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体表面气体吸附等温线的动力学解释林子心,杨贯虹气体在固体表百的吸附机理,是多相催化反应理论研究的基础。而等温条件下气体在固体表面吸附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吸附等温线,反映了不同气体在不同固体表面吸附时的差异与规律,由于吸附等温线只代表实验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固体表面张力系数假设在参考文献[1]中指出:“固体表面同样有张力,由于固体不能自由流动,其形状的变化才很不显著……”.既然固体也具有表面张力,我们不妨象定义液体表面张力系数那样定义固体表面张力系数.定义:固体表面张力系数a_s为表面单位长度所受的张力(或增加单位表面积所增加的表面能)即:f=a_sL (1)或  相似文献   

3.
本提出了固体表面的概念,讨论了影响固体表现能的因素,并将其运用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超疏水表面(对水的接触角超过150°)由于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固体表面的浸润性是材料的基本特性之一,主要由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和微观几何结构共同决定.一般情况下,超疏水表面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制备:在疏水性表面构建粗糙结构或者在粗糙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由于每种材料的表面能是一定的,所以,控制固体表面的粗糙结构显得更为重要.实验表明:固体表面的微米结构、纳米结构,尤其是微米/纳米相结合的结构能更好地提高固体表面的超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吸附作用物质被吸在固体表面的作用叫做吸附作用。凡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的固体物质都具有吸附作用。二、吸附作用产生的原因这是由于固体表面上的粒子所处情况与固体内部的粒子不同造成的。○○○○↑○○○↓○←○→○○←○→○○○○○○↓附图固体中粒子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幔上的混合王勇,胡坚在地球表面数百公里下流动的固体岩石流形成了我们所知的世界,但只是到现在地质学家才开始了解它们。山脉在不断运动而且“固体岩石”并不是固体的;这对现代地质学家来说并不是特别陌生的概念。我们所居住的地壳仅仅是岩石地幔的外表,岩石地幔又...  相似文献   

7.
问答一角     
问答一角问:月相影响地震活动吗?答:华盛顿大学地球和行星学副教授威恩斯说,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他说,“与月相有关的潮汐实际上引起地球表面移动,其移动量用某种仪器可测出。但是,整个地球只有几英寸的变形,还不足以引起地震”。他还说,这种潮汐效应被称为固体地...  相似文献   

8.
金属氧化物表面结构及其反应性林承志1引言金属氧化物常用来做为多相催化反应的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1][2]因此,讨论金属氧化物表面结构及其反应性,对此类催化剂的开发与活性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众所周知,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都与体相不同,处于表面的原子...  相似文献   

9.
近年中考测固体密度试题中出现两种题型①没有天平,让考生设计测出固体质量的方法;②没有提供量筒或量杯,要求考生设计测出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也就是要求考生用非常规法测出固体的质量或体积,最终算出固体的密度。怎样解决上述问题呢?我设计出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沉淀形成的基础上,从晶核的形成、晶核的成长、固体表面作用、界面层(润湿)作用及化学反应速度等方面分析了摩擦产生沉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谱技术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40Ar 17离子入射金属Au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分析结果表明,特征X射线发射,与离子最初的电子组态有关,Ar的Kα-X射线是离子在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固体表面之下形成的空心原子发射的。  相似文献   

12.
纳米材料是由无数超微粒子组成的聚合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纳米微粒,指晶粒尺度为1~15纳米的超微粒子;二是纳米固体,是由大量超微粒子在保持新鲜表面的情况下,经过加压成型而获得的固体材料;三是纳米薄膜,是直接依靠成模机制,由在固体表面形成  相似文献   

13.
某些物质的吸附作用溧阳市戴埠中学(213331)潘建康吸附是指物质(主要是固体物质)表面吸住周围液体或气体中的分子或离子的现象。在多相体系中,相与相之间存在着界面,由于界面上的粒子与团体内部的粒子所处的情况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内部的位予各个方面的吸...  相似文献   

14.
谢光明同学:你在1996年第一期中提出的其它植物的叶沾水而荷叶却不沾水的问题属于物理学上的浸润和不浸润现象。要想搞清楚植物叶片沾水与否,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浸润与不浸润现象。固体和液体接触时,它们的接触面积趋于扩大且相互附着的现象叫浸润现象,反之叫不浸润现象。如水能浸润洁净的玻璃却不能浸润石蜡。可见液体能不能浸润固体决定于它们的性质,你可以做几个小实验逐步解开这个谜。实验1:荷叶表面是否有特殊物质把一张荷叶剪成碎片放在烧怀中加热煮沸5~10分钟,然后冷却,未发现水面上浮有什么不沾水的特殊物质,如油脂、蜡质…  相似文献   

15.
一、掌握要求了解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二、知识要点与典型例题混合物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以得到几种纯净的物质。物质的提纯是把不纯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都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性质进行的,因此,可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1.过滤法用于分离或提纯固体和液体或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的方法。如粗盐的提纯。2.结晶法用于分离或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方法。l)蒸发溶剂法用于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啊变化不…  相似文献   

16.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通过置换反应概念以及一些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比如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以及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教师在演示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实验时,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应该看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的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后发现铜丝表面立刻出现黑色固体物质,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生成银白色固体物质,如图1所示.且经过很长时间才从黑色固体物质上长出银白色的固体(银),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中学物理还是中专物理教材中,摩擦力都是基本内容。但对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均未深究,本文就此作一简单介绍。 1 摩擦理论 目前关于摩擦力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凹凸啮合说 阿蒙 库仑认为.由于固体表面的凹凸不平,当  相似文献   

18.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一位德国化学家,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固体表面化学与中学化学联系紧密,命题选材广泛.  相似文献   

19.
一、固体和液体压强(一)固体产生的压力或压强思路与方法:由于压力是垂直作用于受力物体表面的力;固体有压强是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的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所以,解答此类问题时,通常要需要先根据题意找出题设条件直接给出的压力或根据题意计算出压力,分析找出物体的受力面积,然后利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溶质在固体表面吸附的单分子层厚度。提出了用溶质和溶剂的单分子层吸附量计算吸附层厚度的方法,用该法处理了几个吸附体系。发现单分子层吸附(平均)厚度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摩尔体积及它们吸附和解吸时的计量关系(Stoichiometric Displac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