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何美 《今传媒》2004,(5):60-62
今传媒 2004.5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一个只有“两岁”的年轻学院。但过去的两年,对于学院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年。他们开始在教学中贯彻体现“宽基础、重实践、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学新方案,并不断遴选全国重点大学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进入该院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们还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建立了博士点。学院成立之初,提出建院的宗旨是要“面向主流,培育高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与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理念,即“成为社会这艘巨大的航船上瞭望的桅杆”。新闻学院的研究生们以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过硬的专业能力等,受到了新闻单位的积极评价。凤凰花开的时节,记者对该学院三位硕士毕业生先后进行了访谈。到清华来寻找一个答案——乔申颖乔申颖 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预备党员,签约经济日报社“我的经历可能和很多读研的同学不太一样。”访谈一开始,乔申颖便说。缘起:“清华很好,来读研吧!”——我从小就想当记者,可以满足我的两个愿望:一是摆弄文字;二是见多识广。高考时填报志愿,所有的第一志愿都填的新闻,而且拒绝调剂(说着笑了)。1998年在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我进入《河南日...  相似文献   

2.
张颖琴 《大观周刊》2011,(50):174-174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我学”到“我要学”。在初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也“动”起来,就要抓住学生的“心”。这里所说的“动”是指学生学习时高涨的积极性,所谓“心”是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2009年8月11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志愿者行动宝鸡地区培训班。听取了专家绘声绘色的讲课,让刚刚从事图书管理工作不到半年时间的我茅塞顿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胜读十年书”!对这项工作我的热情很高,很希望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4.
学会倾听     
屈指算来,我从事新闻工作已有九年了。也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从周围人眼中的“小妹妹”,变成了现在小同志们口中的“宋姐”。年纪长了,热情不减,这九年来,我对于记者这份工作,从来没有厌倦过。其实在这里,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少资格去谈什么“自己的新闻体会”。因为周围有着太多优秀的新闻人。所以今天的我,愿意以一位仍然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再一次去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新闻之路。平等对待每一位被采访者如果说“采访”是一种艺术,那么这种艺术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便是对待被采访者的“态度”。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应该“问什么”、“怎么…  相似文献   

5.
有家报社的记者来找我,让我引见和我同在新民晚报工作的卢璐,希望通过这位上海女记者联谊会理事长,寻访两百多名女记者中的出类拔萃者。我欣然应命,带她到体育部。事后,她告诉我,卢璐热情地推荐了五位。我问:“有没有人向你提到过卢璐?”“没有。”“你今天的来访,倒提醒了我一条眼皮底下的采访线索。”“什么线索?”“那就是应该向读者介绍介绍卢璐本人呀!”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个重要的全国性会议在某省召开,省王的新闻单位无人光临。我以为是“新闻鼻”未闻到这个信息使然的,一打听,原来有些记者是知道的,只是因为没有“请”。有人告诉我:有些记者应付“请”尚且不暇,请还未必请得到呢,何况不请。我不反对请记者,也不反对记者应请。因为,请也是传递信息,加上人家热情,必然会为工作提供方便条件,许多记者都在“请方”抓到过活蹦活跳的好新闻。但是,记者也只能把请当作“信息传递”。人家请来了,提供了好线索,自己无动于衷,这表明对捕捉新闻缺少热情,不象记者;自己得到了好线索,却要等人家来请,这更不象记者。  相似文献   

7.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到总公司交报表,没几个月,就和总公司的人混熟了,见面经常打个招呼问声好。 业务处的孙哥对我特热情,每次来都寒喧两句、开开玩笑:“瘦了瘦了!”“路上没遇到台风吧?”他还请我去他家喝茶,他家就住总公司旁边。当然,我时间紧,再说也不好意思,所以都婉拒了。  相似文献   

8.
打开今年第7期《新闻爱好者》,看到《学海苦舟——记洛阳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建国》一文,我感情的心弦再一次被重重拨动了:人们也许只为他自学成才的事迹所感动,却不知他热情扶植年轻的新闻爱好者的感人事迹。和王老师相识是在1991年,洛阳师专的新闻讲座上。当时,我正在校团委通讯组搞宣传工作。他热情鼓励我和另外几位“新闻迷”多写稿,有什么  相似文献   

9.
1978年,正是“四人帮”被粉碎后不久,那时我们的心情都很舒畅,正想在拨乱反正的号召下,更加热情地投入业务工作。10月12日下午,《人民画报》社摄影记者、我的老朋友古进带了一位客人到我的办公室来见我,并向我介绍说:“这位是周哲文先生,是一位有名的篆刻家,还是你们福州人,和你是同乡。周先  相似文献   

