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献辉 《江西教育》2003,(23):28-28
《背影》一文关于“泪”共写了四次:第一次写见到父亲,看到满院狼藉,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写望父买橘,“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写父亲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则是接读父亲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见到父亲背影。四次所写的流“泪”,虽都是动情所致,但特写的环境不同,流泪的含义不同,因而用词不同,彼此不能互换,更不能省却。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深刻领会:第一次的“泪”,为祖母亡故,老父解职,家境惨淡,因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泪来”,为“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第二次的“泪”…  相似文献   

2.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性散文作品。文中出现四次“流泪”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动人的亲子之情,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第一次流的是“悲哀之泪”。文章写道:“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当时,“我”的“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真可谓“祸不单行”。面对着颓败的  相似文献   

3.
金银句     
小时候有一个朋友教我,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如果能倒立起来,这样原本要流出来的泪,就流不出来了。——选自《流星花园》中花泽类说的台词  相似文献   

4.
一击两鸣别开生面红楼一梦,只因赤瑕宫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便演义出绛珠仙草“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过他了。”这样一段“木石前盟”以泪还债的故事。于是眼泪也就成为黛玉的象征,黛玉成了眼泪的化身。“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终落得“泪干春尽花憔悴。”观黛玉一生,可谓是因泪而生,泪尽而夭。正是这泪中所含的千般愁怨,万种情丝,纺织出“独把花锄泪暗洒”,“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潇湘妃子林黛玉,一个永恒的形象。无独有偶,同样是因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  相似文献   

5.
黛玉悲歌     
《初中生》2018,(7):52-53
一本《红楼梦》,让天地易色,令草木含悲. 《红楼梦》是一部痛史,一曲悲歌.而黛玉,堪称本书中标志性的人物. 无疑,黛玉是美的,是一种令人炫目、不可仰视的美,是一种诗意的美;同时,黛玉也是痛的,是一种凄婉的痛,一种脆弱的痛,一种绝望的痛. 黛玉善泣.书中第五回的《枉凝眉》中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之句;第二十八回宝玉唱道:“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这些都是黛玉泣泪之写照.  相似文献   

6.
在古诗词中寻觅抒写愁绪的章节,真可信手拈来。有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有描写愁满胸臆的:“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李煜《清平乐》)有抒写愁肠百结、归思难忘的:“海畔尖山  相似文献   

7.
丁满 《新作文》2013,(5):13
第一次看选秀节目流下眼泪,是在《中国好声音》播徐海星那一场时。当我听见她关于未竟的梦想和已逝的父亲的叙说时,不争气的眼泪哗啦啦地流了下来。没想到啊,我一个大男人竟然被一个小姑娘的故事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就在当天晚上,我在各大坛子潜水,发现了不少新帖都是在"黑"海星小朋友的。有不少网友"人肉"徐海星,翻出人家的私生活指指点点,并且嘲笑她搬出自己逝去的父亲来为自己增加获胜的筹  相似文献   

8.
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到伤心处不落泪。《背影》中作者通过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心态,四次写到“我”的“泪”,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使文章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一、悲伤的泪眼中见一个坚强的父亲第一次写“我”落泪是在文章的第2段。“我”奔丧回家,“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到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泪”是悲伤的泪。眼见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境惨淡,不觉悲从中来。这“泪”为文章渲染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父  相似文献   

9.
论苏童《碧奴》对民间哲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碧奴》是苏童沉寂许久的一部力作,它述说了关于一个女人千里寻夫的故事,一个持久、艰辛的历程,呈现一个女人柔韧、坚强的品格。《碧奴》中,对于"眼泪"的书写是苏童煞费苦心的一个环节,对"眼泪"的表现形式"哭泣",他作了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描写,"眼泪"贯穿整个文本,赋予"眼泪"这一种人类感情表达方式以更深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碧奴》是苏童沉寂许久的一部力作,它述说了关于一个女人千里寻夫的故事,一个持久、艰辛的历程,呈现一个女人柔韧、坚强的品格。《碧奴》中,对于"眼泪"的书写是苏童煞费苦心的一个环节,对"眼泪"的表现形式"哭泣",他作了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描写,"眼泪"贯穿整个文本,赋予"眼泪"这一种人类感情表达方式以更深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是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是红学家公认的泪美人形象,在《红楼梦》前80回中有39次提到了黛玉的泪,但是通读《红楼梦》,林黛玉的笑却远多于泪,前80回中,描写黛玉的笑高达135次,微笑、逗笑、说笑、冷笑、嗤笑各种情态,充满灵气。故而笔者认为,黛玉不但是一位泪美人,更是一位笑美人。文章将从黛玉的笑出发,通过黛玉的笑与书中其他女性笑的比较,剖析黛玉的笑背后的美学意义与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2.
正自《祝福》作为典范小说出现在教科书里,就有无数名师名家对它进行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解读。在这里,我只想就就鲁迅小说《祝福》的环境描写为例,加以分析探究。一、学会赏景:以四次"雪花"描写为代表的自然环境《祝福》前后共出现了四次对雪花的描写,这四次雪花描写的出现都是有其独特意义的。第一次,"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前文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祝福的景象以及鲁  相似文献   

