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做为大工业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的结果,无产阶级报刊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应运而生."工人阶级有觉悟的组织迅速发展的最好证明,就是它的定期报刊的数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明星报》(Звезда)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公开出版的周报。1910年,为适应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形势,需要在俄国国内出版一份合法的报纸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刊物和组织核心。当时党内存在不同的派别,派别内部还因观点的差异有进一步的划分,例如孟什维克护党派、孟什维克取消派、布尔什维克召回派等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报纸专刊出现了四次大发展。第一次在80年代中期,我国报纸专刊兴起办法制道德教育、文摘、体育类专刊热,第二次出现在80年代末期,主要办周末版、星期刊;第三次在90年代初期,涌现办经济专刊热;第四次从90年代中期迄今,专刊出现专业化、小众化、多样化的发展势头。 综观报纸专刊这几次发展,可以发现,其中贯穿着一条红线:不断紧跟时代,贴近读者。80年代  相似文献   

4.
沃依诺夫是俄国布尔什维克报纸的优秀通讯员,一九一七年七月六日为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英勇牺牲。列宁和斯大林曾怀着深深的敬意颂扬他的英雄业绩,苏维埃政府为了纪念他,把他流血牺牲的地方——彼得格勒施伯利尔大街改名为沃依诺夫大街,许多历史书籍和新闻著作都一再提到他的名字。一个普通工人通讯员能得到如此崇高的荣誉,能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千古不朽的名字,这在世界新闻事业史上还是第一人。沃依诺夫于一八八四年出生在俄国雅罗斯拉夫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一九○四年来到彼得格勒尼古拉耶夫五金厂当工人,积极参加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革命运动。一九○九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一九一○年成为布尔什维克合法报纸《明星报》的通讯员,写了许多反映工人运动的通讯和消息。一九一二年成为《真理报》的通讯员,后被沙皇警察逮捕,流放到雅罗斯拉夫尔。他在流放地参加了当地布尔什维克报纸《斗争报》的工作,接着又被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6,(5):71-72
<正>1921年8月20日,《劳动周刊》在上海创刊,编辑部设在上海公共租界新闸路北成路口19号(今成都北路899号)。该刊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最早的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的机关报,是在党直接领导下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劳动周刊》真正做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报纸,积极参与到工人运动中去的报纸。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辽宁省图书馆馆藏180种东北解放时期工业文献按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5年8月—1946年5月;第二阶段为1946年6月—1948年10月;第三阶段为1948年10月—1949年10月。按内容将其归纳为“六个注重”:注重战时工业的恢复和建设、注重企业管理和工厂管理、注重工人运动和工人教育、注重工业理论的学习和积累、注重借鉴国外工业建设经验、注重工业文艺的教化作用。对这些工业文献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报纸被称之为传统媒体,恐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世纪20年代,广播电台兴起之后,报纸就被"传统"过;20世纪4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报纸再一次被"传统";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勃兴,新媒体出现,这一回,报纸第三次被"传统".分析包括报纸在内的这些媒体的特点,不难发现:报纸是文图的传播;广播是声音的传播;电视是声像的传播;而所谓的新媒体,是以上传播内容的总和.正因为新媒体具有这一特点,近年来,报人们才有了一个普遍的感觉:狼来了!  相似文献   

8.
邓涛 《青年记者》2007,(11):15-16
走过三个阶段 中国的经济类媒体是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经济类媒体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全国现有专业经济类报纸170多种,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市场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华工商时报》等为代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自从踏上政治舞台以后,就始终没有离开过进步的和革命的报刊活动.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和报刊活动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并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报刊思想.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德国和西欧各国的工人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涨,各国工人政党相继产生,党的报刊活动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各国(首先是德国)工人政党报刊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地、多方面地阐述了自己关于无产阶级党报问题的一系列观点和见解.从他们一生报刊思想的发展来看,这些观  相似文献   

10.
德国工人运动与拉萨尔的鼓动五十年代以后,欧洲革命运动处于长期低潮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停刊以后,连续十年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到六十年代中期,他们曾希望利用全德工人联合会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作为工人运动的宣传阵地,可是由于报纸坚持拉萨尔的机会主义方针,在很短的时间内,马克思恩格斯就同它断绝了关系. 全德工人联合会是1863年5月23日成立的.它是当时德国唯一的全国性工人组织(到1869年爱森纳赫派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才成立).拉萨尔是这个组织的第一任主席.  相似文献   

