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断乳”的问题在各高校大一新生中普遍存在.面对这一问题,文章从“心理适应”的概念出发,揭示开展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的价值,结合实际挖掘出影响新生心理适应高低的各种因素,继而从高校和学生两大方面提出促使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提高的对策,以切实可行的方案推进高校大一新生融入大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大一新生心理特点浅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为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必要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近两年通过新生座谈会、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大一新生主要存在学习和生活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学习方式和方法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和人际交往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等心理特点.结论: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适应、积极转变、加强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等是有效改善大一新生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大致有四种类型:彷徨抑郁心理、自卑自负心理、麻木盲从心理、幻想猎奇心理.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以人为本,从入学教育,开展班级集体活动,加强师生交流等方面对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教育,促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心理测量软件对辽东学院2010级新生进行UPI普查,辽东学院2010大一新生共有5229名新生,共有5021人参加了测量,实测率为96.02%,其中一类比例为18.35%,二类比例为17.42。研究结果表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是环境适应,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者加强新生的心理疏导与调节,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5.
大一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一新生中,适应不良成为首要而普遍的问题。本主要从学习、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适应不良的表现,然后提出了解决大一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几个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一现象”主要表现为新生对全新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心理上的挫折感和孤独感。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大学新生难以适应全新的环境,不能及时完成学习方式上的转变,缺乏多种自身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弱。针对“大一现象”,在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时,应注意使入学教育内容系统化、完善化,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环境和自我,关心新生生活,提高其自理能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心理教育提高新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一新生在入学后都有一个“心理断乳期”,其中又突出表现在学习适应问题方面。通过归纳总结大一新生学习适应问题的表现形式,并从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理论入手分析了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缩短大一新生学习适应期,尽快步入高质量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8.
大一新生入学就面临很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其中心理适应最为关键,本文从新生主要心理矛盾入手,探讨了新生心理不适的原因,归纳了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心理适应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大一新生当中,“新生适应综合症”是一个普遍现象。许多新生进入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新环境,容易产生各种消极适应心理。了解这些消极适应心理及其自我成因,并在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和改变,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缩短大学适应期。  相似文献   

10.
师范院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几所师范院校大一新生UPI调查表明:师范院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良好,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适应问题.此外,在专业、生源、性别、独生与否等方面,其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与普通高校大一新生相比,民办高校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不强,他们在人际敏感、强迫性、焦虑、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问题上表现较为突出。本研究在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入校后的心理适应能力的基础上,探究其原因,总结出大一新生心理管理的着力点之所在,为学校更好的开展大一新生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具有相应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调查发现,大一新生中网络成瘾者所占比例最低,对大学生的网络监管应该从大一新生就开始着手.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有角色转变后的不适应、在网络中寻找朋友、为满足宣泄的需求等.针对新生的网络监管措施有端正学生的上网动机、加强网络管理、开设网络心理课程等.  相似文献   

13.
高校新生作为一个心理问题较突出的群体正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新生存在的问题,高校应通过加强入学教育、心理预防以及学生自我心理调节,更好地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大一新生刚入校时都住在学校生活园区中的公寓里,由于一下子不能适应由高中紧张的学习过渡到大学的自主学习等方面原因,大一新生在心理上产生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就是盲目的随从别人。  相似文献   

15.
申小莹  李静 《文教资料》2006,(32):20-21
目的:分析民办高校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状况。方法:对300名民办高校大一新生施测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结果:①民办高校大一新生与常模比较,适应状况良好;与公办大学生相比,适应状况良好;②在专业和家庭收入上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95后"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主要力量,他们思想多元、个性张扬,行为和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如何快速接受与适应角色的转变,在心理上、生活上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值得关注。以"95后"大一新生的普遍特点为基础,总结了他们入学以来在心理、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不适应的表现,并以此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大学生入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性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一新生步入高校校园后,面临着新的学习生活.由于大学生自身和诸多客观方面的原因,他们有些人在心理上不适应新的环境.从大学新生入学心理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心理上产生不适应的表现及原因,加强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方法,对促使新大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在最近几年的工作中,我逐渐发现大一新生有时会是我们学生管理和教育上的一个盲区。因为很多人认为大一新生在适应学校新环境的这段时间里相对容易管理,对学校的制度多数会无条件服从,尽管由于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和保证教学秩序,就无须倾注更多精力在管理上。其实不然,近几年我愈发认识到对大一新生的心理教育和教学管理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19.
在最近几年的工作中,我逐渐发现大一新生有时会是我们学生管理和教育上的一个盲区。因为很多人认为大一新生在适应学校新环境的这段时间里相对容易管理,对学校的制度多数会无条件服从,尽管由于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和保证教学秩序,就无须倾注更多精力在管理上。其实不然,近几年我愈发认识到对大一新生的心理教育和教学管理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20.
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引发了大一新生的入学适应性问题.本文通过对水利类专业大一新生入学后各种不适应情况的总结和分析,从学校、家长、学生三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法,以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