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身科学》2012,(4):39-40
丹田混元气功,是少林太祖门第一功,其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以求丹田内气,兼得腰力内劲。混元气是指在人体元气的基础上,通过练功获得的一种内气,首先产生于丹田,故称“丹田混元气”。  相似文献   

2.
邓庆明 《精武》2007,(7):48-48
武术界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燕市奇人马礼堂更是一针见血道:“气功和武术是一家,武术家之上乘者,都以练气为真。不论内家、外家,气功不得真传,则难以登峰造极。”正如武谚所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他曾写诗道:“气功武术本一家,可惜后学习练差。内外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修炼太极拳应“以意领行、松静安舒、导引经络、通畅气血、神形合一”,究竟“精气神”具体指的是什么?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经过多方面的测试研究,对“人脑神经系统”(所谓“上丹田”的主导作用1、血液循环系统(所谓“中丹田”的主导作用)和肺腑呼吸系统(所谓“下丹田”的主导作用),及  相似文献   

4.
说说气功     
将气功放回历史,将气功融入文化,将气功赋予时代,让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采访记录:时间:1998年11月地点:景山公园采访对象:早锻炼的人们采访主题:什么是气功?采访对象一:练武术的中年男子记者:“对不起打扰一下,您知道什么是气功吗?”被访者:“气功——就是内功呗!”采访对象二:正在跑步的学生记者:“我想问一下,你知道气功是什么吗?”被访者:“气功应该是一种武术,一种功夫吧!”采访对象三:练太极拳的老年妇女记者:“您好,您认为什么是气功?”被访者:“是不是…  相似文献   

5.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5,(11):2-14
什么是气沉丹田?怎样做才是气沉丹田?在一些气功资料中把气贯丹田说成是气沉丹田,我按照练习,现在感觉背部疼痛,这是什么原因?如何纠正?  相似文献   

6.
气功是中华民族宝贵遗产,有多种多样的练功方法。本健身法乃气功法之一,简便,易学,每次只需16分钟,只要持之以恒,就可达到健身祛病之目的,其效果极佳,久练可延年益寿。此功法对高血压、肠胃病、神经衰弱等症具有特别的疗效。要领方法如下。坐姿:中平正直,五指合并自然附于鹤鼎(即膝盖)。全身肌肉放松。耳、目:目似垂帘,内听反视,(即双眼微闭,留一线之缝,平视之后,眼睛用意向后看(反视),耳用意听腹内——“内听”。) 舌:舌尖舐上膛。意气:意即是思想。意守丹田(即思想只想肚脐下一寸处)。自然呼吸,要柔细匀长,以意带气,由丹田升到百会(即头顶),然后由脊椎而经横隔膜,又返回丹田,他其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7.
卢艳彬 《武当》2013,(10):31-32
(上接第5期)三、拧旋走转在运行中以阴阳为体,刚柔为用,是先后天八卦掌追求的目标。八卦掌拧旋走转的内功与道家内功为不二法门。道家“转天尊”之功,既练形又练体,既练外又练内。然八卦掌从高功夫着眼,从道家内功中加以提炼,集其精,求其速,取其与武术相匹配之功而练之。功久,可感悟到其奥妙所在,拧旋走转之功更具实效,练至极处,则身无虚肉,体轻神爽,此乃阴阳之功成就之。小腹乃下丹田之境界,丹田气足,小腹大而实。然下丹田者,乃人命之基,气之根,力之源,产丹之沃田。丹田之气充盈,必遍灌全身。练功中运化得当,必然炼得“真金”。可达至高境界。丹田之说,出自于道家。“丹”者,阴阳之合和,阴阳之精华,元气之结晶。从“丹”字结构来说,是日与月相叠,是阴阳重合之象;  相似文献   

8.
武术气功的功效为:静动双修,以静养气,动以练力,上虚下实,以势运气,以气催力,内走经络,外练筋骨,力随气生,以气血滋润全身,使精力旺盛。气功养生家认为:“练气功可以调身(体态),调息(呼吸),调心(神经)”。以气疗病,增强自己内脏功能的免疫力、抵抗力、修复力,亦以功代药,提高自身体质,替他人祛邪扶正的能力,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9.
神意上的入静、形体上的放松、呼吸上的调息,以及贯穿三者的自然法则,是武术气功中的基本要点。 放忪:筋骨、肌肉、韧带,节节放开,气机自然调顺,血液循环自然流畅,可逐步与周围自然大气融为一体。五脏六腑也处处松开,从而气自顺,意自宁,丹田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理论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从武术运动的视角分析“丹田”在武术中的概念以及作用,阐明了丹田在武术中的含义区别于其他传统学术领域对其的规定,论述了丹田对于武术运动意义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浩健  孙庆平 《武当》2003,(3):68-68
罗智真神了! 他创造了“浑元超级武术气功”及“全息超级练功法”。按照他的练功方法去练,每个学员只要实践10——20多天,就能达到拳掌断砖、身抗拳打脚踢等过硬武术功夫。 他应用此法指导近千名学员习练武术气功,成功率达90%以上(其中有一些体弱多病者及年长者,不能如期达到硬功测试水平)。他应邀到武警、驻军部队授武传艺,所有参加训练的战士都能在20天内练出以掌开砖、身抗外力击打的本领,因此声名远扬,被誉为“南国禁军教头”。  相似文献   

