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健 《今日中学生》2006,(19):31-32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馒头、米饭中含有淀粉,但淀粉是没有甜味的.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既有牙齿和舌的作用,又有唾液的作用.牙齿对馒头和米饭的消化仅仅是把馒头或米饭嚼烂和磨碎,而不会让其中的淀粉变化成别的物质.舌的作用也仅仅是起到搅拌的作用,也不会让淀粉变成别的物质.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产生的甜味与我们吃过的麦芽糖的甜味很相似.既然牙齿和舌的作用不能改变淀粉的成分,那么淀粉变成有甜味的物质--糖只能是唾液的消化作用产生的结果.你可做下面实验来探究验证.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7,(8):66-67
<正>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中"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目的是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在馒头变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学生做实验时,一般是利用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设计如下一组实验进行探究:1号试管代表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共同作用,2号试管代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3号试管代表唾液的消化作用,在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显示,很多学生仍对实验中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作用理解不透。为  相似文献   

3.
正1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否淀粉发生了变化?同样情况下,温度不同效果是否相同?唾液也能消化蛋白质吗?唾液量的多少能否影响淀粉的消化?如果直接将等量的干淀粉加入水中代替用淀粉作成的馒头效果如何?若同效,将淀粉制成馒头有何意义?如改变方案一中的实验顺序:先加碘,再加唾液结果如何?  相似文献   

4.
1提出问题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否淀粉发生了变化?同样情况下,温度不同效果是否相同?唾液也能消化蛋白质吗?唾液量的多少能否影响淀粉的消化?如果直接将等量的干淀粉加入水中代替用淀粉作成的馒头效果如何?若同效,将淀粉制成馒头有何意义?如改变方案一中的实验顺序:先加碘,再加唾液结果如何?  相似文献   

5.
1引言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实验材料,比如含淀粉较多的食物:馒头、米饭、土豆、淀粉糊等,让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并实施自己的方案,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大多数选择馒头的同学几乎观察到了同样的的现象:三支试管都变蓝了!也就是说馒头不管是块状还是碎屑,滴的无论是清水还是唾液,遇到碘液都变蓝了,这显然与实验原理不符。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唾液对馒头的消化?  相似文献   

6.
我们人人都吃大米、面粉,而大米、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怎样被人:体吸收为自身的营养物质呢?需要通过实验来给学生解答。首先让学生细细嚼米饭或馒头,问有什么味道?回答有甜味。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淀粉变糖了吗?带着这个问题去做实验。  相似文献   

7.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消化和吸收”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将可能影响馒头变甜的3个因素——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融合在一起进行探究,通过检验淀粉的存在来推测馒头变甜到底与其中的哪一种或几种因素有关。在考虑实验比较综合和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的基础上,尝试对某次实验的教学设计进行如下调整,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我们每餐吃的食物中多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其中米饭或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口腔,咽入胃,经大肠、小肠等消化器官而消化成较简单的能溶于水的物质而被吸收。在这个过程中,食物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这就是化学性消化生成的新物质。那么,当我们吃米饭(或面)时,在口腔中经咀嚼与唾液拌合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性消化,即化学反应呢?试做实验看看。  相似文献   

9.
唾液的作用     
人体的脏器、组织与结构真是奇妙,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唾液也承担着重要的保护和防御功能,唾液的潜在利用价值还在不断地被发掘中.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唾液对人体的多种用途. 助消化 唾液具有消化食物的作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只有溶解于水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然而,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物质一般很难溶于水,必须在消化道内分解为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唾液中的淀粉酶可消化淀粉及糖原,将其分解成可以溶解于水的糖.吃饭时,你细细咀嚼食物,会觉得嘴里有甜味产生,就是这个缘故.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人人都吃大米、面粉,而大米、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怎样被人体吸收为自身的营养物质呢?需要通过实验来给学生解答。   首先让学生细细嚼米饭或馒头,问有什么味道?回答有甜味。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淀粉变糖了吗?带着这个问题去做实验。 1 动手实验之前学生应注意的事项 1.1 淀粉和糖的特性,淀粉遇碘带蓝色,糖没有这个特性。 1.2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温度是在人体的温度下进行,即37?℃。 1.3 加热后的试管必须冷却后再加碘液。  相似文献   

