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教学案例:《蜗牛》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2课,也是我刚接触新的《科学》教材上的第一堂教学研讨课。 (一)提出问题 师:课前布置大家去捉几只蜗牛来,都准备好了吗? 生:捉到了。(齐答) 师:很好!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蜗牛。(板书:蜗牛)  相似文献   

2.
曾云 《江西教育》2012,(35):40-41
【教学片段】……师:这节课几件事?生:四件事。师:第一件——生:作者。师:知道吗?生:知道。师:谁?生:冯友兰。师:他是哪儿的人?生:河南唐河人师:他的身份,是干什么的?生:哲学家。师:我们知道这些也就够了,在家里家长问你:魏老师讲了什么呀?讲的哪课书?生:《人生的境界》。师:这篇课文谁写的?生:冯友兰。师:噢,冯友兰是干什么的呀?生:哲学家。师:他是哪儿的人呀?生:河南唐河。师:都会了,有没有不会的?生:没有。师:我看他低头了,会吗?生:会。  相似文献   

3.
曾云 《江西教育》2012,(12):40-41
<正>【教学片段】……师:这节课几件事?生:四件事。师:第一件——生:作者。师:知道吗?生:知道。师:谁?生:冯友兰。师:他是哪儿的人?生:河南唐河人师:他的身份,是干什么的?生:哲学家。师:我们知道这些也就够了,在家里家长问你:魏老师讲了什么呀?讲的哪课书?生:《人生的境界》。师:这篇课文谁写的?生:冯友兰。师:噢,冯友兰是干什么的呀?生:哲学家。师:他是哪儿的人呀?生:河南唐河。师:都会了,有没有不会的?生:没有。师:我看他低头了,会吗?生:会。  相似文献   

4.
[教学流程]一)激发爱意师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谜语 ,猜一猜 :什么虫虫会织网?什么虫虫会造蜜糖?什么虫虫会耕地?什么虫虫会发亮光?生 :小蜘蛛会织网 ,小蜜蜂会造蜜糖 ,小蚯蚓会耕地 ,萤火虫会发光。师 :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可爱有趣的动物 ,老师带你们去动物王国里瞧一瞧吧!(播放录像 :《动物世界》)师 :看到这么多动物 ,你们想说些什么?生1 :动物们 ,你们太可爱了 ,我真喜欢你们!生2 :我最喜欢孔雀 ,它真漂亮。生3 :我真想和这些动物交朋友 ,它们太神奇了!师 :好 ,这节课我们就来与动物交朋友。(出示课题)(二)表达爱意1 讨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相似文献   

5.
师:同学们好!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相信同学们上课的表现,一定会让老师更加高兴的,你们说是吗?为了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大家。(出示课件,播放音乐《老鼠爱大米》)师:怎么样,喜欢吗?生:喜欢。师: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后,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问题)生1: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2:我想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多,要想知道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还要掌握它的研究方法。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新课:(课件,观看图像资料)师:这是农民以前种地的情景。现在用拖拉机耕地,联合收割机直接就把粮食运回家。你们看,现在农业发生了多大变化呀!今天,咱们一起学习第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完后,全体读)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师:看到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生:我想知道农业的变化到底有多大?师:要想弄懂这些问题,咱们得好好读课文。师:我很喜欢这篇课文,老师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老师读完了,你们现在想做点什么?生:老师我给您提个意见,我觉得您读得太快了。师:谢谢你,我一定接受你的…  相似文献   

7.
课堂回放《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一、预习导学师:同学们好!非常高兴,今天和我们八年级13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苏州园林》,尤其是今天还有来自全国的老师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客人的到来。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叶圣陶和苏州园林渊源的故事。(略)二、整体感知师: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是说明白的艺术。"请同学们结合课前的预习思考:课文总的说明白了什么?能否分别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来表述一下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生:艺术画。师:一个字呢?生:画。师:还有谁说说?最好用文中的词语。生:图画美。师:三个字,还有没有?  相似文献   

8.
师:这节课我想送给大家一件礼物. 生(兴奋地):什么呀? 师(从背后拿出一朵玫瑰花,置于胸前):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此花的感受,谁说得最好,这花就送给谁.  相似文献   

9.
课例一 《征服世界第一高峰》教学片断(苏教版第六册第4课) 师:要想读出感情来,就必须理解包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眼里噙着泪花”的“噙”是什么意思? 生:“噙”是眼里含着泪花。 师:为什么噙着泪花,大家什么心情? 生:大家被刘连满的精神所感动。 生:大家心疼刘连满。  相似文献   

