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极高的慢性脑疾病,全球约有1%的人口患有癫痫.传统的癫痫性发作检测主要依赖于临床医生对脑电图进行视觉上的检查,并结合临床经验给出诊断.但海量的脑电数据使得这一传统方法不仅十分耗时,而且主观性很强.因此,开展癫痫性发作自动检测的研究以辅助医生完成癫痫性发作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如何从脑电图中提取合适的脑电特征以及如何选取恰当的分类器是完成癫痫性发作自动检测的关键环节,其中如何从脑电图中提取出能够区别发作脑电与未发作脑电特征是首先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总结了三种常见的用于癫痫性发作自动检测的基于非线性相似性的脑电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分析其优缺点,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而导致的一种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癫痫发作对大脑的损害是不可逆的.目前,针对癫痫常用的几种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相关维数,Lyapunov指数,复杂度等.这些方法可有效分析癫痫患者的脑电信号,对治疗癫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时期的幼儿,惊厥和抽搐是造成弱智的最常见的原因。新生儿颅内出血,病毒或细菌感染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等都可以引起惊厥或抽搐,惊厥和抽搐发作时,由于呼吸暂停,脑部缺氧,使得对缺氧高度敏感的脑细胞死亡,久而久之,就造成儿童智力低下。据统计,有10%的癫痫儿童伴有弱  相似文献   

4.
Binswanger病     
Binswanger病(BD)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1894年Otto Binswanger在三篇关于麻痹性痴呆的论文中报告8例特殊类型的脑动脉硬化病例,全部起病于60~70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智能障碍,伴有癫痫或卒中发作,尸检白质广泛萎缩,脑室周围以及颞枕部最为显著,基底节和大脑皮层不受累,笔者认为白质萎缩与动脉硬化有关。1962年Olszewski首次提出皮质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名称。可是当时Binswanger并没  相似文献   

5.
老年低血糖昏迷临床上容易误诊,及时发现和处理,预后良好,如延误诊断及治疗,可有生命危险或遗留不同程度脑损害.现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老年低血糖昏迷的18例患者进行误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小衡 《母婴世界》2014,(11):24-25
癫痫是一时大脑功能紊乱引起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的综合症,也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慢性脑病.发病率大约为0.3%~0.6%。现在人们对癫痫还存在许多错误的理解和混淆,因此,患儿家长了解本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癫痫不是一种特异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由脑细胞群异常的超同步化放电而引起的发作性的、突然的、暂时的脑功能紊乱[1]。癫痫发作是一种发作性临床事件,其特点是突发突止、形式类似、反复发作。儿童癫痫患病率在4‰~8‰,成人癫痫中,起病于15岁以前者  相似文献   

8.
1 新生儿核黄疸 亦称新生儿黄疸脑病。体内过高的胆红素和脑细胞结合,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2新生儿脑膜炎 这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由于细菌及毒素直接侵犯到脑细胞组织,而使其功能受到破坏。 3新生儿产伤引起颅内出血 由于颅内受压而使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部位的脑组织供血不足,常会使脑细胞变性坏死。 4新生儿轻度窒息 即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呼吸或心跳很慢,若抢救及时,恢复较快,对日后的智力不会有影响;若抢救不得力,会使脑缺氧时间过长而损伤脑细胞,日后智力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5新生儿低血糖 旱产儿低血糖者更多…  相似文献   

9.
针对癫痫发作检测方法中数据量庞大导致模型训练时间过长、检测结果与临床医生标记结果存在差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尖峰和连续脑电图(continuous electroencephalography,cEEG)棘波提取的癫痫发作检测算法。此发作检测算法以MATLAB软件为基础开发平台,利用形态学滤波技术对多通道aEEG脑电信号进行尖峰提取,确定癫痫发作所在通道。然后对该通道cEEG进行形态学滤波,并计算每个5 s长脑电片段的棘波率(spike rate,SR),使用阈值法进行癫痫发作检测,如果某个脑电片段的SR大于预设的发作阈值,则说明该片段为癫痫发作片段。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癫痫发作检测在客观质量评价指标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ⅢE疗效.方法:对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并与胞二磷胆碱治疗组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来判定药物疗效.结果:脑蛋白水解物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ⅢE无明显差异,均能在7~10d使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脑蛋白水解物与胞二磷胆碱治疗HIE,两药药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低血糖比高血糖凶险得多 成人血糖低于2.8毫摩/升,称为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高血糖的危害是长期、逐渐发生的,暂时不影响生命,而低血糖的危害是快速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了解低血糖,特别是夜间熟睡时发生的低血糖的危害,并加以识别和预防.  相似文献   

