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直以来,人们多把曹丕对曹植横加迫害的原因归于曹植曾经与曹丕进行过激烈的立嫡之争,这实际是一个"冤假错案"。仔细考察历史记载和曹植的诗文,结合曹植的思想个性,不难发现所谓"立嫡之争"只是曹丕在和曹操的选择及曹植的依附者进行竞争,而曹植本人根本不曾有争夺之意。  相似文献   

2.
欧明 《农村教育》2004,(11):50-50
《洛神赋》是曹植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据说曹植曾经追求甄氏女子,后被曹丕纳入后宫.甄女死后,曹植为了纪念他所思恋的甄后而作此赋,在这篇赋里.曹植把甄后比为洛水的水神宓妃,通过对宓妃美的具体刻画,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审美意识和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3.
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操在立太子事情上极其慎重,为了避免废长立幼引起宫廷政治斗争,最后还是把王位传给了曹丕。曹丕在位期间,曹植受到了排  相似文献   

4.
在入选的高中读本中,曹丕的《燕歌行》和曹植的《白马篇》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作。两首风格迥异的诗歌让人感受到曹丕“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的绵密哀婉,体会到了曹植“捐躯赴困难,誓死忽如归”的建功豪情。尤其是历来流传的“七步成诗”的故事,让人们把同情的砝码投向了曹植,在文学成就上公认他是“才高八斗”的典范。其实,  相似文献   

5.
《洛神赋图》是东晋时期杰出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而创作的著名绘画作品。曹植,字子建,是魏晋时期著名的作家和诗人,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的小儿子。他自幼很有文学天才,作品乐观开朗,富有理想和抱负,曾被曹操所赏识,准备立为太子,这引起了哥哥曹丕的猜忌。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千方百计对曹植加以迫害。悲惨的遭遇使他更清醒地认识了现实。他的作品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骨肉相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痛苦。传说曹植和他哥哥曹丕跟随曹操讨伐袁绍时,得到一美女甄氏,兄弟俩都爱上了她。但由曹操作主把甄氏嫁给曹丕了。曹丕做了魏帝以后,把甄氏立为皇后,但不久就被曹丕的宠妃郭氏害死了。到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植进京朝谒,曹丕故意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已经走过十年。据初步统计,近十年,全国发表曹植辞赋研究的论文约50篇左右。涉及到曹植辞赋的专著1部。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近十年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一是曹植辞赋综合研究,包括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研究。二是曹植辞赋个案研究,包括曹植辞赋分类研究和《洛神赋》研究。三是曹植辞赋的艺术渊源与接受传播。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部因为曹植曾经说过“辞赋小道”而认为曹植对文学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但这种观点与曹植在创作上的成绩相矛盾。事实上,曹植很重视文学的,他十分重视民间文学,学习继承《诗经》、汉代乐府民歌等,正因为如此,他才取得了创作上的巨大成绩。本文拟从曹植的作品中所体现出对民间文学的学习继承,从而说明曹植对文学之重视。  相似文献   

8.
曹植作为“建安之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成就的取得和他对以前文学的接受分不开。从曹植对诗骚继承和创新这一文学接受角度,分析了曹植诗歌在创作中对诗骚的继承和创新。这种继承和创新主要包括:曹植诗骚创作精神的继承;曹植对《诗经》艺术手法的继承和创新;曹植对楚辞艺术手法的继承和创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人们一直认为曹丕重视辞赋而曹植轻视辞赋。其实,曹丕主要重视的是"成一家之言"的论说类文章,而不是不含政教意义的辞赋。曹植曾说"辞赋小道",实为愤激之语。他把辞赋比之于《雅》、《颂》,终生未辍辞赋创作,以及他对辞赋创作的认真态度和对辞赋的大力推广,都可反映出他是重视辞赋而不是轻视辞赋的。曹丕对辞赋经世致用功能的无意识弱化,突破了传统辞赋的藩篱;而曹植对辞赋地位的有意识提高,却深陷传统藩篱之中。  相似文献   

10.
《文选》中萧统把赋列为各类文体之首,足见萧统对赋的重视.曹植一生辞赋创作甚丰,但《文选》仅收其一篇·即《洛神赋》.究其原因,萧统并非看不起曹植辞赋,而可能是在《文选》的编纂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一是他的父亲梁武帝萧衍;而是齐梁时期的时代文风.  相似文献   

