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遵义仡佬族习惯法带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特色,深深地烙下了民族的印迹,成为遵义仡佬族人自我识别和民族认同的基本内容,有其自身的特点。社会形态决定着法律的形式和内容,随着遵义仡佬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发生变化,传统的仡佬族习惯法也发生着变异。探析遵义仡佬族习惯法的现实状态和特点,对于更深入认识贵州仡佬族习惯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多元化的仡佬民族社会,仡佬族传统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一道成为约束和限制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和碰撞不可避免.因此,仡佬民族地区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国家制定法与仡佬族传统习惯法的协调契合,这对于推动仡佬民族地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仡佬民族地方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新 《考试周刊》2014,(79):31-32
仡佬族是贵州历史上最悠久的土著民族,从古到今,仡佬族的婚姻都比较自由、淳朴,至今保留许多原始的习俗。仡佬族的婚姻制度文化是其民俗、心理、礼仪、道德的具体体现,寓含仡佬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寄托仡佬人美好的期盼,是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遗留和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分析、访谈和田野调查可知,仡佬毛龙民俗体育文化是仡佬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体育文化形式,是仡佬族充满着生活情趣并带有浓郁泥土气息的文化艺术传统。仡佬毛龙民俗体育文化产生于盛唐时期而盛行于明朝时期,是仡佬先民中广泛流传的一项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从仡佬族毛龙灯舞的外在形式、制作材料和表演内容等综合来看,仡佬毛龙包含了古代先民的龙图腾崇拜、竹子崇拜、宗教崇拜和生殖崇拜等文化内涵.经历了由娱神功能向娱人功能的转变,也是一种集武术、鼓乐与艺术于一身的文化艺术,具有健身娱乐性、观赏性、广泛的参与性以及丰富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族称的衍变与仡佬族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尊严和文化个性,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交流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构成新的文化规范的动态过程。从仡佬族先人濮人到濮僚、夷僚到仡佬的民族称谓变迁中可以看出其文化变迁是在贵州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合成体的过程。因此,探讨仡佬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对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仡佬语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在语言本身、分布及发展趋势上呈现出古老性、复杂性、分散性、濒危性等几个特点。促成仡佬语及其分布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仡佬族历史的悠久与古老,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历史上民族迁徙背景下强势民族的挤压,文化社会大环境下的语言心理和语言态度等。仡佬语作为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及标志,其演变反映了仡佬族自身的社会变迁史。  相似文献   

7.
仡佬语是典型的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针对仡佬语言濒危的状况,不少学者提出了开展仡佬语专题研究、培养仡佬族民族自豪感、尝试进行"语言复兴"工作等保护和抢救措施,但未就其濒危的程度作专题研究。因此,探讨仡佬族语言的濒危状态和程度,研究探寻相应的保护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仡佬族是我国云贵高原中部的一个古老民族。旧称“仡佬苗”,明清时有“木仡佬”、“水仡佬”、“花仡佬”、“红仡佬”、“披袍仡佬”、“剪头仡佬”、“锅圈仡佬”、“打牙仡佬”、“打铁仡佬”等多种称谓。该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西北、西南和北部包括遵义、仁怀等在内的20多个市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马关等县。仡佬族中多数人通用汉语,也有一部分人会讲苗语、彝语或布依语等,有的甚至兼通三四种语言。目前,该族大约只有1/4的人还会说仡佬语。仡佬语属汉藏语系。该族没有文字,普…  相似文献   

9.
“仡佬”这一称呼在麻阳广为流传 ,而且有特定的地域、语言和群体。从历史上看 ,麻阳曾有仡佬族长期居住生活 ,且逐渐与当地汉、苗、土家等民族相融合 ,但依然保存了一些仡佬族固有的风俗习惯并形成了独特的被称为“仡佬腔”的汉方言。  相似文献   

10.
发展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对于提升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情况不容乐观,该地区对幼儿教育普遍不重视,且缺乏发展幼儿教育应有的基本物质条件和师资。为促进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仡佬族民众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其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从政策制定、社会力量支持等方面改善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环境,促进仡佬族幼儿健康成长和仡佬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仡佬族民间舞蹈在仡佬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反映着仡佬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以黔北仡佬族民间舞蹈特征为出发点,探讨其舞蹈内容、舞蹈气质、动律特征等,有助于对黔北仡佬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开发、整理和研究。审视并探讨挖掘整理仡佬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一项非常艰巨但同时非常荣耀的文化工程,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务川仡佬族是贵州遵义最古老的本土民族,是一个“原生形态民族”.近年来,每逢清明节务川仡佬族举办的祭天朝祖公祭活动,作为仡佬族信仰的主要形式及其传统文化的物质承担者,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蕴,对务川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构建平安、和谐务川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古歌《叙根由》乃仡佬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中的一部古朴雄浑的神话史诗,是已知的仡佬族口头文学遗产中规模最大、篇幅最长的古歌。《找草果》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既真实地记录了仡佬先人原始生活的场景,又表达了仡佬族对平等和谐社会的期冀,还颂扬了民族质朴坚韧的民族精神。所以,草果形象被视为仡佬族质朴的族类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14.
渝东南地区的酉水和乌江流域现在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仡佬族,但在古代却是仡佬族生活的根据地与大本营,有很多保存至今的名胜古迹和风俗习惯可以作为证据。挖掘仡佬族文化因素,对于研究仡佬族的文化来源与迁移去向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保护与开发民族旅游文化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仡佬毛龙审美特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仡佬毛龙是贵州省石纤县仡佬族世代相传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仡佬毛龙审美特征主要彰显为表现性与再现性相结合、动态性与情景性相结合、虚与实相结合、人与自然相融合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仡佬族世世代代被人呼作"蛮王仡佬",曾经辉煌灿烂也曾历经苦难,他们的民族文化风情万种,他们的衣食住行独具特色:青衫黑袍直桶裙,爱酒爱茶爱辣酸",干栏""吊脚"古民居,七十二拐山路险。他们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通过增加民族文化元素、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来深化设计的内涵,是平面设计创新的重要渠道。文章对仡佬族民族文化艺术中的图形、符号、色彩、民间工艺等文化元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仡佬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可以成为平面设计创新的重要设计元素和表现手法,同时仡佬族文化艺术可以通过平面设计的创新发展得以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8.
仡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仡佬族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仡佬族文化为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但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仡佬族亦必然地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如何科学地传承和弘扬仡佬族文化是仡佬族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仡佬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主要应采取革故鼎新、文化整合和统筹协调三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邓敏  王艳 《教书育人》2012,(33):26-27
一民族旅游背景下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一)民族旅游的涵义民族旅游是指游客在异域被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所吸引,而前往"异域文化"人群去体验异域风情的一种短暂的旅游经历。强调的是旅游的一种类型,发生在特定区域、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文化范围,旅游目的地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民族文化[1]。民族旅游往往具有民族性、神秘性、乡土性、参与性、原则性的特征。民族旅游的发展往往依托了民族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民族旅游地往往因为其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吸引游客,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边地风月>里使用的务川方言词语,所展示的民情风俗,分析了方言与民俗的相生相随的关系.并揭示随着务川仡佬语的消失,仡佬族的民族文化也踪影难觅,<边地风月>里所描述的民情风俗皆为汉文化范围内的地方民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