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文献分析,从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三个维度考察中小学生的创新能 力.以70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编制了中小学生创新能力问卷.通过对问卷内部一致性信 度、结构效度的检验,表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良好的信效度指 标,是研究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以152名一线普通员工为被试,对李原的"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进行修订,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形成正式问卷.随后随机抽取198名一线普通员工进行正式问卷的施测,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正式问卷的信效度.研究结果表明,一线普通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编制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问卷,为震后青少年应激反应水平的测量提供合理工具。以LazarusCPT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访谈编制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问卷,以四川震区的118名青少年为被试进行初测,对初测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得到具有22个条目的正式问卷,对四川震区的327名青少年进行正式施测,其结果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和问卷信效度的分析。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主要包含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震后青少年应激反应水平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单身恋爱焦虑问卷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恋爱焦虑研究提供测评工具。方法:在文献分析和访谈法的基础上,形成初测问卷;对345名被试施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问卷。结果:大学生单身恋爱焦虑问卷共有三个因子:人际魅力、未来发展、舆论压力。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模型各项指标拟合良好。结论:大学生单身恋爱焦虑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探讨编制信效度较高的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首先根据心理适应性的五个维度编制初测问卷进行试测,数据回收后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用SPSS软件进行信效度检验,进一步修改不合理项目,形成正式问卷,一周后重测,对回收数据再次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本问卷信效度指标良好,各项目与所属因子、问卷之间均显著相关,可用于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与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初中生乐观结构的构想模型,并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确定了初中生乐观的构成主要包括积极认知、消极认知、积极应对和效能乐观四个维度,编制了初中生乐观问卷,对自编的初中生乐观问卷进行了多指标的信效度检验。  相似文献   

7.
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问卷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设计的调查问卷是问卷调查法获取信息的工具,其质量高低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适用性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①。为了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形成正式问卷之前,应当对问卷进行试测,并对试测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筛选问卷题项,调整问卷结构,从而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和效度分析的方法包括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本文主要讨论后者。一、信度分析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指标多以…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行为问题及同伴侵害问卷为工具,以252名4~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完成对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2)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的维度与儿童行为问题、身体侵害相关,校标效度较好.(2)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5 ~0.75之间.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已有成熟问卷,征询专家意见,将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划分为三大维度: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并确立了10个子维度的操作性定义.根据操作性定义,结合已有问卷,形成原始问卷.通过4次数据收集,经过多次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问卷题目进行相应删减、增添、修改,最终形成"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该问卷信效度指标良好,可作为测量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水平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在参考以往文献和访谈所得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幼儿责任行为的结构并编制初测问卷项目,以622名3-6岁幼儿为被试,对编制的初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结果表明,幼儿责任行为包括自我责任行为(生活与学习、生命与安全、行为与控制)、他人责任行为(关爱与帮助、尊敬与礼貌、任务与承诺)和环境责任行为(集体与活动、自然与社会)3大维度8个子类;正式问卷共包含34个题项,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校标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以作为全面评估、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责任行为的有效、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以588名初中生学生为被试,检验了自编的《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同时考察了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特点。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很好的信效度指标;可以用来作为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已有成熟问卷,征询专家意见,根据初中生数学学习特点,编制了"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进行相应修改,正式问卷包括动机、态度、意志、性格、情绪情感5个维度,以及对应的13个因子.所编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分半信度)与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可作为测量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查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为丰富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提供实证性支持。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以529名初中生为被试,探讨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初巾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由现行成绩感受、学习体验、环境激励、希望学习成绩等四个因素构成。本研究所编制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在总问卷及各因子上的信、效度均良好,可以作为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4.
依据倦怠相关的理论文献、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出我国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结构。通过对668名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668名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再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主要有八个因素影响着留守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它们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的次序是:学习自我效能感、师源性因素、亲情与管教的缺失、学习方法与目标、学校和班级因素、社会不良影响、个性因素、学业压力。结果表明,本研究编制的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5.
冉红 《考试周刊》2014,(79):165-166
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学生个别访谈等方法搜集资料,并在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业拖延问卷的结构维度并编制了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初始问卷,经过初测与探索性因素分析修订并形成正式问卷。通过因素分析最终确定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行为迟滞、学习计划缺乏、学习的决断性不足、低学业自我效能为中学生学业拖延的5个维度。信效度检验表明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理论和调查基础上编制《高等院校体育院系辅导员工作满意度问卷》,旨在为高等院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研究提供参考。该问卷包括4个维度、21个题目,并设置一个效标题。研究对问卷的结构、信度、效度反复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文献资料的理论分析和对84名高中生进行开放式问卷的调查,构建了高中生自尊结构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由76个项目组成的高中生自尊初始问卷,之后对高中三个年级共1070名被试(其中探索性因素分析553名,验证性因素分析517名)施测。通过对施测结果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发现:(1)高中生自尊结构包括自我胜任感、重要感、归属感与形象感四个维度,高中生自尊自评问卷由20个项目组成。(2)编制的高中生自尊自评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研究我国高中生自尊的有效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为编制家长参与小学生家庭作业的动机问卷,依据前期开放式问卷、访谈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筛选得到44个项目的初测问卷。初测问卷施测于429名小学生家长,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家长参与小学生家庭作业动机问卷由19个项目组成,包括期待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家长效能感三个因子。对576名被试进行了正式问卷的测量,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家长参与小学生家庭作业动机问卷的结构。综合信度、效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家长参与小学生家庭作业动机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用于测评小学生家长参与家庭作业动机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查阅、访谈与问卷调查确定问卷的主要维度,对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实施问卷的预测和实测,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形成了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的结构。该问卷包括了三个维度六个因素:未来认知(广度、密度)、未来情感(乐观性、思虑性)和未来意志行动(计划性、执行性)。编制的中国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编制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用于测量大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并检验其信效度。选取393名大学生进行初测调查,用于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另抽取99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考察同质性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显示,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共有17题,包括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沟通、移动社交网络自我表露、移动社交网络依赖3个因子,解释总方差的56.393%,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χ2/df=4.057,GFI=0.944,AGFI=0.926,CFI=0.944,NNFI=0.920,IFI=0.932,RMSEA=0.056);总量表和3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7450.855,分半信度为0.7350.855,分半信度为0.7350.880,表明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有效测量大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