11.
煮豆燃萁     
【解释】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魏武帝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植,和曹丕是同母兄弟,很聪明,深得曹操的宠爱。到了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文帝。虽然当了皇帝,可他很怕曹植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12.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曹植的“七步成诗”,历来传为美谈。其实,历史上根本没有曹植“七步成诗”一事,而是后人为誉曹植文采过人所杜撰的。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过程中,不但照抄了前人杜撰的曹植“七步成诗”一事,而且还篡改了原诗。  相似文献   

13.
崔积宝教授所著的《曹植研究》一书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10月正式出版,该书是国内曹植研究的新成果,书中有许多对曹植研究的新解读。《曹植研究》一书包括一篇序言和五篇论文。崔教授在《曹植研究》的序言中总结了研究曹植的历程和取得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4.
从建安十九年到二十一年,是曹植一生的顶峰,也是曹植一生最为快乐的时光,在这个时期,他在政治事业和情爱人生的两个领域,都达到了一生的顶点。但建安二十二年,对于曹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十月被确立为太子,兄弟之间的太子之争,以曹植失败而告终。但与此同时,曹植却焕发出了巨大的写作才华,写作了大量涉及甄氏的诗文作品,主要有《节游赋》、《西北有高楼》,以及后来回忆所作的《妾薄命》等。按照时间次序依次辨析,从而考证出(一)《美女篇》与《陌上桑》:曹植的欢乐;(二)《蝉赋》:曹植的反省;(三)《节游赋》:曹植的节制。即从文本出发,再次论证了曹植一生重要的转折——建安二十二年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曹植墓碑原有两块,分别立于曹魏时期和隋代。盖因违武则天之意,在其执政期间被弃于鱼山南麓的大清河。清朝初年,隋代所立的曹植墓碑重现人世,此即今天所见到的曹植墓碑;而原树曹植墓碑却至今仍不见踪迹。曹植墓碑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学与书法两个方面。就前者来看,曹植墓碑文继《诗经》之后,再创四言辉煌;其重视对仗和音韵之美,对骈体文的发展不无影响;具有从建安文学到隋唐文学的过渡“转型期”文学特质。就后者来说,曹植墓碑文书体篆、隶、楷混杂并用,反映出书体演变的过程;证实隋朝为上承南北书风、下启唐代风范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6.
建安文学是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但后世评论家常常将建安作家放在同一个时空平面上进行论述,如说“陈思为建安之杰,公斡、仲宣为辅”,这就掩盖了建安文学发展演变的真实面貌,实际上,曹植是建安文坛的晚辈,邺下作家大都是曹植学习和师法的对象,特别是王粲,是曹植的老师,对曹植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弄清曹植对王粲的这种师承关系,将大大有助于再现建安文学的演变序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曹植作品引用<诗经>典故的统计、归纳,分析曹植对<古诗十九首>引用<诗经>的继承以及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追踪曹植艺术风格的渊源,探求文学观念的蝉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曹植作品引用《诗经》典故的统计、归纳,分析曹植对《古诗十九首》引用《诗经》的继承以及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追踪曹植艺术风格的溯源,探求文学观念的蝉变。  相似文献   

19.
姚静 《作文》2023,(4):27-28
<正>曹植是建安文学的大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虽然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在诗歌方面的贡献。丁晏评价:“诗自汉魏以来卓然大家,上追骚雅,为古今诗人之冠,陈思王其首也。”这足以见得学者对于曹植诗歌评价之高。本文主要从五言诗、诗风、风骨等方面对曹植诗歌进行鉴赏。一、五言诗五言诗是曹植最为擅长的诗歌领域,可以说曹植成就了五言诗,五言诗也成就了曹植。  相似文献   

20.
在魏晋美人赋中,曹植《洛神赋》是表现企慕情境最为典范的作品,集中体现了曹植对于人生尤其是政治理想的热烈追求和这一切失落后的怨愤。赋中的洛神是曹植一切人生理想的幻影,诗人投入了全部热情去追求她,然而人神之道殊异,他们的爱情必定要面对分离。追求洛神的失败正是曹植人生理想破灭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