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梁淼隆 《文教资料》2011,(23):132-134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初最早提出的。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先行者,其民族主义思想内容丰富,见解深刻。通过对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进行探讨,熟悉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对其思想进行客观的评价,无疑对我们了解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德育思想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德育理念,是理论和时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于指争当代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在分析梁启超德育思想渊源的基础上,解读梁启超德育思想内容。具体而言,梁启超德育思想关注伟大人格培养、重精神、贵德育和合群思想培育。当代德育工作可以借鉴梁启超的"养成伟大人格"思想,提升道德素养;借鉴"重精神、贵德育"思想,加强道德建设;借鉴"合群思想",培育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文化思想是梁启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本文意欲通过对梁启超文化思想的演变及其线索、梁启超文化思想的评价以及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以促进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是近代思想史上一位重要学者 ,然而学术界对他的词学思想研究甚微。本文深入探讨了梁启超词学思想的丰富内蕴及其在词学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的国民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它是在救亡图存的历史条件下生发成长的,是深入思考中国未来出路的思想结晶,是寻求摆脱封建专制文化束缚、追求近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反映,是封建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演进的体现。它不但是近代社会也是当代社会思想观念变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心力观是梁启超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从梁启超改良思想“开民智”、“求自由”、塑造新民、君权变法等重要观念中都能看到心力观的影响。心学影响下的心力观易于和改良思想结合有其内在原因,而由于心力观本身的局限也影响了梁启超更完善的改良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阶段性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梁启超民族思想复杂多变,它随着历史的发展、个人认识的深入,经历了一个高低起伏的衍变过程,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色。然而不管如何,辛亥革命前梁启超民族思想的主要倾向始终是积极的、进步的,具有鲜明的爱国色彩。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传播与接受存在范围有限、效果不佳等问题。原因有三:一是以“辩证”的名义把梁启超后期教育思想故意遮蔽;二是以“专业主义”名义将梁启超教育思想进行“肢解”;三是梁启超教育思想的超功利性与当代教育的功利性存在冲突。若要解决梁启超教育思想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做到:一是准确理解、科学评价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二是消除梁启超教育思想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几对紧张关系,三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的国家观是在20世纪初中国面临救亡图存的危险局势下形成的。梁启超认为,国家应具有独立的意志,它凌驾于社会各阶级和个人之上。梁启超的国家观是其政治思想的分水岭,他的宪法、议会、自治等宪政制度设想在此前和此后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梁启超通过对德国政治学家伯伦知理的介绍,接受了近代欧洲的国家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新民思想也受到国家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我们可以从新民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立论依据和主要内容看到这种影响。国家主义思想对于梁启超思想的影响固然是他政治上倒退的重要思想根源,但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产生的新民思想却对中国近代文化启蒙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亚当·斯密的节约思想丰富而深刻,主要包括分工能节约时间、节俭能增加资本等主要内容.亚当·期密提出的节约思想,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同时又存在着一些矛盾的地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学习研究该思想,有助于我们形成一个良好的"节约"观.  相似文献   

12.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一面旗帜。在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市场主体建设、理论研究开展和政府行为实施等方面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思想的认识,侧重于批判其错误的一面,而缺乏全面地把握其中所包含的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本文阐述了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渊源、思想基础和基本含义,修正了人们对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的一些错误认识。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中所包含的科学内容,对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亚当·斯密在二百多年前所写的《国富论》立论宏大,曾起过伟大的历史作用,时至今日,它是否还有现实意义?作者经过认真研读并联系现实社会主义所经历的曲折,认为斯密的《国富论》尽管存在不少矛盾和错误观点,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市场机制是商品经济阶段最有效的运行机制———生产力水平和人的本质是经济机制选择的基本依据———公民权利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制度前提。斯密的深邃思想犹如市场经济大洋深处的灯塔,将照耀我们前进的航向。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是经济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产生"亚当·斯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斯密本人对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把握存在着矛盾。准确揭示斯密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真实看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亚当·斯密问题"和经济(学)与伦理(学)关系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阐述它们之间的异同,说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仅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更是对其的超越.重点论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以民为本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7.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更是一个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来阐释经济范畴与原理的范例。它是斯密关于历史进化过程的更广泛的观点应用到一个特定的社会,反映了一个关于人类和宇宙更基本的前提在历史上的表现。其中斯密的阶级分析法、历史阶段理论、殖民地理论等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问题"的澄明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当·斯密问题"之所以引起学术界长达百年的兴趣与论争,实则在于其自身所蕴涵的现实世界中人们利益需要与道德需要的分离与偏颇,而斯密问题能否被真正解决,对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以及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如何安身立命都具有根本的意义。文章在对"亚当·斯密问题"进行澄明与解读之后提出,中国所追求的市场经济应该是斯密所理想的在道德基础之上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的好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墨子和亚当·斯密利益伦理思想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和亚当·斯密分别是中西方倡导利益伦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两者的利益思想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自己的显著特色。本文主要是分析二人的利益伦理思想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源远流长,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华夏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从儒教与道教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儒、道两家对音乐美学思想影响的异同入手,探讨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