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登临西安明城墙,你会发现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或称为敌台、墩台、墙台)。平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它的一般宽度为12~20米,凸出墙体外表面8~12米,间距为20~250米(一般为70米)。  相似文献   

2.
深圳的另类变形记 原意为仓库或厂房的“LOFT”,开敞高大的空间,上下两层结构,颇具流动性、透明性、开放性及艺术性。人们印象中深刻而直接的“典范”是纽约曾经的SOHO。  相似文献   

3.
人们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穿过林间小径,整天不断地涌向这块林间空地。众多的道路在此汇集,巫师们的那棵高大橡树也耸立在这里。布立吞氏放部落的人们来到这个规模庞大的夏季集市,用自产的盐、锡或羊毛换  相似文献   

4.
在鹤庆县西邑镇的北衙村南隅,有一片奇石林立的石坡,人称北衙小石林. 这片占地上百亩的小石林,远看并不高大雄伟,但进入其中却遮云蔽日,巍巍林立.更让人奇异的是这些石头长得突兀怪异,颇似大象、骏马、雄鹰、乌龟、青蛙等等,大有说什么就像什么的感觉.这些怪石或拔地而起,或相依而立,千姿百态,奇妙无比.深入小石林中,奇石迷离怪异,层层叠叠,竟一时让人难以辨认其出入之道,当地群众把它说成是诸葛亮摆下的"八卦阵",倒真有点迷人.  相似文献   

5.
西盟佤族的猎头习俗与头颅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盟佤族的猎头习俗是名闻遐迩的,广泛流行於云南南部的一句俗谚说:“与傣族交友手空回,以佤族为伴脖子痒。”——意即傣人工於算计,西盟佤人有猎头之好。长期以来,其他民族对此深以为惧,致有许多关於猎头的恐怖故事在民间流传。例如雍正《云南通志》卷四十四说:  相似文献   

6.
<正>学过语言学的人可能曾接触过一个概念“孟—高棉语族”。这是南亚语系四个语族中包含语种最多、使用人数最多、地域覆盖最广的语族,分布于从印度东北部到柬埔寨和越南等东南亚许多地区,其主要语言有越南语、高棉语、孟语、佤语、布朗语、德昂语(原称崩龙语)等。对于其中的“高棉”一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知道这是对柬埔寨或其主体民族的古称,然而“孟”(英文为“Mon”)所指何意可能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晓。  相似文献   

7.
当蜿蜒曲折的弥苴河在两岸高大的合欢树的荫庇下,穿过稻黄澄澄的右所坝子,直奔洱海而去时,秋意也在洱源这块高原的圣地,慢慢地弥散开来.渐渐地,秋味就汇聚到河的两岸,像一瓶老酒,馥郁浓烈,让人沉醉.  相似文献   

8.
赵文心 《世界文化》2012,(11):17-21
蓝盔,天蓝色钢盔或天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成员的独特标志。这支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建立的跨国界的特种部队,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自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以来,透过各种媒体的报道,人们时常会在战乱地域看见"蓝盔们"英武的身影,他们高大挺拔,神情坚毅,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制止违法犯罪,为灾难深重的平民提供无  相似文献   

9.
张笑峰 《寻根》2011,(6):90-95
西夏于1038年立国,都兴庆府(今银川)。其国号为“大夏”,自称“大白高国”或“自高大夏国”,是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等多民族的政权。西夏曾先后与宋、辽、金成鼎立之势。《宋史》称其为“夏国”,《辽史》《金史》称其为“西夏”。  相似文献   

10.
正漾濞,成为我儿时的一种向往。在梦里,无数次奔跑在核桃树下,那一棵棵粗壮的核桃树,既陌生又熟悉。凝望着一颗核桃,时光的足迹甚为清晰,而每一条足迹里都记载着或悲或喜,或回味或深思的往事。我家在鹤庆,同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管辖,但两地相隔有点远。对于生长在大山之中的我而言,小时候要到县城赶一次街都盼得把脖子拉得老长老长,更别说走出县外了。但从小"漾濞"这个名字就扎根在我的心里。这次,我的脚步暂且逃离了各种琐事的纠缠,来到位于点苍山之西的彝乡漾濞。还未站稳脚跟,我的  相似文献   