12.
现代体育运动的飞速发展,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世界纪录已达到惊人的水平。我国体育运动要使更多的项目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采用多学科、多途径、多种方法以及现代与传统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性科学训练。我们试图从气功方面为体育运动的综合训练探求一条新路。问题的提出气功应用于体育竞技,是一个既古老而新颖的课题。武术家们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所谓“功”就是指基本功和气功。在我国传统的武术中,有很多用气功结合套路的训练方法,如“以意领气以气发力”,就是“气”与“力”相结合的高度总结。但是,要把气功结合到现代体育竞技中去,以帮助提高竞技能力,却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近些年来,国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练气功的人日益增多,究竟气功疗法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的人还不清楚,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往往容易误入歧途。气功的种类很多,有精华也有糟粕,甚至糟粕多于精华。如果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就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了。古代许多养生著作中,都指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练气功就是练三宝,这是正确的。所以,“精、气、神”是气功疗法的精神实质。用近代医学科学进行阐述,解释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科研工作,几年来我们通过用气功疗法的理论使用在临床实践上,反过来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了气功疗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今后开展气功疗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精、气、神”(即气功疗法)的实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产生“气”高潮的社会背景──应该重新认识东方的身体观日本大阪学院松本芳明前言当前,日本掀起了“气”的活动的高潮。这个高潮首先大力推广的是气功,其次是练禅、打太极拳、练瑜伽、密教气功、冥想法以及呼吸法等种种活动。人们对“气”的关心,从60年代起即已...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武术、气功之间有过什么关系?这实在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有关“体育文化”的一段极重要史实。 一、鲁迅作“杂感”反对“保存国粹” 鲁迅(1881-1936年),作为近代最有影响的文学家、思想家,虽届“文人”范畴,却和中国最传统的体育——武术、气功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气论、人体之气及气功修练之“真”,认识气的变化规律,论及调练人体内气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一份来自科学城的太极拳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极拳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修炼太极拳应“以意领行、松静安舒、导引经络、通畅气血、神形合一”,究竟“精气神”具体指的是什么?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经过多方面的测试研究,对“人脑神经系统”(所谓“上丹田”的主导作用)、血液循环系统(所谓“中丹田”的主导作用)和肺腑呼吸系统(所谓“下丹田”的主导作用),及中、老年人的心电、脑电、血脂、心理及微循环、心肺功能等等进行测试和研究,得出人脑脑电有四个波段。它们是睡眠波(即δ波,1~3.5Hz)、抑制波(即θ波,4~7Hz)、清醒波(即α波,8~13H…  相似文献   

18.
臧保东 《精武》2004,(9):13-13
自古以来,武术界和医学界的许多人就主张"气沉丹田"。而一提到"气",人们就会想到气功,故"气"早已成为气功的象征、内功的专利,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笔者凭一颗好奇之心,一边实践一边捉摸,并经多方查找资料,终于找到了一定的科学道理,遂整理出来,与众武友探讨。  相似文献   

19.
魏坤梁 《精武》2009,(9):47-52
太极拳的古代经典拳谱多次提到了“气”和“劲”,近代的太极拳前辈们尤其强调练太极拳要用“劲”,要“用意不用力”。这“气”究竟是什么?这“气”与气功之“气”、中医所说的人体生理之“气”是一回事吗?这“气”能在中医所说的十四经脉中流行吗?  相似文献   

20.
王涛 《中华武术》2000,(2):62-62
宋雪在北京第27中念初二,她从7岁开始练武术.到现在已经有六七年的“武龄”了,曾多次获得北京青少年南拳、棍术、刀术第一名。 问宋雪为什么练武术她说:“我小时候身体特别不好,老得病,一个礼拜恨不得去好几次医院,一方面是为了强身健体,另一方面我也很喜欢,所以就开始学武术了。宋雪说:“开始,是我自己特别喜欢,想练,可是练了一段觉得太苦,开始打退堂鼓了。不过后来家长、老师都鼓励我.我自己想.老 这么病病歪歪的自己也不好受 呀!所以,还是坚持下来了。” 宋雪说这么多年练武术, 最难忘的是练旋子的情景:‘刚 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