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今天我格外高兴,一是要去浙江旅游,二是我要坐飞机去,这可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呀!不瞒你们说,昨晚我都兴奋得没睡好。我们乘火车来到哈尔滨机场,等了好久,登机的时间终于到了!我喜出望外,真是不知该怎么形容那时我  相似文献   

2.
镜子,是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品。每天,人们在它面前整理衣冠,装饰自己。而我,有一面奇特的镜子,她是一面像白雪公主后母的那面镜子,可她照的不是我的外貌,而是我的心灵。她就是我的好友雨欣。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那时,为人孤傲的我几乎没有伙伴,只有很少的几个,雨欣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是最好的一个。那天,下着蒙蒙小雨,又恰逢体育课,于是,我们两人一起在校园中漫步。猛然间,瞧见墙角边有一个皮包。于是,我拉起雨欣飞快赶到那里,打开一瞧,呀,一张崭新的5元大钞!这对于正在上幼儿班的孩子来说,可是一笔丰厚的财产,它可以…  相似文献   

3.
胆小的妹妹     
我最怕什么?当然是我那胆小的妹妹了,一想起她,我就会毛骨悚然,每次见她,我就会“掉一地”的鸡皮疙瘩。每次她到我们家,打开门,听到她说的第一句话准是:“吓死我了!告诉你呀!我刚才在上楼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长着绿色的大爪子的‘僵尸’从楼上鬼鬼祟祟地往下跳着走,好可怕哟!我还看见……”她就是这样,每次到我家来,都会告诉我一堆她在路上的“所见所闻”,都是什么僵尸呀、鬼呀一类的。有一次,我们俩在书房翻书,突然,她把《聊斋志异》给翻出来了,我笑着说:“你最好别看这本书了,小心里面冲出个鬼来!把你给吃了!”她虽然…  相似文献   

4.
绘画,对我而言也许是一种天性,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它。那时,只要有个纸头,就要画上点东西。小时候家里穷,哪有什么纸张供我画画呀!母亲为维持生计给服装厂做外加工活,盛扣子的小纸盒就成了我画画的宝贝疙瘩。虽然父亲总在家里写文章,有稿纸,但一张都不许我们用,因为那是公家的。  相似文献   

5.
那天的菜很丰盛,又不逢年过节的,我觉得有点奇怪。父亲和母亲坐着,脸上有笑意,可是有点牵强,特别是母亲看我的眼神,依依不舍,这样子,只是在她出差时才有,我问她是不是要出差,她伸出手抚摸我的脑袋,让我吃饭,他们都小口小口地吃饭,不像我吃得很香,那时我还想着我参加作文比赛《我的父亲母亲》怎么写,谁知这是最后的晚餐。吃完饭,父亲说有一件事要对我说,他看了一眼母亲,母亲点点头。他说,他和母亲已经离婚了,早上办的手续,母亲把我揽在怀里,她搂着12岁的我的肩头,眼泪飞快地流了下来。父亲说,离婚是我们的事,你是我们的女儿,这个不会变。后来…  相似文献   

6.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 那边向我来交账!”这最后一句 证明基督教徒应该是守财奴的 宗教。 “哦!不——父亲!”欧也 妮由于受惊过度,最后晕了过 去。在病床上,她目光呆滞,似 乎死神已向她招手。也许对于 她来说,应该是高兴的。因为父 亲是个守财奴,从小到大都不 曾关心过自己,都是母亲把自 己拉扯大的,而父亲却活活气 死了母亲。父亲死后,自己可以 拥有那么多遗产,并且可以如 愿和自己所爱的人查理在一 起。可为什么她却感到孤独,周 围的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空 的,她在坠落……  相似文献   

7.
包春卷     
<正>好久没有吃到妈妈包的春卷了,于是我跟妈妈说想吃她包的春卷。妈妈说:“你不是要学新本领吗?那我教你包春卷好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兴奋地说:“好呀!好呀!”妈妈让我准备纸、笔,我疑惑地问:“包春卷需要用纸和笔?”妈妈说:“当然需要,我们要先想好做什么口味的,记录下需要买的材料,然后才能做呀!”于是我和妈妈讨论要做什么馅的,胡萝卜馅的、糯米馅的、豆沙馅的……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姓名     
时常给家里写信,总是习惯在信封上收件入的位置写上父亲的姓名,以至天长日久,把母亲的姓名给淡漠了。前一段时间,父亲出远门,当我写完家信在信封上有些陌生地写上母亲的姓名时,忽然,我的。心一阵颤动。呀!母亲的姓名好美好美。听心理学家说过,当一位青年男子看见漂亮的年轻女子时,瞳孔会放大,此时信封上母亲的姓名对于我来说,就似一位年轻漂亮女子,轻盈地向我走来。记忆,从心的深处层层浮起,我有些潮湿的目光,离开了这张书写过无数回父亲姓名的信封。母亲年轻过,也美丽过。母亲慈祥的姓名上,飘满了晨起的烟雾。她常用双手…  相似文献   

9.
母亲先天脑部发育不正常,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残酷!因为她享受不到其他孩子可以享受到的母爱。可是张宇思同学不这样认为,她觉得母亲给予她的,是超乎寻常的母爱。文章展现了母亲爱“我”的细节--傻呵呵地看着我笑,对于一个懂事的孩子来说,这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0.
《江苏教育》——您的名字对于我来说,倍感亲切! 因为,“创刊号”就让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1953年6月,我还在泰县(今姜堰市)实验小学工作。一天上午,邮差(那时我们当地管邮递员叫邮差)把编辑部赠阅的刊物送到传达室,我取来打开一看:呀,我投寄的《谈谈掌握教材》发表了,而且被排在显著的位置!一时真是高兴得跳起来(今天看来,可能太幼稚。不过再一想,当时也才24岁,这么种神态,也很自然)。消息在校内一下子传开了,不知怎的,老师们都把这当成学校的喜事一般,都闹着让我请客,我呢,当然很慷慨,从老师到  相似文献   