10.
这是《蜗牛的奖杯》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看到蜗牛背着重重的硬壳在地上慢慢地爬行,你想说些什么?生:小蜗牛,瞧瞧你,再也飞不起来了吧?这就是你骄傲的后果!生:蜗牛啊,你的翅膀退化了,再也飞不起来了,你永远也夺不了冠军了,真是活该!  相似文献   

11.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请你们再读一遍,结合你对课题的理解,试着带感情来读。(生再读) 师:谁能说说你是带着什么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仇恨的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惋惜的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痛惜的感情来读的。  相似文献   

12.
《平移和旋转》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以下是徐斌老师执教该课的教学片断实录与自己的感悟,与各位同仁分享。犤片断一犦师:(出示“苏州乐园”的图片)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想看吗?生:想。师: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  相似文献   

13.
师:这节课我想送给大家一件礼物。生(兴奋地):什么呀?师(从背后拿出一朵玫瑰花,置于胸前):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此花的感受,谁说得最好,这花就送给谁。生(调皮地):鲜花配佳人。(全班嬉笑)师(微笑):贫嘴!生:好一朵玫瑰花!生:一朵花在向我微笑。生:聆听花开的声音。生:每一朵花都有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师:同学们,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物体,请大家看看这些是什么物体?(电脑出示长方体砖块、正方体木块、国旗、篱笆、电脑显示器和楼梯的扶手等)它们表面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电脑抽出每种物体的某个面的形状,让学生逐一说出它们的形状后揭示课题)。师:看到这些图形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想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生2:我想知道这三种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生3:我想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的特点?……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极有价值。相信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同学们就可以解决多数的问题。老师也想…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如何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主动开发者,如何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链接相关内容,使阅读教学为学生打开学习的另一扇窗,让学生看到人类历史长河中若隐若现的文化之星。本文试从两次链接的对比,探讨这一问题。案例一教学《赠汪伦》师:已经是第四节课了,大家一定很累了,想不想轻松一下?生:想。师: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注意听,看你能听出什么?(教师放录音《送别》)师:你听出什么了?有什么感受?生:我听出了高兴。生:我听出了愉快。生:我听后有兴奋的感觉。师:你们没有听出有依依惜别之情,恋恋不舍之感吗?生:没有。师:…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桂花雨》师:同学们有没有"缠"过别人?生:缠过。师:一般什么时候?生:一般想跟爸爸妈妈要玩具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我先后两次教《雨点》一课,同样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因调整了教学策略,前后教学效果迥然不同,教学片断如下片断一师: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干什么?生:睡觉(生齐答,师板书)。师:池塘是平静的,一点波纹也没有,所以读“睡觉一词应轻些还是重些?生:轻些(齐答)。师:谁来试着读第一句?(生练读)雨点又落进哪里呢?生:雨点落进小溪里。师:雨点在小溪里干什么呀?生:散步(生齐答,师板书)。师:我们散步时是悠闲自得的,轻松舒适的,所以“散步”一词应读得轻缓一点,谁来试着读第二句?(学生练读第二句)片断二师:(全身贴满了五彩的小雨点)雨点姐姐带你们(点…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0~71页。【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渗透方法师:同学们好!初次见面老师给你们带了点儿礼物。(分发糖果、杯子学具)《鸡兔同笼》你们学过吗?生:学过。师:那我来考考你们,《鸡兔同笼》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唐成花 《教师》2014,(10):113-113
正[案例一]《蜗牛的奖杯》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教师由猜有关蜗牛的谜语导入新课,在出示蜗牛图片,板书"蜗牛"两字后捧出一个纸做的奖杯。师:教师手里有什么?生:奖杯。师:请你用一句话完整地说出来。生:老师手里有一个奖杯。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奖杯?生:这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奖杯。生:这是一个精美的奖杯。师:什么样的人才能获得奖杯呢?生:本领大的人才能获得奖杯。  相似文献   

20.
一、引导学生感悟要把握“轻重”这是《景阳冈》的一个教学片段:1.引入激趣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景阳冈》这一课,你们觉得用怎样的方式学好呢?生:这篇课文很有趣,演课本剧,演课本剧……(学生们在下面喊)师:那好,就演课本剧。师:要想表演成功,必须先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先读课文,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