11.
殷晓珊 《生物学教学》2010,35(12):46-46,39
“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教材中的探究实验,通过探索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让学生了解大分子物质在体内是如何变成小分子物质的。教材中是这样进行实验对照的:(1)适量馒头碎屑+2mL清水,37℃保温;(2)适量馒头碎屑+2mL唾液,37℃保温。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实验,在理解生物与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按照教材中实验的用具与方法,耗时过长,教师无法在一节课堂教学时间段内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笔者对本探究实验进行相应的改进,缩短了实验时间,降低操作难度且结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有些爱吃零食,不爱运动,营养过剩的同学喜欢吃汤泡饭,特别是没有对味口的菜肴时更是如此。其实这种习惯很不好。我们吃进肚里的食物,先要在口腔作初加工,这对消化食物有三项作用:第一,坚硬的牙齿就像一部粉碎机,细细咀嚼,可把食物磨碎;第二,唾液腺像洒水机那样不断分泌出唾液,舌头又像搅拌机似的将唾液与食物拌在一起,唾液里的淀粉酶,就可和食物中的淀粉发生化  相似文献   

13.
不要泡饭吃     
徐君 《良师》2003,(24)
有人喜欢用水泡饭吃。这是一种不利于健康的习惯。我们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是一种消化酶。在反复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就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如果用水或汤泡饭吃,牙齿  相似文献   

14.
我们吃进肚里的食物,先要在口腔作初加工,这对食物消化有三项作用,第一,坚硬的牙齿就像一部粉碎机,细细咀嚼,把食物磨碎;第二,唾液像洒水机那  相似文献   

15.
1滑润作用 唾液中含有粘液素,可使口 腔保持滑润柔软。2 冲洗作用 唾液能把食物残渣冲洗掉, 以保持口腔的清洁。3 浸湿作用 在吃干的食品时,唾液能使 它变成糊状,便于咽下。4 稀释作用 当酸.苦等有刺激的东西进 入口腔时,唾液分泌增加,把 它稀释,便于吐出或咽下。5 止血作用 唾液能促进血液凝固,口内、 外伤或拔牙后引起出血时, 唾液可止血。6 抗菌作用 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分泌型免 疫球蛋白A,能把细菌破坏, 可以防止口腔、咽喉和牙龈发炎。7 消化作用 唾液内有大量淀粉酶,能把 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使人体 易于吸收。8 …  相似文献   

16.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有好奇心,依然是他们的天性。在学习“食物的消化”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略做了改变:将课本[实验九]的名称“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改为“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更改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将“观察”改为“探究”,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生实验操作方法。长期  相似文献   

17.
“唾液能消化淀粉”的实验,有一个班全失败了,没加唾液的试管里的淀粉变成了蓝黑色,加了唾液的试管里的淀粉糊也变成了蓝黑色。究其原因,完全是我的随意性造成的。 补做这个实验时,我先作检讨。我说,上节课实验失败,原因有三:书上说是稀薄的淀粉糊,而我给你们准备的是粘稠的淀粉糊;书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口腔保健不是拥有健康牙齿的唯一途径,饮食习惯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牙齿使我们能够享受到多种多样的食物,而健康的牙齿则能让我们无所顾忌地咀嚼较硬的食物、肉类、水果……良好的咀嚼不仅能够加强牙龈的强度、促进唾液分泌,而且由于参与消化过程,对牙齿同样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牙齿的颜色和硬度还取决于人们对牙齿的保健方式和饮食习惯。为了使大家拥有美丽的微笑,下面提出我们的五点建议。一、应该均衡饮食。适量分配一天各餐(为了避免吃零食,一天中最好安排四餐:早餐、午餐、晚餐和点心时间)可使牙齿变得更…  相似文献   

19.
<正>在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生长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变化"是苏教版《生物学》中唯一一个在初中涉及生物、化学的探究性实验。课本直接给出探究的问题:"取一块馒头放到口中咀嚼,……你能尝出一些淡淡的甜味来。"如果教学中照本宣科,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农村孩子有这样的经验,在麦收时抓一把小麦种子放在嘴里咀嚼,渐觉有甜味,最后得到  相似文献   

20.
不停地咀嚼会促进口腔中唾(tuò)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一种叫做"淀粉酶"的消化酶,米饭一进入口中就开始消化、分解,这样富含糖分的米饭就会被胃肠快速吸收,增加饱足感。要是把米饭和蘑菇、海藻等有嚼头的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