》是小学语文第九册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选自《三国演义》中第45—50回的部分内容。描写了公元208年的冬天,在赤壁(现湖北省嘉鱼县东北,周瑜、黄盖充分发挥自已优势,利用曹军的弱点,采取火攻,设计火烧战船,大败曹军。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典型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结合五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应指  相似文献   

19.
第三十六集 庞统献连环 蔡中,蔡和将阚泽、甘宁相约投曹之事书传曹操。曹操不全信此事是真,蒋干自荐愿往周瑜营寨探听虚实,以补上次空往东吴、寸功未立之误,曹操允之。 周瑜在东吴日夜运筹火攻曹操大计,突然发现大江之上,一船着火,余船便可四散而逃,火攻威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偶然一次听一位老师讲课。课上,老师兴致勃勃地引导学生讨论着周瑜军队以少胜多战胜曹军的原因。学生从周瑜、黄盖的知己知彼谈到曹操的骄傲轻敌,老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时一位学生随口插了一句:“天气也帮了大忙,正好刮东南见。”学生话音未落,老师立刻收起微笑,严肃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