11.
爸爸的回信     
正不知多少人有这种感觉,有时候很难在自己的爸爸面前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或许是因为爸爸一直扮演着保护者或付出者的角色,这让他们看起来高大威严、坚不可摧。我和爸爸正是如此。我从来都不敢接近他,不知道怎样和他进行交流。他呈现在我面前的永远是正襟危坐的样子。在饭桌上或去公园散步的时候,也从未听他讲起过自己的往事。他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仿佛拒我于千里之外。所以,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17,(6)
<正>乡约制度是明代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特别是王阳明及其弟子的倡导与实践,有力地促进了乡约制度的普及,王阳明的《南赣乡约》遂成为各地推行乡约的蓝本,具有典范的意义。《南赣乡约》的具体内容由"乡约的组织、具体的问题条款以及约会的仪式"三部分组成。当前学界对"乡约的组织建设、乡约的具体问题条款"有较为深入的考察,对乡约实施的仪式活动则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通过考察《南赣乡约》中的仪式,主要探讨约会仪式对乡  相似文献   

13.
云南西盟、沧源地区的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古老而又富有特色的舞蹈艺术。佤族的木鼓声音铿锵有力,舞蹈节奏欢快,反映出佤族人民剽悍的气质和粗犷朴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秦代,乡仅参与并协助县廷开展司法活动,无受理权;但其从事的调查取证已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西汉初年,国家对乡相关权限的规定与秦接近,但乡在特别情况下可受理诉讼已被纳入法律规定.西汉中期以后,乡在地方民事诉讼中的作用有所突出.居延汉简<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寇恩事>显示,东汉初县廷接受的诉讼有时会直接交由下辖乡来处理,受委托的乡可能具有-定的案件审判权.  相似文献   

15.
记得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听过不少有关阿拉伯人的故事一在我的想象中,阿拉伯人个个都是游牧民族的子孙、留着大胡子、骑着高大的阿拉伯骏马、凶悍好战。可是,直到我来到阿曼的国立大学,苏丹卡布斯大学,担任教授的时候,才开始对阿拉伯人和他们的  相似文献   

16.
皇帝的陵号     
李文君 《寻根》2010,(4):85-90
上古帝王的坟墓,地面上一般没有标识物,不封不树,所以叫墓。坟者,聚土使高也。春秋以后,开始出现封土墓,这就是坟。帝王的坟墓,因封土高大,遂改称为“丘”,如吴王阖闾墓称“虎丘”,楚昭王墓称“昭丘”,赵武灵王的墓称“灵丘”。自战国开始,又有把帝王坟墓称为陵的说法。陵,本意是指高大突兀的山丘,成语有“陵谷之变”,即用此意。后来因帝王坟墓的封土越堆越高,望之如山,因此,陵成了有高大坟冢的帝王墓葬的专称。  相似文献   

17.
<正>忘忧山公墓位于韩国首尔中浪区的忘忧洞,此处也是一个墓地公园。如果步行途经一段弯弯曲曲的山径,穿过旧茔新冢的一片荒凉,再经过"思考之路",就能看到一棵苍绿的松柏底下的一个小坟墓,稍显稀疏的野草点缀其间。"大乡李仲燮画家墓碑"几个字写在小墓碑上,"大乡"是李仲燮的号。墓碑旁边的石墩上刻着两个孩  相似文献   

18.
正海莉·奎因是英国著名恋爱专家,年纪轻轻就拥有了自己的婚恋公司。衣着光鲜靓丽的海莉上电视、出书,爱情是她生活的全部主题。在一个时尚派对上,海莉认识了高大威猛却不失细腻温柔的"暖先生"。刚拍完一部约会教学片的海莉牛刀小试,便成功拿下了暖先生。很快暖先生搬入海莉的豪宅,两人如胶似漆地天天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淮阳神农氏     
有关炎帝神农的传说较多,其活动遗迹分布较广,其中较为重要的地方就有河南淮阳。淮阳地方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早在炎帝时代,淮阳出现一只周身通红的鸟,衔一株九穗谷禾,谷粒掉在地上。炎帝神农拣起它,把它种植在一块肥沃的土地里,并在附近深掘一口井浇灌它。后来,该处长出高大饱满  相似文献   

20.
杨树荣 《大理文化》2014,(10):84-84
暮春之时,夕阳西下的一个傍晚,我们乘车来到宾川县州城镇白庄村委会小田坝村的后山。沿着曲曲弯弯的车路,杂木树丛渐渐茂密起来。不久就钻进了山箐的深处。高大的红椿树忽然多了起来,一座座花期刚过的林果园秀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下车看明山势后,才知道我们已经来到了瑞泉寺的上方。于是,我们开始徒步往山箐下方的瑞泉寺走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