10.
论热情     
热情是人的一种素质.如果说社会的其他行业需要热情,那么传媒人就更加需要热情. 对于传媒人的热情,我以为要作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客客气气,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忙忙乎乎,而是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爱之深”固然是热情,“恨之切”也是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与激情是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11.
向进国 《大观周刊》2012,(33):270-270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下面是笔者在新教材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快乐的谢阳     
《视听界》2002,(Z1)
生在广州、长在上海、学在南京,自称属猫的谢阳,自从在FM105.8MHz南京音乐台《太阳神流行音乐天地》、《娱乐满天星》和每周二的《零点有约》中出现,众男女老幼,尤其是那些少男少女们就都“疯”了,只要谢阳把声音一亮,就电话不断,问候不断,而那谢阳也就用最最热情的言语回馈他的听友。用同行朋友们的话说:“谢阳这家伙一到直播室就亢奋得一塌糊涂”。谢阳这样介绍他自己:“我太喜爱我的工作,干DJ我上瘾,我的生命当中不能没有工作,不能没有朋友,对待工作我是全心全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普通的图书馆工作者。从迈进图书馆的大门到现在已经不停地走过了30个年头,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火一般的热情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图书馆事业。从事图书馆工作原来就是我的理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真的让我干这项工作,当时喜悦的心情实是难以言表。虽然对这项工作的真正理解是逐渐取得的,但没有像一般半路出家的人要经历一段“认同”过程。  相似文献   

14.
报纸上经济新闻的分量越来越重,这是好现象;同时,也给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课题,那就是怎样使经济报道富有社会效益。有位乡领导干部对我说:“我对新闻记者,只好敬而远之,得罪不得,也热情不得。”原来,他把自己的“家底”端了出来,记者写报道给“照本实发”了。结果给这个乡的工作造成了  相似文献   

15.
有家报社的记者来找我,让我引见和我同在新民晚报工作的卢璐,希望通过这位上海女记者联谊会理事长,寻访两百多名女记者中的出类拔萃者。我欣然应命,带她到体育部。事后,她告诉我,卢璐热情地推荐了五位。我问:“有没有人向你提到过卢璐?”“没有。”“你今天的来访,倒提醒了我一条眼皮底下的采访线索。”“什么线索?”“那就是应该向读者介绍介绍卢璐本人呀!”卢璐性格开朗,在报社的走廊上、饭厅里总能听到她的声音。她身体结实,平时爱穿茄克衫、运动鞋,夏天则爱穿一条中短裤。虽然五  相似文献   

16.
我是军报第十四期函授学员。今年初,我像大家一样怀着渴望成才的心情来报新闻函授的;同样是有着与大家一样的收获的欢喜和忧愁;同样是与大家一样经历着失落与奋起。怎么也忘不了在连队当报道员时“惨败”的情景:年初,指导员让我负责连里的报道工作,有着在旅广播站上过几篇小稿的经历,心高气傲的我自以为能胜任这项工作,但是后来的现实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的热情,连投百余篇稿,只字未上,连续三个月颗粒无收。个别战友还会时不时说一句“这么刻苦怎么没有效果呀”。那个时候,连领导也渐渐对我失去了信心。面对这个“败局”,我一时控制不了…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人到三十不学艺,可我正是这个年龄走上了新闻写作这条路的。1998年秋天,我所在的河北省清河县农发行行长看我文字基础还可以,让我搞宣传报道。我自知才疏学浅,可又不敢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干了起来。凭着自己干什么工作都尽心尽力的热情劲,半年时间就赶写了几十篇稿子寄出去,结果仅是在《邢台日报》上看到一篇几十字的“火柴盒”。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搞报道的“料”。迷茫之时,我被农发行邢台分行推荐,于1999年初参加了《邢台日报》新闻培训班,经过编辑老师们的点拨,我很快悟出了:写新闻,光有热情还不够,关键…  相似文献   

18.
感谢老师新野县施庵乡彭兴才我是1906年初才试着搞点新闻报道的。当时,我对新闻写作一窍不通,全凭着一股于热情,不间断地采写了几十篇稿件,可篇篇如石沉大海。正苦恼时,乡宣传委员王梅莲来到我家,她看了我的一些底稿说:“你对新闻写作的知识还欠缺。”我没好气地说:“你让我去进修吧?在这乡旮旯里你哪能给我找位老师?”王梅莲说:“如果你真有志气搞新闻写作,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位老师。”说着,她掏出了一本《新闻爱好者》杂志。说实话,当时我对这位“老师”还不太热情,谁知当我看了几页  相似文献   

19.
苦难与不朽     
戴厚英“走了”.“走”得那么惨烈.我想说些什么,心里血在涌动.尽管,我只是她的作品的喜爱者.戴厚英生前曾对人说:“我安分守己,十分安分守己.(厉害)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安分守己的权利.”然而可悲的是她连“安分守己”的权利也被残忍地剥夺了.刀砍她的人是她早年在安徽家乡上学时的老师之孙子.她死于她的善良本性上.她受托为老师之孙在沪介绍工作,又先后热情在家接待此人,不想此人恩将仇报,图财害命.  相似文献   

20.
四年前,读高信先生的《品书人语》时,我曾写过一篇“功夫到处文章老”的短文。从那时起,我就欣赏他那热情耕耘的品书人形象:他以淡泊的心境和对生活并非不热心的态度,用自己的笔有意识地做着“洗盏更酌”、匡谬纠偏的工作,为文坛敌旧做着“为已逝者安魂,使健在者慰情”的事。特别在近几年大家都热衷以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