11.
初一语文公开课,一年轻老师教《我的老师》一课后布置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一学生举手小声问:“老师,我没有父亲,怎么写?”“那就写你母亲吧。”老师说。那学生为难地说:“我不认识母亲,听爷爷说,我很小,父亲就死了,母亲随后改嫁了。”老师愕然:“那……那就写你爷爷吧。”从这段对话看出,教师定死作文题确实让个别学生难于写作。如果那教师把作文题定为《我的———》(要求写自己喜欢的一位亲人),就不会出现上面那种别扭的场面。平时作文课训练学生写作,命题范围要有一定的空间弹性,让学生在写作题材上有选择的余地…  相似文献   

12.
1982年秋天,母亲病故,那年她才35岁。去年清明节给母亲上坟回来的路上,二弟含泪把这张照片送给我,看着照片上母亲那微微 张开的嘴巴,不禁使我想起了件件往事:我家7口人,爷爷是盲人,父亲在乡里工作,母亲领着我们姐弟4人生活在农村,当时生活 条件的艰苦可想而知。妈妈的勤劳贤惠在三乡五里是出了名的,她言语不多,任劳任怨,终 于被超负荷的担子压垮了。1982年秋,我考上了中师,那时,母亲已经行动不便了,在我 跟 她道别时,她张了张嘴,艰难地说:“好好学,不要跟人打架。”没想到对我来说,这 竟成 了她的遗言。几天后,一个…  相似文献   

13.
母亲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撅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什么就是不让她摸。望着这个陌生的娘儿俩,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  相似文献   

14.
母女之间     
杨纯 《家长》2003,(Z2)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我成了她的女儿,而她成了我的母亲。很小的时候,我还没有什么记忆,不知道那时的我们是什么样子。我想,那可能是我和母亲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吧。母亲柔柔地哼着摇篮曲,我静静地躺在她的怀里睡去。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第一次拉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学,我很乖巧地跟着她。后来,母亲第一次打了我,她说我任性,其实是我对她不再百依百顺。上小学后,我几乎天天都淹没在她的唠叨声中,但我很少去理会她的那些话,对于她的惩罚更是不屑一顾。只是每每到了最后,总是我做出让步。我真恨她是我的母亲,我是她的女儿,但这是一个无法…  相似文献   

15.
快乐的贝蓓     
我的女儿叫贝蓓,不看字,光听名,别人老以为是小名,经常要问:“叫什么名字?”有一次,无意间问起:“你为什么要叫贝蓓?”女儿随口而出:“因为我长得像贝蓓,所以叫贝蓓呀!”“哦,贝蓓就是你这个样子的。”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还有一次夏天乘凉的时候,女儿像发现新大陆似地跑来说:“妈妈,妈妈,我们这儿有两个贝蓓。”我很惊讶,因为就我了解我们新村没有其他贝蓓啦,怎么会有两个呢?她说:“呶,就是那只小狗!”“噢!是狗贝贝啊!”她那稚嫩的话把乘凉的人都逗笑了。于是,每到黄昏,人们就会说:“人贝蓓来了,狗贝蓓来了。…  相似文献   

16.
大哥打来电话说母亲病了。这几天我就惦着母亲,梦中总有她老人家的影子。解放前,母亲曾做过私人学堂里的先生,教《四书》、《五经》,好像也教过数学。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兵慌马乱,母亲逃回家里,草草出嫁,嫁给了一个石匠(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安于做贤妻良母,一直到解放后屯没再去教书。我的老家在老哈河岸,大哥大姐都是在那)L出生的。后来河水泛滥,冲毁了父母亲手建起的家园。父亲拉了一车的家业,带着妻儿找到一个远离大河的地方安居下来,我和小妹就是在这儿出生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车祸中父亲遇难了,那年小妹…  相似文献   

17.
13岁的奇迹     
8岁那年,她的父亲抛弃了家,留下她跟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在纽约当服务生糊口,有一天对她说:"孩子,我要努力赚钱让你上大学。等你大学毕业后,你就可以赚足够的钱了,那时,我们一起去环游世界,好不好?"  相似文献   

18.
儿子:几经犹豫,还是决定给你写这封信。世事难料,我怕哪一天突然会有什么事,让我来不及对你说出下面这些话。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公益活动《我的父亲母亲》,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给你写这封信了。我的母亲、你的外婆晚年患了脑退化病,那时医学还不发达,我们不知道外婆是患病,只是后来才知道了那个病名:老年痴呆症。  相似文献   

19.
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父亲和妹妹去寻过她的坟。 母亲去得突然,且在中年。那时我坐在轮椅上正惶然不知要向哪儿去,妹妹还在读小学。父亲独自送母亲下了葬。巨大的灾难让我们在十年中都不敢提起她。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那么的高大,我只能够着他的手。那就扯着父亲的手吧,另一只手则紧捏着撒娇得来的小面人、糖葫芦什么的……就这样拽着,走着,一直到我窜到父亲的耳朵边。我喜欢父亲的手,父亲的手那么大、那么暖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那么忙,我只能像个小尾巴跟到这跟到那。到了天黑,母亲又端起一副毛线针,戳呀织呀,两只白皙的手灵巧而欢快地跳动着。这时,我就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