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评是一剂良药,但是否良药都得苦口?批评是老师的苦心,但苦心是否能熬出不苦的药来?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2.
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一剂良药,但是否良药都得苦口?批评是老师的苦心,但苦心是否只能熬出苦口的药来?为此,我们选编了一组关于“批评”的文章,来探讨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有效的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3.
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一剂良药,但是否良药都得苦口?批评是老师的苦心,但苦心是否只能熬出苦口的药来?为此,我们选编了一组关于“批评”的文章,来探讨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有效的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4.
批评是一剂良药,但是否良药都得苦口?批评是老师的苦心,但苦心是否能熬出不苦的药来?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连续听到几则学生家长状告老师的官司,内容大多是老师批评不当,使学生离家出走,或出现精神问题,甚至自杀。教师们听了议论纷纷,有人说做教师的千万不要去批评学生,任其自然吧;有人说现在的学生简直不可思议,就这样经不起批评。中国有句古话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时代已经发展了,这句古话是不是也有修改的必要了。良药是否一定苦口?现代科技发达,药都做成胶囊之类的,那么  相似文献   

6.
批评是老师教育学生常用的手段之一,它好比是苦口的良药,使用恰当能起药到病除的神奇效果,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掌握不好则会伤害学生自尊,使学生自暴自弃,纵然这剂良药包含了老师望生成才的  相似文献   

7.
凯钦自杀,的确是一个悲剧.我也感到很悲痛.学校和教师方面,值得总结的教训很多.比如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当是怎样的关系?学生出了这样那样的毛病,老师强迫学生通知家长的做法是否可取?教师批评学生,哪些语言是应当避免的?等等.但在这件事上,教师和学校是否应当负法律责任,却不是凭感情支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袁华 《教书育人》2002,(3):37-38
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批评、帮助帮助,这无可非议。但我们作老师的,可不可以注重和研究一下批评人的技巧,让批评艺术化,良药不再苦口,让批评对象更易于接受。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也是老师的“下级”。学生不比成年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换言之,他们身心都还很脆弱。对成年人适应的批评方法,对社会人适应的批评方法,对学生未必适宜未必有效。现代社会和这些年特殊的人际环境,以及家庭由于独子而家教歧途,使不少学生的心态与我们那些时代有了太多的不同。我们读书时,老师或打或斥或训,严得象个龇牙咧嘴的天神,但…  相似文献   

9.
批评如同表扬一样,是老师教育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批评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接受。学生接受了,批评才会有效。那么,怎样的批评才能被学生接受呢?读一读山东省栖霞市实验小学学生们对批评的意见、看法,对老师们如何运用批评的手段教育学生,或许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0.
<正>在教育实践中,经常见到一些老师板着面孔训斥学生,学生站在那儿羞愧交加,无地自容,而教师却自以为这是对学生的爱护,把自己尖刻的语言当成苦口的良药、逆耳的忠言,认为这样才能真正触动学生,使学生进步。可学生不仅听不进去,有的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致使批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批评的艺术性问题,古人虽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之说,但我们却认为,既然是良药,却不苦口,而又利于病,既然是  相似文献   

11.
批评犹如一剂良药,虽味苦但却立竿见影、药到病除。批评就像给树修剪枝叶,这样它们才能成为栋梁。作为教师又该如何批评学生呢?  相似文献   

12.
凯钦自杀,的确是一个悲剧。我也感到很悲痛。学校和教师方面,值得总结的教训很多。比如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当是怎样的关系?学生出了这样那样的毛病。老师强迫学生通知家长的做法是否可取?教师批评学生,哪些语言是应当避免的?等等。但在这件事上,教师和学校是否应当负法律责任,却不是凭感情支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凡做学生的都害怕老师批评,也厌烦语气生硬的说教,这种害怕、厌烦就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负担。如果学生做错了,应该受到批评教育,但我们提倡"绿色批评",就像用糖衣包裹良药更容易被人接受一样,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批评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4.
老师批评学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怎样的批评才可以使学生容易接受呢?这是一个并不被重视却又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一般的老师都是直来直去.指着学生的鼻子教育批评,然后做出惩罚.不会利用攻心策略对学生加以思想上的开导和激励。  相似文献   

15.
人都有自尊心,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要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很不容易。教师若用语不当,不仅会引起同学们反感,而且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那么,如何让良药甜口,忠言顺耳,使学生能够在大庭广众面前接受老师的批评?下面举几个较为成功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工作辛苦,特别是碰上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更使人烦恼,尽管想了许多办法,但收效甚微,就是得不到学生的理解,总认为老师与他们过不去,在故意整他们,从而形成逆反心理。诚然,老师批评学生其用意是好的,即使骂学生一顿,也认为是良药苦口。但笔者认为良药并非一...  相似文献   

17.
在德育工作中,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常常要苦口婆心地对他们批评教育。从道理上讲,这对于学生该是一剂剂“利于病”的“良药”,可这“良药”却常常由于“苦口”而让学生难以下咽,其“利于病”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师怎样给学生以“不苦口”的“良药”来提高“疗效” ?   平等,是让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切不可以自己的“善意”为借口,凭自己的意志来“塑造”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老师不是在训他,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在与他交流,用宽容的…  相似文献   

18.
面对此情此景,教师不妨学着去面对. 面对自己.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批评方式是否有效?显然,如果孩子从心里认同老师的教育方式的话,他也不可能会随便写写,当老师去教室质问和训斥的时候,更不可能理直气壮地拒绝重写;如果老师能了解到学生不仅讨厌"检讨"的这种方式,更厌恶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老师的批评,就不会采取这样的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中,老师都不可避免会批评学生。批评可以是一剂良药,可以成为改正错误的契机,批评的方式适当,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弹琵琶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今社会是独生子女的时代,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任性、傲慢的"小皇帝"们为时代造就的,他们心理脆弱,受不得批评,老师稍有言辞触动,就立刻产生逆反对抗心理,甚至对老师报复;他们缺少责任心,很难理解老师的苦心。然而这一事实却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怎样才能使他们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