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道德评价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师道德的认识和评价存在着一个矛盾的现象:社会大众认为现在教师的职业声望下降了,而一些教育理论界人士却大声疾呼不要给教师过高的道德要求。教师道德由教师职业伦理与教师个人道德组成,对教师道德的评价应该从教师职业伦理、教师个人道德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入手。这一矛盾现象源于传统教师道德观没有区分教师道德的两个维度:社会大众针对职业伦理,而教育理论界针对个人道德。当代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的去道德化现象使得人们对教师道德的评价越来越忽视个人道德维度。由于教育是一种道德实践,所以教师道德评价的个人道德维度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教师道德的评价不仅要认真考虑职业伦理维度,更要关注个人道德维度及其与职业伦理维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道德的误读: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出现这样的研究结论是因为对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的不合理。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构建科学的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校长道德评价是校长道德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道德失范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校长道德评价问题认识不清或不够重视,致使校长道德评价未能深入有效地开展。为此,通过对校长道德评价的含义及其作用、校长道德评价的主体、校长道德评价的形式以及校长道德评价的原则的阐述,使有关校长道德评价的问题得以明确,以促进校长道德评价全面深入地展开,促进校长队伍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将道德标准纳入工程专业教育之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对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不断上升,但培养工程师的工程专业教育却很少传授工程专业道德,大多数的工程专业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在他们的课程中传授工程专业道德内容,也没有在这方面做出努力。该文从当前工程道德教育的现状出发,借鉴了美国全国职业工程师协会的职业道德准则,提出了为达到工程专业道德标准学生所需要的能力、开设工程道德课程的建议以及对学生达到的专业道德水平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拾遗记》中,具有神异性的动物关涉到古人体认世界之方式。一方面,灵异动物带有形而上特征,表征着原始思维和巫术观念、方术玄想、阴阳五行。另一方面,动物作为天人相感之媒介,其灵异现象常与个人道德及人间秩序相关。动物神异与道德之互动,暗含着作者道德性和世俗化的诉求,亦折射出魏晋志怪小说中道德因素对神话思维的渗透和冲击。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兴伦理道德正在形成,但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从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出发,本文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体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价值目标、评价标准以及社会主义化理道德重建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本标准模糊、具体标准缺位是目前幼儿教师道德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幼儿教师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是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具体标准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根本标准的具体涵义、确立依据和运用方法,制定统一的具体标准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抵制各种错误倾向,促使幼儿教师道德评价步入正确轨道,充分发挥其抑恶扬善积极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浅议当前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并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课题。但是,目前人们在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深入实践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以致影响甚至阻碍了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 误区之一,职业道德仅限于伦理道德范畴。其实,“道德”从本义上考释是两个概念,即包含了两层意义:‘“道”属于外在于主体的客观规律范畴,它可能为主体所认识所把握;“德”属于调适人际关系的伦理范畴,它属于主体意识层面的自我规范。职业道德是制约每个从业者及…  相似文献   

9.
权利与义务是道德内涵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当前我们的实践中存在忽视道德权利的倾向,存在着道德权利与义务不一致的现象,这既有历史的遗留原因,也有当前认识上的误区,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建构有效地社会运行机制来消除德福不一致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0.
该论述了在目前道德建设中存在着的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与道德要求相脱离的现象,进而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对如何实现道德实践与道德要求的统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蒋大鸿 《教师》2008,(9):19-20
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课堂上说的是一套,日常生活中说的是另一套;口头说的是一套,生活中信奉的是另一套。这种现象反映学生存在着双重道德标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讨论问题时,有些学生按照课本教学要求的道德标准发表见解,而不是根据自己信奉的道德标准发表见解,也就是课上没有说真心话。教师如果听任这种现象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责任伦理学的角度看,“群体失语”现象本身包含着道德悖论,人们本该作为却不作为。个人与所属群体之间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含混不清,造成“群体失语”现象的产生。明确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及其对行为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有助于解决“群体失语”问题。  相似文献   

13.
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起源和目的,可以是为了增进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但道德的终极的起源和目的,则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道德目的是衡量一切行为善恶的标准:道德特殊的直接的目的是善恶的特殊的直接的标准;道德终极目的是善恶的终极标准。所以,“为了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等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便是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标准;而道德的终极标准则只能是道德的终极目的:“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时,便应该遵循道德的特殊的、具体的和直接的标准,便应该既增进人类利益又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甚至应该为了增进动植物的利益而增进动植物的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当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不可两全时,便应该诉诸道德终极标准“增进人类的利益”,从而应该牺牲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保全人类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坚持知行统一是德育的根本目的,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然而在现实道德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窘境是受教育者一方面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下对一些道德辞令背得滚瓜烂熟,而另一方面一遇见真实的道德情境,又不能根据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事.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大量存在.尽管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也反映出我们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较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邵娜 《现代教育》2013,(6):107-107
近期,新闻媒体相继披露了海南万宁、河南桐柏校长、教师猥亵小学生的案件;教师体罚、伤害学生的事件也不时见诸报端……每一次案件的发生,都会引起社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这些原本属于教师的称号现在正在被人们广泛质疑。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道德修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影响着未来中国的发展和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出现明显下滑现象,已经让家长和百姓堪为忧虑。为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非常必要,非常紧迫,势在必行。我国古代教育家把“修身”看作“齐家、治国”的根本。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仅身体力行,重视道德修养,还要求他领导的育才学校的师生,每天问一下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人民教师担负着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崇高使命,更应重视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当把自己修养成为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相似文献   

16.
该文论述了在目前道德建设中存在着的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与道德要求相脱离的现象,进而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对如何实现道德实践与道德要求的统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各种关系的和谐,尤其是政治关系的和谐。政治道德规范是调整社会政治活动中各种关系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尺度和标准,集中体现着政治道德意识和政治道德实践活动的统一,具有自律性、善恶评价和价值导向的功能。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是以人为本、关爱人性的规范,是符合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的规范,是符合社会主义政治理性,符合大多数人利益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的普适的政治道德规范。构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架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和谐社会蕴含着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政治的要求;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在目前道德建设中存在着的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与道德要求相脱离的现象,进而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对如何实现道德实践与道德要求的统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教师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道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道德只有在涉及学生的道德生长时,才与教师职业道德有较大关联,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判应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为标准,而不是以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教师道德为标准。  相似文献   

20.
非道德作为道德域中的可容阶段,与不道德一并成为道德教育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实现个体道德自由的价值.但现实中,非道德一方面被高标化的道德遮蔽了存在空间,另一方面在道德和不道德裹挟下具有道德相对主义之嫌,且受难于集体与个体意识的对抗,致使非道德难以被接纳.在面临这一复杂境遇时,学校德育应教会学生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实现高标化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