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三年》是雨果晚期重要的文学代表作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具有宏观场景与微观细节互为整体、主观浪漫主义等浪漫主义文学特征,其浪漫主义中还蕴含了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在创作浪漫主义文学时,运用美丑对照文本设计原则、想象比拟塑造人物形象等手法增强浪漫主义特征,并通过大量的环境描写提高抒情色彩、营造浪漫主义文学的意境和情感.  相似文献   

2.
雨果作为十九世纪法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和世界文豪,其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且体现在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的方方面面。通过查阅数据库资料、阅读文学作品、理性分析、合理归纳的方式从《巴黎圣母院》中找寻雨果的人道主义踪迹,不仅对于进一步认识雨果和其文学精神有着重大意义,对进一步了解十九世纪法国的文学发展概况和欧洲人道主义思想也有帮助。本文从歌颂自由与肯定人性,呼吁和平与期待博爱,弘扬理性与反封建三个方面对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雨果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其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主张,轰动了19世纪欧洲文坛。在其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主张中,“对照原则”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文章结合他的创作实践论述了“对照原则”——理论基础、创作方式、艺术与思想魅力等。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早期文学创作,受到外国文学的多方面影响。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关于文学创作中的“模仿”的观点都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给我们的文学创作指出了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早期文学创作,受到外国文学的多方面影响.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关于文学创作中的"模仿"的观点都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给我们的文学创作指出了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人道主义思想是贯注在雨果全部创作历程中的一股“浩然之气”。历史上很少有作家像他这样不停地出于明确的人道主义的正义感与精神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又怀着这种关注的心得进入自己的文学创作,很少有作家像他这样满怀激情地宣扬人道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19世纪的西方文学中,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主要的思想武器.而作为法国杰出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的文学巨匠雨果,将人道主义这一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整个创作中,并尤其体现在他的小说作品中.文章着重以他的两部著名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来谈谈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8.
浪漫主义文艺创作是世界文艺创作的主要潮流之一,但关于“浪漫主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直没有一个令一切文学史学家都承认的定义,笔者认为,通过对雨果作品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取得共同认识。《巴黎圣母院》(以下简称《巴》)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典型艺术范本,鲜明地反映其浪漫主义文艺观。通过对《巴》的分析,笔者认为雨果的浪漫主义的基础是“人的心灵”,它强调了作家的主观思想和愿望;浪漫主义的本质是“自由主义,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伸张自由主义的创新精神,用“对照原则”来深入开掘人的…  相似文献   

9.
库普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继承了俄罗斯文学民主主义与人道主义传统,其小说创作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一方面是"真",即注重小说故事的真实性,借助选择素材、塑造人物、描摹细节、锤炼语言等手段来创作具有深厚生活基础的作品:另一方面则是"善",即在文学创作中融入人道主义情怀,注重小说的道德教诲作用,通过塑造蕴含英雄本色的小人物来展现作家的人道主义道德观.  相似文献   

10.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小说始终贯穿了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美与丑、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相对照的创作原则。这一对照艺术原则在小说中得以多方面的实践和运用 ,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展开的背景对比、情节与场景对比、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人物自身的美丑对比 ,以及人物不同阶段的性格对比这几个方面。雨果运用多样的手法 ,通过小说中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比的艺术原则 ,组织丰富多变的情节 ,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展示 15世纪法国社会光明与黑暗殊死抗争的画卷 ,表现了他一贯创作的核心———以仁爱为基础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