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朴治文 《围棋天地》2005,(20):50-51
在我们讨论韩国围棋世界化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只提“韩国主导”这样的主张。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不是简单地讨论某一个国家的围棋规则和系统的时候了,而应该是综合考虑韩、中、日三大围棋强国的情况,一起促进围棋的世界化。在这个关键时候,韩国围棋界特别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500万韩元在围棋比赛中只能算是个小数目,可韩国的KT杯用它完成了从并列第一到独占鳌头的转化。虽是争强好胜之举,却暗中契合了围棋的本质,和和气气,你好我好的结局在围棋界是不存在的,即使吴老拔群的调和理论,也掩盖不了围棋刻意分出胜负的实质。并列第一对双方都是种伤  相似文献   

3.
2001年6月6日,对于哈尔滨的围棋界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围棋泰斗吴清源一行莅临北国冰城。 从吴老下车的那一刻,一直到6月8日离哈吴老绝大部分时间都被狂热的棋迷和媒体包围着。 我们期待能够再次与吴老相聚在北国冰城——哈尔滨! 再次聆听围棋泰斗的棋坛豪言!吴清源的冰城之旅  相似文献   

4.
在韩国国手战中,中国籍女棋手芮乃伟居然撼倒围棋第一人“石佛”李昌镐,这则消息使每个略有围棋知识的人都目瞪口呆。然而真正令围棋界震惊的是在她战胜李昌镐之后,又冰封了“快枪”曹熏铉,从众多男子高手的围追堵截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韩国国手称号。这无异于在围棋界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因为如果说芮乃伟赢李昌镐是“魔女”的一次偶然,“石佛”的一次意外,那么扳倒曹薰铉就足以证明芮乃伟已经具备向超一流高手挑战的能力。这使我想起京剧《沙家浜》中的一句台词,“这个女人不寻常”。 芮乃伟掀起的风暴还没完全过境,就又传来一个令…  相似文献   

5.
韩国是近十年来世界围棋的霸主。在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的今天,韩国人不仅将围棋当作一项竞技文化,更看作了一种产业,他们为围棋设计的种种未来超前得令人有些瞠目。 当然,在对围棋网络文化前景充满信心时,业内人士也承认其中有一定的盲目和泡沫之嫌。在此特将韩国《围棋》的一篇专题文章摘录如下,以资同样对网络围棋充满期待的中国同行借鉴之用。 新视点:韩国围棋界刮起“网络飓风” 在新世纪,韩国围棋再一次捷足先登,抢滩网络世界的新大陆,大刀阔斧开展事业,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狂飘突进。在韩国目前踊跃投资因特网的氛围中,一…  相似文献   

6.
郑娟周 《围棋天地》2005,(12):51-52
他入段7年里只升到二段,7年职业生涯里最好成绩是新人王战本赛第2轮。在竞争激烈的韩国围棋界,他在棋手排行榜中仅名列150位,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注意到他。他自2005年4月11日从排名150位,连续“六级跳”20位,创造了韩国围棋界排名飙升的新纪录。他在韩国三大棋战之一的王位战中获得8连胜,并最终在挑战者决定战中战胜成名已久的元晟溱六段,获得向李昌镐九段挑战的资格,韩国围棋界和媒体惊呼他的围棋革命“闹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7.
崔哲瀚 《围棋天地》2005,(22):81-86
在围棋界,提到“小目”往往就意味着是实地型的下法。但这一约定俗成的固定观点在崔哲瀚九段的眼里却不尽然。因为崔哲瀚九段把这“实地型”的“小目布局”推陈出新,演变成为现代版的“攻击型布局”。[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四月概述     
4月的韩国棋坛遭遇逆春寒,传出了国手战、王位战可能会停办的消息。国手战和王位战是见证韩国现代围棋崛起的两大棋战,这两项棋战若停办,韩国棋坛将彻底告别传统的新闻棋战。年初,刘昌赫撰万言书呼吁围棋界彻底改革,但并没有引起实质性的呼应,但仅仅几个月后,“狼来了”就要变成事实。国手战是韩国最悠久的传统赛事,  相似文献   

9.
记得2000年底第四届应氏杯决赛第一阶段期间,围棋泰斗吴清源先生向世人阐释了他的21世纪围棋理论,说:“20世纪的围棋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其中主要的便是定式。21世纪的围棋就不要定式。”“日本就是因为定式太多,大斜定式从百变研究到干变。定式越来越复杂,棋却越来越差。”他举例说:他的大弟子林海峰,年纪轻轻到日本便得了名人、本因坊等头衔。但此后30年没有进步,在老的下法中转圈。他认为:“一定要把老的下法忘掉才行。”  相似文献   

10.
韩国围棋在90年代后期横扫各种国际比赛,《朝鲜日报〉曾撰文称本国占据“不可动摇的世界最强地位”。此论断会让围棋的发源地中国和誉围棋为国技之一的日本心悦诚服吗?中国围棋领袖聂卫平九段与日本围棋红人武宫正树九段被推为两国围棋界的代言人,发表了宣言。■请评价中、日、韩三国围棋现状。武宫:当前世界围棋的中心在韩国。日本在几年前还是世界的中心,而现在韩国棋手依靠国民的热情似乎变得更强大了。中国的围棋热情不如韩国,围棋学习也落后于韩国。但是,中国围棋具有灵活及人多的特点,在争取胜利的韧性方面与韩国相似。日本虽然职业棋手  相似文献   