13.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但我作为精读课来讲的,因为它吸引我的是本文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为本文的神来之笔。全文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来感受主席失去爱子的无比悲痛的心情。读者没有看见主席的眼泪,没有听到主席的哭声,但让读者处处流泪,刻画出"无泪胜有泪,无声却有声"的意境,也能意会到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使读者回味悠长、流连往返。  相似文献   

14.
奇妙的人体     
饥饿的大脑每秒钟有10万次化学反应在人脑中发生,这需要巨大的能量。事实上,紧张思考和肌肉运动所消耗的卡路里是相等的,这就是为什么深思会使我们感到精疲力竭,像走了长路一样。由于没有神经末梢,大脑可以被燃烧、冰冻或切割而无任何感觉。所以,外科手术通常不用麻药。头痛是在大脑之外产生的。神奇的眼泪泪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每眨一次眼,眼泪就冲洗一次与细菌搏斗的战场。愤怒的泪与悲伤的泪不同,它含有更高的蛋白质。两种泪都含有催乳激健康成长·生理健康素。也许这就是女人比男人更爱哭的原因吧。聪明的鼻子鼻黏液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中对于孔明哭泣的描写有其特殊的意义及作用。孔明的痛哭表现的内容各异,但究其总的根源都是为了蜀汉的兴复大业。他的痛哭在刻画人物性格的同时也把人物的悲剧性表现出来了。孔明倾尽毕生精力为了蜀国,他的眼泪也尽是为了蜀国而流。分析诸葛亮的眼泪可以深知其辅佐之路的艰辛与不易,也可以进一步挖掘其在蜀汉兴复之路上谋略的运用与其悲悯众生的情怀。  相似文献   

16.
“你看《哈利·波特》了吗?”——英国作家J.K.罗琳所布下的魔幻世界,俨然成为男女老少口中最新潮的话题,从报纸到电视节目、学术教育界、宗教界以及网络上,尽是这股探讨哈利·波特的热潮,赞成与伐之声此起彼伏。《哈利·波特》为何能如此风靡?我认为《哈利·波特》系列丛书之所以老少咸宜,大概是缘于作品中流露出的那份爱——真挚的亲情和友情。我是一个成年人,但在看了《哈利·波特》后,我也不禁流下了久违的眼泪!你可以说我肤浅,说我善感,但书中确实有着温暖人心的亲情与友情的到位描写。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作者J.K.罗琳一次又一次地在…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的《背影》中除了背影这个意象外,还蕴含着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世界,即曾出现过多次的“泪水”意象。首先,“背影”意象的生成,离不开“泪水”意象的浸透。一方面从文章字面上看,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泪水”两个意象总是相伴而生的。“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除了第一次说自己“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与自己“不能簌簌地流下眼泪”的关系比较间接外,其余三次的出现皆与“泪水”直接相关。或是说“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或是说“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  相似文献   

18.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节,封建卫道者贾政与叛逆者贾宝玉的矛盾终于爆发,而后与宝玉关系密切的人纷纷登场,各自落泪。同样的眼泪,由不同人的眼中落下,便有了不同的内涵。一、贾母:溺爱之泪作为荣国府最高权威的贾母对衔玉而诞的孙子宝玉极尽疼爱之能事,文中写她不觉就滚下泪来,抱着哭个不了。年迈之人本当泪少  相似文献   

19.
当人们悲伤或激动时,眼泪常常会一涌而出。"潸然泪下"、"热泪盈眶"、"老泪横流"、"泪如雨下"等词语描写了人流泪的情形,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描写眼泪的文字,如杜甫的"凭轩涕泗流"、苏轼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朱自清的"眼泪在眼眶里搁着,一句话就会碰落,你莫惹我",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心。  相似文献   

20.
一、起兴式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经》中有很多诗歌都是以这种方式开头的。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娘的美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秋晨景色以引起怀人情思。后代诗人对《诗经》中“兴”的手法多有继承,如汉乐府代表作《孔雀东南飞》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引出下文对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叙述;辛弃疾《菩萨蛮》以“郁孤台下清江水”起兴,吟出“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悲凉之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