11.
张迪 《新闻爱好者》2011,(10):56-57
美国于19世纪30年代步入了大众报刊信息传递的阶段,而中国却出现了政党报纸裹挟新闻信息并行发展的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之间,有行将走到末路的清政府,还有国民党和共产党三种社会力量交织在一起发展,作为阶级和政党的主要宣传工具之媒介,也将政论作为其主要的宣传武器。相对而言,新闻信息在此期间却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历史并没有对新闻报道宣判死刑。本文旨在通过对此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电讯事业的发展、新闻专业主义的萌生和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来探讨新闻业务兴起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于19世纪30年代步入了大众报刊信息传递的阶段,而中国却出现了政党报纸裹挟新闻信息并行发展的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之间,有行将走到末路的清政府,还有国民党和共产党三种社会力量交织在一起发展,作为阶级和政党的主要宣传工具之媒介,也将政论作为其主要的宣传武器。相对而言,新闻信息在此期间却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历史并没有对新闻报道宣判死刑。本文旨在通过对此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电讯事业的发展、新闻专业主义的萌生和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来探讨新闻业务兴起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网络发展和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形式上的变革,使得新闻报道和编辑的运作方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为新闻采访开辟了更多、更便利的渠道。从事大众传播的编辑、记者也应具备新的业务素质,以适应这种新的变革。 一、要适应新闻传播形式的变革 1、适应采编工作流程的电脑网络化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编辑工作流程。以报纸采编为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工作流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稿、组版从铅排到现代的全电脑化,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20年代开始的铅排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操作工人电脑拼版时期…  相似文献   

14.
新闻图片市场在中国大陆尚属起步阶段。但就在大批涌现的报刊图片告急、众多报刊愿出高价购买精彩照片时,新闻图片的市场需求形成了,此需求来势之猛,使新闻摄影界看到了: 市场的迹象 促成这种市场需求的最直接原因是报刊市场的发展。据统计,建国30年时,大陆报纸仅发展到100多家。80年代前期出现第一次飞跃,1985年达到1445家。此后几年有起有落,90年代初又出现第二次飞跃,1993年达到新的历史高度——2000余家。 报纸种数增加是第一次飞跃的主要标志,报纸扩版是第二次飞跃的显著特征。1993年仅首都报纸就有60多家扩版。 1993年新华社摄影部向订新华社照片的约250家国内报纸调查报业和照片运用情况,反馈的166家报纸答卷中引人注目的一点也是各报的扩版趋势。66%的报纸要在近期扩版,包括扩展版面和缩短刊期。  相似文献   

15.
谈报业集团的科学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业集团,即报业托拉斯,其主要形式有二:一种是跨不同新闻行业的大垄断公司,不仅拥有多家报纸,还拥有其他新闻媒体,如电台、电视台、杂志等;另一种是跨不同行业的超级联合企业,它不仅拥有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等传播媒体,也拥有与大众传媒无关的经济企业。报业集团最初出现于20世纪初,随着社会和报业本身的发展,报业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报业集团的发展,可归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这一时期,报业集团的形成以母报派生子报为标志;第二阶段,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时期,以各报拥有子系统…  相似文献   

16.
工人报作为工会组织的喉舌、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宗旨就是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替工人运动鼓与呼,这是办报之本,立报之魂,如果说工人报要讲政治的话,这就是最大的政治。作为工人报,一张以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为读者对象的报纸,维护宣传是其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人报要高举维护的大旗。工人报强调报纸要生存发展,要提高质量,必须旗帜鲜明地高举维护的大旗,义无反顾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遗余力地为工人鼓与呼。但是,干群关系紧张,是现今中国最大的社会隐忧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分析法,对王荷波所组织的工人运动进行梳理,发现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带领浦镇工人游行;二是积极创办工会,领导两浦工人罢工;三是配合中共中央,领导全国范围内的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1912—1948),山东先后创办各类报纸470多种,其中有官报、党派报纸、群众团体报纸、民办报纸、军队报纸、画报和外文报纸等。这些报纸中,有340多种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有130多种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出版。 “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山东报业史新的一页,使报业的发展进入现代阶段。在这个历史时期,山东各地报业有了较大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无产阶级报刊《山东劳动周刊》便在这一时期诞生。该周刊在共产党人、社长王烬美和总编辑王翔千主持下,大量报道各地组织起来的工人与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和中外资本家及其走狗的英勇斗争,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号召工人团结起来,为争取解放而斗争。《山东劳动周刊》的诞生,标志着山东工人阶级的觉醒,并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继此,一批由共产党地方组织和共产党人创办的无产阶级报刊先后在全省各地出版。据不完全统计,从1920年至1937年“七  相似文献   

19.
胡思勇 《今传媒》2007,(4):45-47
理由四:新闻发展史是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形态多样化的演进过程,也是报纸不断迎接挑战并进行适应性调整、新生的过程.近70年来,报业曾面临三次冲击.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电台投入大规模商业运作,有些人曾断言电台将取代报纸.  相似文献   

20.
当一名报纸通讯员很光荣,责任也很重大。那么,通讯员都有哪些责任呢?从我们党报纸通联工作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讯员的历史责任感 通讯员是无产阶级报纸工作的特殊产物,是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报纸工作的开展而诞生的, 对于通讯员的重要作用和历史贡献,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曾高度评价俄国无产阶级党报——《火星报》的杰出通讯员巴布什金为“人民英雄”。 通讯员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就是要不失时机地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介绍无产阶级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经验;传播各种推动革命和时代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