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创新"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2002年5月,美国现任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北京大学作了题为<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的演讲.她指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学生面临着五大挑战,一是世界变的越来越小,必须加强沟通意识;二是知识更加实用化,应该保持持续和广泛的学习;三是应该更关注人文科学;四是面对知识快速发展和更新,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应该对知识慎重选择;五是在不停变化的大环境中,应该有主动意识,把学到的知识释放出去.她演讲的核心问题是"创新"问题和对"创新型"素质人才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创新”的话题和“创造力”的培养 ,是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 2 0 0 2年 5月 15日 ,原美国前任财政部长、现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在北京大学作了题为《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的演讲。他指出 :“在全球化浪潮下 ,学生面临着五大挑战 :一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必须加强沟通意识 ;二是知识更加实用化 ,应该保持持续和广泛的学习 ;三是应该更关注人文科学 ;四是面对知识快速发展和更新 ,学科划分越来越细 ,应该对知识慎重选择 ;五是在不停变化的大环境中 ,应该具有主动意识 ,把学到的知识释放出去。”萨默斯演讲的核心问题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教育方式越来越科学合理。学生再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成了学习的主人。素质教育已经广泛推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农村这个可以和自然更密切接触的地方,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故更应该注重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时候,教育界已越来越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令人欣慰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一个现代的学生不怕他问题多,不怕他质疑能力强,而是担心他没问题,没有能力质疑。应该说“问题”和“质疑”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学生有了问题和疑问后,才会去积极寻求答案。从历史上看,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随着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改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5.
柯正全 《课外阅读》2011,(4):50-50,69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现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就是一种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创新也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最高表现。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是“老大”,  相似文献   

6.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过: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 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解决的历史.由此可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应该是培养未来创造型人才的突破口.本文以“球的面积”一节课为例,谈谈问题解决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投入阶段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引入新课应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而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  相似文献   

8.
试论语文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它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学科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做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 ;树立新的知识观和知识教育观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给科学的思维方式 ;还给学生想象的时间与空间 ,培养悟性和灵气 ;还要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等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的。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小组研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应该说,采用小组研讨的学习形式,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等,是非常有效的。但笔者在观摩有关的课堂教学和深入基层听课时发现,有些课堂教学,从表面上看,小组讨论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细细考察,却发现不少小组里是少数优生在“灌”多数学生。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滔滔不绝地“演讲”,而其他学生则只能坐在“听众”席上“听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忽…  相似文献   

10.
罗军 《教学随笔》2008,(1):37-38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主要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养成推崇、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应该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二是应该学会创造思维。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三是应该具有创造能力。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造新知识的方法;四是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献身科学和人类事业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具有敢闯、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在教学中就要创设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意识的问题情景。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创设。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而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在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竞争上。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江总书记指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可见 ,创新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历史赋予各级各类学校和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转变教育观念 ,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首先要树立现代的、开放的教育思想和创新观…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确立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培养创新精神是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观念为基础的。强调创新不是不要知识 ,而是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观念与创新的关系 ,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即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使他们掌握“点金术”;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知识爆炸性膨胀的今天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知识总量相比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3.
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为此,笔者近年来一直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试图寻找一种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与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教育是知识的创新。是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摇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断摸索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习主动参与的习惯,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新者,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为此。笔者就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教学的意义就是肩负着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双重功能;也应该肩负着个体“渴望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期待着个体成为有创造价值”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所谓数学探究性学  相似文献   

17.
王巧利 《考试周刊》2012,(72):50-50
什么是质疑精神呢?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常常看到这种现象,讲授之后教师问学生:“对刚刚讲的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通常都没什么问题,这里的“问”纯粹是走过场。没任何意义。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我们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就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围绕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被称为“问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将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从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如何打破旧模式,建立新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可先设问:“小女孩为什么在大年夜去卖火柴,而不在家里过年?她爸爸为什么要打她?”这样提出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带着这种积极的欲望参与学习,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发展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注意…  相似文献   

20.
朱大春 《课外阅读》2010,(10):56-57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历史教学注重的应该是学习的过程,而不再是学习结果。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而探究性学习能满足学生的探索求知欲,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