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洪英 《中学生电脑》2011,(11):19-19,21
爱是教育的基础,成长的源泉。纯洁无瑕的孩子,他们有一颗比大人更敏感、更脆弱的心,我们要善于接近、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接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作为班主任,要真心去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爱能消除隔阂,尊重和理解能进出火花。  相似文献   

2.
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才能教育好孩子。教育根植于爱,尤其是对待智障学生,更要倾注大量的爱。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待智障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大到生病住院,小到嘘寒问暖,老师都要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用慈母般的爱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智障学生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班级,就是学生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的领地,也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根据地。在这个根据地中,学生们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形成健全的人格。班主任要给他们健全而完善的思想教育,要为他们建立一个最科学、最温暖的根据地。关键何在呢?那就是身为班主任的爱的力量。这种爱应该是最广博的爱。在"广博"的爱的指引下,班主任要做到:用开放的爱包容学生;用睿智的爱点播学生;用细腻的爱了解学生;用欣赏的爱看待学生。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生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爱学生、熟悉学生,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对"后进生"更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是可以转变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每个教师都必须有强烈的转化后进生的意识。用真挚的爱感化后进生。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爱学生,既要爱优秀生,更要爱后进生。爱后进生,要给他们温暖,给他们鼓励,克服其心理压力,清除其掉队的失落感,让他们赶上来。我班有位男生,面黄肌瘦,头发如鸡窝,身上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同桌,更不愿意跟他在一起玩。我通过家访了解到:他因患先天性…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发育时期,他们更善于关注和模仿班主任的言行,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利用自己的言行实现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比一般孩子更需要理解与关心、支持和帮助。教师用爱的方式去激活后进生,用爱的情感去呼唤他们,用爱的力量去转变他们,老师需要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一、用爱心了解后进生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人为本",用爱心了解学生。尤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尤其是班主任给学生的爱,应该比母爱更细腻、更纯洁,比父爱更广博、更高尚。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为他们的退步而急躁,为他们的违纪而失态。但在班主任老师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我,要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教师要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爱学生体现为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  相似文献   

10.
正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建立在信任、尊重和公平的基础上,要能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关心他们的成长,对不同的学生也应该用不同的爱。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一、爱,需要智慧小A是一个调皮可爱的男孩,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相似文献   

11.
正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爱学生。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和充满希望的爱,就不会是一个好老师。教师要以真诚的爱去感化学生,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尤其是后进生,听到的大多是批评、责备、嘲笑。因此,他们常常主观的认为教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故而产生自卑心理,这就更需要教师用真诚的爱去感化他们,多给他们一点阳光雨露,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情感,这里主要是指班主任关爱学生的情感。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爱学生的情感是教育“要求”、“内化”的催化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尊严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如果班主任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对学生有真正的爱,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家要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所谓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就是不但要…  相似文献   

13.
爱的滋润     
作为教师不仅要爱教育事业,更要爱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尤其是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不仅要有爱的思想、爱的情感,还要有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说过:“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不仅要无私地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更要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学生一个信念,激励和帮扶他们。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种责任、一种浪漫、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依恋。教育教学中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更要理智地爱,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要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相似文献   

16.
爱没有错,善亦没有错,爱能生爱,善能引善。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特殊的世界,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和心理,作为老师要做到热爱关心学生,既要爱优秀的学生,也要爱后进的学生,更不能遗忘中等的学生。我们老师只要用心去呵护学生,他们就能挺胸抬头,生动活泼,身心愉悦,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龚程颖 《时代教育》2009,(9):183-183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只有爱学生的人才会真正教育学生,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用爱心、耐心、信心--这把能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他们更健康,更聪明,更快乐.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而学生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相似文献   

18.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儿童对于教师给予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所以,学生在被关爱的同时,也会爱他们的学校,爱他们的老师,爱他们的集体。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先后之别,所以,班主任教师要以成长的眼光、发展的理念来看待学生和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仅要培养高学历的人才,更要培养很多的普通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索有福 《青海教育》2014,(11):14-14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将爱心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的责任体现在对学生的真情和爱心的感化。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平等地爱所有学生,要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班里的学生情况都不一样,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在生活上多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多和他们交流,使他们安心在校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面对困难生,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绝对不能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是否做好转化困难生的工作,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推进素质教育,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将造成深远的影响。那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促进困难生的转化呢?一、多关爱困难生,尊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明确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不仅要关注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要随时关爱困难生。困难生大多有着一颗敏感自卑的心灵,总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比一般学生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持,他们敏感的心灵更需要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