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平县旅游形象定位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体系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功能。作者基于目的地形象定位的基础理论,以罗平县旅游形象定位为例.阐述了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性工作、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2.
旅游形象是吸引游客和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了郑州市旅游资源现状和特点,阐述了建立郑州市旅游形象定位的迫切性,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形象定位的地方特征,最后设计定位了郑州市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3.
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纪念品包装的品牌定位能够高度反映景点的整体形象、旅游品味和旅游档次.旅游纪念品产品定位要突出商品形象,真实清晰地再现商品的形态与品质,给消费者以可信感.旅游纪念品消费者定位直接影响到游客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合肥利用环巢湖丰富的旅游资源树立了"览百里巢湖,游千年合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形象定位。百度旅游、搜狗旅游、马蜂窝、travelpod四大旅游传播网站的相关网络游记内容,从文化、宜居和生态、现代化都市、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等维度直观反映了合肥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要真正打造合肥"大湖名城"的城市名片,就要积极创新旅游开发思路,做好"水文化"文章;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形成国际化发展态势;提高旅游地和谐度,创建文明旅游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游客感知的开平碉楼旅游目的地形彖重要性和表现绩效进行调查,运用IPA定位模型将开平碉楼旅游目的地形象划分为四个发展目标各异的象限,识别出开平碉楼在提高旅游目的地形象管理的轻重缓急项。针对开平碉楼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研究成果可为开平碉楼旅游目的地形象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形象是旅游地的生命,也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工具。良好形象的设计和推广,是旅游目的地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旅游地的巨大财富和无形资产。文章以梧州的旅游发展现状、游客的感知形象调查情况为基础,对梧州的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系统的建设和旅游形象推广力度、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探讨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旅游市场进入到形象竞争时代.旅游形象的定位与推广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经济效益和市场范围的扩张,它是激发游客出游的关键驱动因子,是城市的旅游品牌.本文以济南城市旅游形象为研究对象,并对济南市旅游形象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为济南设计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并加以推广,以推动济南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游客的视角,对宜昌市历年的旅游形象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宜昌市旅游形象的演变经历了从新兴古城一水电旅游名城一高峡平湖生态城三个各具特点的阶段。利用自行设计的宜昌旅游形象问卷进行了调查,并访谈了部分国际游客,从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两个角度对宜昌市的旅游形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襄樊北街旅游特色街区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特色街区既是城市区域组成部分,又是吸引游客的旅游吸引物,是游客感知当地人文风情,增强旅游体验之地.文章从襄樊北街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现有形象定位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提升襄樊北街更具竞争力的旅游形象对策:做大做强襄樊北街的文化品牌特色,提升其文化与生态旅游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合川的旅游营销问题主要有旅游营销水平低、产品开发重规划创意轻开发实践、旅游市场粗放定位不准、旅游目的地形象不准难吸引游客、促销力度有限等问题,结合重庆市合川区旅游营销实践,应采取开展旅游细分市场的调查研究、更改重庆市合川区行政区域名称、准确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加大旅游促销和实施旅游产品组合等策略,提高重庆市合川区旅游营销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来大连旅游的韩国和日本游客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两国游客对大连旅游形象的不同认知,研究结论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游客需要,并对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彭江虹 《华章》2007,(11):1-2
旅游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湘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旅游资源的配套条件相对落后,旅游产品的结构存在不合理,旅游产品开发的层次低,形象塑造的深度不够,导致旅游的竞争力欠理想.本文认为对湘西旅游资源的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对潜在的游客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有助于提升湘西旅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机理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地形象是影响游客目的地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子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讨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旅游形象是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测量游客对湖南第一师范旅游景区形象感知的评价,了解游客感知旅游景区形象的实际情况,为景区营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感受,并运用数据挖掘手段,得到游客感知目的地形象属性与特征,已成为旅游形象研究的重要途径。以武当山为例,采集官方网站及微博和游客游记作为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尝试对道教名山的旅游投射形象与旅游者感知形象进行分析,提取两个样本的高频特征词,了解投射形象与旅游者感知形象的内容和主题,分析两种形象的差异所在,为武当山旅游形象完善与提升提供依据,完善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的旅游形象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与评价,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整理与加工,可以得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感知形象.将黄山风景区大量收集的游客的网络点评作为样本,使用软件ROST ContentMining提取黄山风景区的形象感知高频特征词,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探索游客对黄山风景区的形象感知,并针对游客反映的不足之处做出合理的建议.同时分析黄山风景区旅游者构成,充分挖掘更多潜在旅游者.  相似文献   

17.
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旅游定位是制约旅游开发的重要主观导向。针对辽西地区乡村旅游实际,提出资源评价的多体系评价方法;并从形象定位与市场定位两方面,对辽西乡村旅游的定位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关东风情”的形象定位和动态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18.
游客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各种旅游信息,网络文本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重要数据来源。选取游客对琅琊山风景区游记、评论等网络文本数据,根据扎根理论基本思想和方法对琅琊山旅游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游客对琅琊山旅游形象感知中积极感知居于主要地位,消极感知居于次要地位;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形象的积极感知包括取票便捷、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满意程度、休闲放松、交通便利、天然氧吧、居民质朴等八大部分;存在六个方面的消极感知,具体排序为:旅游价格>旅游设施>旅游景观>旅游安全>旅游体验>人员服务。  相似文献   

19.
峨眉山国内游客结构及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峨眉山旅游风景区游客结构及其行为特征的分析表明:其游客主体为国内大中城市居民,其受教育程度以大专以上占绝对优势;游客年轻化的趋势明显且以中高收入为主,旅游活动是以基本层次的旅游观光居优;该旅游风景区的自然风光使大多数游客的美感体验得到满足,游客感应最深的是森林植被、清新空气、山地气候及宗教化等,相对较差的是物古迹和观赏动物;此外,近三成的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不满意。针对上述结果,就峨眉山旅游风景区开拓游客流市场、促销定位、促使可持续旅游业发展提出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旅游地形象是吸引游客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本从旅游角度对临汾地区的旅游地形象策划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