11.
7月2日,韩国围棋界沉浸在悲痛之中。 这一天,韩国现代围棋的开拓者赵南哲九段在家中去世,享年83岁。  相似文献   

12.
韩国篇     
《围棋天地》2014,(21):14-15
韩国棋界献爱心 为了帮助与病魔做斗争的韩国棋院河勋熙先生,韩国围棋界团结一心,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韩国围棋女王“崔精五段把9月份刚刚获得的第5届苏州·穹窿山兵圣杯世界女子围棋锦标赛冠军奖金中的1000万韩元(约5万7千元人民币)捐献出来,用作河勋熙先生的治疗费用(注:第5届穹窿山兵圣杯冠军奖金为25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3.
复活的尊严     
梁炯模 《围棋天地》2007,(20):51-51
韩国江原大世界杯名人战不仅给韩国围棋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也昭示着名人战和韩国围棋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围棋天地》2001,(6):47-47
据新华社汉城4月25日电(记者高浩荣)韩国围棋界人士25日在此间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表示,韩国希望把围棋列入奥运会项目。  相似文献   

15.
在职业棋手的字典中没有让棋二字。相信没有人会对这一点有什么不同意见。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中国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围棋赛——春兰杯的决赛中,中国的棋迷被这套围棋界最应忌讳的戏法所愚弄了。李昌镐、曹薰铉,这两个韩国围棋界乃至世界围棋界近十年来最为响亮的名字,给棋迷们带来了何等的憧憬:尽管他们的双手沾满了中国棋手的“鲜血”,多少令中国人有些不满,但是他们的声望和围棋的越来越国际化使得中国人默默地容忍了这一事实,并且对决赛做出了一如既往的关注。但波澜不惊的过程和缺乏悬念的结果让中国人越看越不是味儿,每盘…  相似文献   

16.
韩流后传     
韩国围棋界近年来人才辈出,已然将日本抛在了身后。不过在围棋发展这条道路上,韩国始终走的是“亲日路线”,从最基本的规则一直到各大赛制的规划韩国大都模仿日本。本届加德士杯决赛第一局放在青岛举行就是借鉴日本的经验,因为日本把三大冠头衔战的第一局放在他国进行已成为惯例。进行本次决赛的崔哲瀚和李世石均仰仗强大的战斗力行走江湖,在李昌镐与他的均衡围棋由绚烂归于平淡后,韩国棋坛再次笼罩在暴力的阴影下。  相似文献   

17.
在台湾围棋界目前最大的热点莫过于本因坊最新得主王铭琬,并由此掀起了一轮“围棋热”。曾诞生过王立诚棋圣以及堪称棋坛元老林海峰九段的台湾围棋界正日渐成为世界棋坛一股不容忽视的生力军。让我们藉由这篇访谈,一窥其中奥秘吧。 记者:王铭琬:王: 首先恭喜你成为新本因坊。在台湾,围棋是很受欢迎的一项运动,听说很多达官显贵喜欢下围棋。 王:围棋是一项大众化的运动、即使是老年人也不会感到太过吃力,这也许就是它目前风靡东亚的原因吧! 围棋世界是一个天下大同的世界,没有国界之分的。在日本的围棋职业联赛中中国棋手和韩国棋…  相似文献   

18.
在韩国职业围棋界,姜东润三段有“小奇人”之称。他给人的感觉非常特别,既不像是成熟的“外星人”李昌镐九段,也不像有“可乐”之称的李世石九段。尽管很难用文字具体表述一下姜东润,但根据前辈棋手的评价,姜东润看待世间万物以及围棋的眼光和角度都非常特别,他的特点完全可以用“姜东润流”来形容。  相似文献   

19.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7):97-102
中国古人言说围棋的方式,不光通过言语与文字,也借助于图像。中国古代留下了不少以围棋为题材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对这些绘画,美术界与围棋界都缺乏专门的学术研究。围棋史与围棋文化学者,在其著作里,尽管也会配以各种围棋“图画”,成为所谓插图本图书,但这些图往往是文字的附庸、文献的辅助说明材料,而不能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围棋的起源,自古以来,中外学界的说法甚多,莫衷一是。如日本围棋界有人认为:“围棋和象棋有它共同的祖先,就是中亚细亚的一种盘戏。它流传于西方成为国际象棋,流传于东方的就受到中国天文及其它科学的影响,大致改良而成为十七道的围棋。”①这种看法在把围棋、象棋统统视作“盘戏”的前提下,说围棋源于中亚,显然证据不足。他把“盘戏”在局制、棋子数目、兵种多少、着法规则的不一等等巨大差别都混为一谈,混淆了其间的本质区别,于弈棋类各种棋戏起源研究无多大裨益,因而始终未得公认。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围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