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曹秀芳 《考试周刊》2008,(48):44-45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学生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相似文献   

2.
<正>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相似文献   

3.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我个人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一、观察要立体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  相似文献   

4.
夏杨 《广东教育》2007,(12):58-59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正是这理念让地理从"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笔者认为乡土之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教学素材,在地理教学实践中若能深入发掘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教育素材,  相似文献   

5.
王淑萍 《考试周刊》2023,(26):47-51
陶行知先生作为生活在人民身边的大教育家,提出了许多有用的教育理念,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生活化教育”理念。他强调,“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这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启示。基于此,文章立足小学语文,以生活教育为研究主题,对当下教学工作开展予以剖析,并以现阶段学生情感认知、能力特点为切入点,提出二者具体融合策略,以期为广大学者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念蕴含多种意义,他所期望的生活能引导学生感受身边事物的美好,不是为了外在的什么目的去生活、生长,意味着尊重当即生活的情景,而不是功利的教育倾向和为未来做准备的生活。教育需要引导儿童学会过当下的、具体的、丰富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技能出发,联系实际情况教科学;把生活经验科学化,科学问题生活化,体现"科学源于生活(自然)、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8.
<正>一、避免"超理智式"交往,让价值教育回归身边细节和学生的生活反对"超理智式"交往,就要让价值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其课程必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近到远。价值教育要贴近生活、小处着眼、讲究实效,而不是目标过高、主题过大、  相似文献   

9.
《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一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教学中,怎样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论述的主要解决方法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用一个个生活情景把知识串起来,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前让学生熟悉比较抽象的生活资料;第二,借用身边熟悉的事物、自然现象学习数学;第三,课后延伸,补充"生活化"的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10.
李家成认为,我国当代学校教育正在走向一种"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生活对个体生存方式形成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对个体生命质量提升的影响是整体性的[1]。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命,注重人的生命的珍存,注重生命价值的升华,注重实现生命的价值,是我们当前教育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11.
每年批阅中考试卷,最令人头痛的是作文,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无论作文题目和要求如何变化,选材都是"父母不幸"、"父母离异"、"自己先天或意外残疾"等等.当然,这其中有的不乏确有其事,但在同一考场内出现三五篇这样的作文,着实令人匪夷所思.作文是什么?作文是生活的再现,是精神的独创,是作者向读者敞开的自己的心.那些好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缺失生活的作文,即使写得再"悲壮"、再"感人",也无法令人信服.学生在作文中所描写的生活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个身边最普通的人、一件身边最平常的事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只有细心观察、真切感受生活,才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工作必须是三心合一——爱心、良心、责任心。"1987年,走出济南师范校门的我带着这句话,"三心合一",启程教育之旅。当今知识较量的时代,是智力赛跑的时代,也是心理素质竞争的时代,回味二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生活,我深深体会到"心育"的重要。孟子最早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尽心是人发展的基础。我认为"心育"就是汲取传统文化的积极思  相似文献   

13.
张晓纯 《中国教师》2014,(6):66-67,86
<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程中关于地理这个学科最基本的理念和要求。基于这一理念,笔者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整个地理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明显。乡土地理对落实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地理环境特征""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探究解决对策""关注家乡环境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等课程目标大有裨益。为此,笔者在地理教学中,以身边的地理为素材,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旨在不断提  相似文献   

14.
距离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叫"距离"的词,它可以让你拥有一种因它而产生的美好和进步。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我,为了让自己多一些独立生活的能力,步入高中后选择了寄宿。之前在家的时候,我与父母发生摩擦在所难免:要么是他们认为我这里不对那里不好,要么是我认为他们的教育方法不适合我。头一次在学校寄宿度过一周的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像张海迪、孔繁森那样的英雄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很难在学生的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失去英雄精神支撑的青少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脆弱,不能包容身边的朋友,不能承受学业的压力,不能抗拒生活的挫折,甚  相似文献   

16.
杜德栎 《教学与管理》2012,(15):103-104
一、"教辅依赖症"文化是一种流行的现代病态教学文化"教辅依赖症"文化是指由于教辅资料的存在与泛滥,为现行教学提供了各种教学参考资料,使多数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弱化,专业素质下降,离开教辅就不能较好地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教辅依赖症"不是个别现象,在当今中国的基础教育教学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行为。有研究者认为:"可以这样说,当今有相当多的中小学师生甚至于教育专家都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出生在上海,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身边,7岁才被在安徽工作的父母接到身边。父亲要求她承担家务劳动,每天刷碗、擦地。让幼年董卿最难以接受的是,父亲不允许她多照镜子,“我父亲有一句名言,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说你每天花在照镜子上的时间还不如用来多看书”。此外,父亲还不让母亲给董卿做新衣服,认为女孩子不能把过多的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  相似文献   

18.
《海南教育》2013,(1):18-19
<正>一、杨校长好,进入白沙思源实验学校,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墙上的"创办适合学生幸福成长和发展的教育"的巨幅标语,这应该是学校践行的办学理念,能谈谈产生这种理念的由来吗?这样的理念您是怎样具体贯彻实施的?答:主要是感觉到当今的孩子虽然物质生活富足了不少,但似乎难以感觉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原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笔者把它理解为:教育源于生活,也是为了生活,所以我们也强调创设生活化的科学环境。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科学教育的开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我们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作指导,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把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同时又将科学知识不断运用于生活之中,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以此达到幼儿科学教育最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效课堂是当今的"热点"话题,要提高当下教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用心发现身边的教育契机,突破学科的瓶颈,勇于创新,自制实验教具,辅助课堂教学,实践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