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生活在网络社会中。由于新闻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为了使更多的用户浏览自己的页面,各网站发布了网络个性化的新闻评论。基于网络发展的新闻评论使得大众的观点、立场更加鲜明地表达,并影响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分析传统的与网络的新闻评论特点,讨论了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与发展共享。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新闻事业也逐渐步入了21世纪。新闻网络评论的价值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怎么理解新闻的网络评论,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这个社会。反过来,新闻的网络评论又有什么不足?我们又该如何发挥利用好新闻网络评论的优点。这些疑问成为我们今天研究新闻网络评论的课题,本论文根据新闻网络互动式评论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如何引导其发展和发挥其更大效用,从而为我们这个社会服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优势造就了网络评论的时效性、互动性、开放性、丰富性、平等性和舆论导向性等特点。 充分认识网络评论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积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晨光 《青年记者》2016,(36):64-65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 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①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又有了新的特点. 1.新闻评论传播形式多样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网络、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日渐成熟,新闻评论的形态日益丰富,诞生了“网络新闻评论”,它指的是通过网络这一渠道,个体受众或具体的组织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包括网络媒体自身所发布的评论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网民针对某一问题的评论性文章.从广义来上讲,网民针对媒体发布的新闻展开的一系列“转发”“评论”也属于新闻评论范畴.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传递飞速发展,人类新闻事业步入21世纪的今天,新闻的网络评论的价值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什么是新闻的网络评论呢?这些评论又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同时,他又有哪些不足?我们该如何利用好网络评论呢?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为我们研究新闻网络评论的重要课题。论文将从新闻的网络评论概念、特点、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科学的引导新型舆论形式的发展等多方面入手,从而扬长避短,让新闻的网络评论更好的为社会舆论和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以传统门户网站的网络动态新闻一统江山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的同时,WEB2.0时代的到来使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势如破竹。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网络新闻评论是通过网络媒体上就当前的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当今社会呈现出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客观趋势,而网络评论最能反映出多元而驳杂。网络评论的多样性与互联网传播特性、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等有密切的“关联度”。网络评论与网上的互动参与。每一个网民都是信息的获取者,也是评论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7.
陈丽珠 《新闻世界》2014,(4):111-112
微博评论占据网络评论的重要部分,借助于微博平台和移动设备随时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在时效性方面有极大优势,但微博新闻评论也有其缺陷,如评论言辞情绪化、易起谣言等。本文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弊端以及如何兼顾微博新闻评论的速度和深度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日渐广阔,网络信息化的影响,使新闻评论影响着个人行为导向及社会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新闻评论员的评论动机和方向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生态,伦理问题在新闻评论中显现,其在评论中承担着怎样的伦理责任?这是当前新闻评论人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新闻评论过程中存在的伦理责任及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梁丽丽 《新闻窗》2013,(3):66-66
一、新闻评论形式简析从概念上说,新闻评论是对社会中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急需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发表看法、评论、意见等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评论所针对的对象是新闻事件,因此在特点上同样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等特点。在表现上,新闻评论是一种论说性的体裁,它对新闻读者的影响则体现为就事论事,以理服人。在新闻报道中,不同的新闻事件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之相对应,这一点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同样不能例外。长期以来,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宣传的灵魂和旗帜,其形式大体上涵盖了社论、专栏评论、编者按、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等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评论作为抒发见解的平台,为网民提供了直抒胸臆、指点江山的空间.网络评论的对象很多,包括私人感情、产品质量、名人轶事、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等.网络评论能否反映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门槛的网络平台向网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使得网络评论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评论,以影响网络舆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舆论引导面临的重要课题,舆论引导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 "旗帜" 与 "灵魂", 历来为媒体所重视.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信息传播和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促使新闻评论不得不加快节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愈发凸显出来. 由于网络传播新闻信息比传统媒体快, 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 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新闻评论, 所评论的新闻事由越来越多地取材于网络媒体,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新闻评论的真实性问题. 因为网络传播速度快, 有的新闻事件没有核实到位或报道的只是问题表象, 在这种情况下, 强调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极有可能出现所评论的新闻事实本身就存在失真问题, 导致新闻评论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冯华 《军事记者》2003,(10):50-51
网络评论是新闻评论这一传统新闻体裁在网络媒体中的具体运用,也是新闻评论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与创新。因为所依附的载体不同,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评论相比,网络新闻评论在体裁和样式上都有其特殊性。而作为一种新兴的评论体裁,网络评论也不可避免的表现出不足和局限性。一、网络评论的特点1、反应迅速、及时。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发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复杂,通过网络传播信息所需的时间要比报纸传播少得多,只要按一下相应的键,信息便会迅速传至各个网站,且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网络技术还使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既可以传播…  相似文献   

13.
网络法制新闻评论同传统的法制新闻评论一样,是公众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网络法制新闻评论失范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网络法制新闻评论失范的影响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网络法制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新闻评论目前已经是各大门户网站,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仅仅依靠即时滚动新闻已经不能满足网民的需要。动态新闻正向专栏评论方向发展。网民不但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的每条新闻的增补发言框进行评论,而且还可以通过论坛、博客、网摘等网络传播形式进行点对点的交流与评论,大家在网络上对一个人的发言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以触及世界每天变动的新闻为基础,发掘和提高人类对现实的理智。电视、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一直为受众喜闻乐见。而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无可比拟的个性化、平等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其成为新闻信息的最大集散地。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评论成为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16.
谢霈 《新闻世界》2012,(8):38-39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微博等平台的不断衍生,发表新闻评论不再是媒体的独权,越来越多的网友通过网络这一平台针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观点,而网络也很好的利用这一发展趋势,不断扩大自己在新闻评论中所占的份额,这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来说,是极大的冲击。电视媒体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其评论的时效性、个性、权威性、互动性,获得更多的收视关注,成为了其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7.
说起党报评论,人们就会想到社论、本报评论员、编辑部评论、编者按,想到主题重大、代表党和政府声音、庄重严肃等词汇。确实,由于党报评论的题材长期集中于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和重要工作,对社会新闻以及网络热点事件关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新闻评论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作为意见性信息的传播系统,新闻评论的变化,是一个从报刊走向广播、电视及网络的"跨媒体延伸"和"多媒体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种"量变",也是一种"质变".在今天,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政治的敏感性,似乎新闻评论中的民主在慢慢逝去.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新闻评论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作为意见性信息的传播系统,新闻评论的变化,是一个从报刊走向广播、电视及网络的“跨媒体延伸”和“多媒体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种“量变”,也是一种“质变”。在今天。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政治的敏感性,似乎新闻评论中的民主在慢慢逝去。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已经成为社情民意上传下达最便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主流媒体通过网络评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倾听民意、汇聚民智,是“放大主流声音,凝聚思想共识”的重要手段.从技术角度来看,网络评论的立场、立意、表述、策划等都体现出不同于传统新闻评论的独特理念与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