12.
10月16日上午,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在国内首次开展"刺激迷走神经治疗顽固性癫痫 "手术获得成功,一块价值13万元、重约50克的微型电脑被埋藏在患者的锁骨下.据专家介绍,埋在皮下的微电脑根据设计的程序参数进入自动状态,它会适时发出电脉冲信号,抑制异常脑电的发放,从而控制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癫痫发病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癫痫患者(患者组)28例和健康人(对照组)46例的血清弓形虫IgG、IgM抗体及循环抗原(CAg),阳性者为弓形虫感染。结果患者组弓形虫感染率为21.43%,其中1例儿童患者IgG和IgM抗体双阳性;对照组仅检出IgG抗体,感染率为26.09%,两组中CAg均未检出。两组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癫痫的发病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不大,但少数癫痫患者需排除弓形虫脑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PBL教学法已被逐渐运用至中医脑病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中医脑病专业住培)中,有效弥补了以往灌输式教学法的弊端,有利于提升培训学员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从而提升脑病科临床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PBL教学法在中医脑病专业住培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病之一,是由于脑细胞群异常超同步放电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腹型癫痫是一种特殊型的癫痫,常见于儿童。本文报告5例临床上有发作性腹痛、脑电图异常的儿童,并对腹型癫痫做一简单的讨论。1 病历摘要 例1男,8岁。发作性头痛及胸腹痛3年,不伴呕吐,每次历时10~20min,半个月至一个月发作1次,有时连续每日发作。有时愣神或双手做重复动作,嘴动历时几秒钟,发作时呼之  相似文献   

16.
自动癫痫检测通常需长时间监视,是颅内监测的重要手段。现有方法存在较大的误检率,特别是在颅内脑电图中。为了摸清发作检测方法的节律特征,开发了一种基于小波的方法,比较发作脑电与背景脑电的不同,并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头部跌伤是造成婴幼儿颅内血肿的常见原因。当颅腔内产生血肿时,可引起颅内压升高,随之发生脑血液、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移位和脑病形成,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癫痫脑电(EEG)信号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式分解(EEMD)提特征并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脑电信号分类方法。首先利用EEMD将EEG信号分成多个经验模式分量,得到各阶本征模式分量(IMF),然后提取有效特征,最后用LS-SVM对其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癫痫发作间歇期和发作期EEG的提特征后分类识别正确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19.
脱髓鞘脑病的临床与病理(附7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脱髓鞘脑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70例脱髓鞘脑病患者的临床与5例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脱髓鞘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急性或亚急性病程(97.1%),65%为青壮年,表现为弥漫性脑损害,尤以早期的精神障碍(74.1%)和运动障碍(84.2%)突出。影像学改变为全脑白质多处不规则病灶。其病理学特点为:小血管周围脱髓鞘破坏、脱失,并有血管周围的炎性细胞的袖套状浸润。结论:脱髓鞘脑病属于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其诊断依靠临床与影像学检查,脑活检为鉴别诊断提供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类型,发作年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癫痫病程,不同癫痫病灶,临床下痫样放电及癫痫的病因学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复习相关文献.结论:儿童期是神经系统发育趋于成熟的时期,儿童易患癫痫和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症状较成人更为复杂.认知功能障碍能够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对此方面研究显得比癫痫本身更重要,癫痫患儿治疗的目的不能仅限于控制发作,改善认知功能不可忽视,充分认识和科学合理地解决癫痫患儿认知功能障碍,是摆在临床医师面前的很现实课题,对癫痫患儿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