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9—7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出直角的图形的过程,并能标示直角符号,借助直角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能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一、认识锐角和钝角,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在认识锐角和钝角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集体讨论等手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和全面看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段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中第一个内容“锐角与钝角”时,我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了锐角、钝角后,怎样让数学又应用到生活中去,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呢?我精心设  相似文献   

4.
《三角形的分类》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认识图形"这一单元的内容。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在已有  相似文献   

5.
课前思考:“锐角和钝角”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内容,之前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认识了直角,并能用三角板画直角。教材的编排是先从现实生活中的斜拉桥提取出三种角,然后认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接着是折直角、用活动角摆出锐角和钝角,最后是几个相关的练习,分别是在实物上找角,辨认三种角,画三种...  相似文献   

6.
一、困惑——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教材上给出的是描述性概念:锐角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比直角大。这样的概念是不够严密的,尤其是钝角的概念.当学生如果提出大于或等于180度的角时,我们该如何解释,比较困惑...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3、84页内容。 教材简析:“三角形的分类”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特征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形象地揭示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二是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直角、锐角和钝角。  相似文献   

9.
<正>角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重要的教学内容。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角是构成平面图形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后续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基础。人教版教材将角的相关内容安排在二年级和四年级:二年级是对角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相似文献   

10.
《三角形的分类》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认识图形"这一单元的内容。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在已有  相似文献   

11.
角是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的“图形认识”中指出:“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测量”中指出:“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角的度量”更是学生在三角形分类活动中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27.三角形的分类片断实录一、自学课本,认识分类学生自学"三角形的分类"中按角分这部分教材,将重点知识在书上作好记录,并思考下面问题:1.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哪几类?2.什么样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并板书:r一直角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按角分)三角形1一钝角三角形---一个角是钝角一锐角三角形--一三个角是锐角二、操作学具,巩固分类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套三角形学具(2个直角三角形、3个钝角三角形、l个锐角三角形),学生按下列要求操作或回答问题。1…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旧知师:同学们学习了角的有关知识,想一想角是怎样袒成的?下列图形另别是什么角?(见下圈)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学生回苔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锐角、直角、钝角)[邱:从角的知识引入,为新课学习三角形授内角的大小分类作了皿要的铺垫〕二、讲授折课(一)认识三角形的意义1.颓枉认识三角形。教师出示红颌巾、三角惧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2—75页。 教学目标: 1.在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正确辨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片断一】 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认识了哪三种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你能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吗?(学生画,上投影展示) 2.师:在认识这三种角时,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研究的?(观察、比较、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敖学内窖】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锐角和钝角”。 【教材冀析】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  相似文献   

17.
《认识角》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单元教学内容,本册单元是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情境而安排的初步认识角的教学活动。内容包括对照实物上的角;直观认识角的图形,知道角的边和顶点;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角和直角;通过操作活动体会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用不同的直观方法比较角的大小;通过与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和辨认锐角和钝角。整个单元的内容和形式编排更突出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的规律。以下笔者谈谈对本单元的教学感悟:一、看一看,活跃氛围,由生活原型到表象的建立。现…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角的分类”教学既要求学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还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培养能力和空间观念的目的。教学任务较重,要求也较高。为此,必须采用下列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一、在“比”中认识锐角、钝角因为锐角、钝角的定义都是在与90°(直角)相比  相似文献   

19.
在第一学段(1年级~3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历了直观认识和了解简单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了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获得了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经验.在第二学段(4年级~6年级)中,学生要更进一步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编排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学生学习之后,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人教版与苏教版第二单元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选取与编排都是在第一学段学习角的相关知识——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或钝角的基础上,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画指定度数的角.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而在小学阶段,我们尤其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一、分辨图形,揭示课题。 教师用幻灯出示锐角、钝角、直角三种角的图形,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之后,教师又出示下图,要学生观察图形、回答问题:屏幕上有哪几种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