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12年,对于中国科技界而言,是格外不平凡的一年。2012年由科技工作者、资深科技记者和广大读者评选出来的十大国内科技新闻,视角更为全面——不仅涵盖诸多象征国家实力的工程成就,也涉及诸多学科的前沿成果,同时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科技事件也被纳入考虑。当然难免有遗珠之憾——一些重要的科研成就和科技新闻,由于名额有限,只得割爱。但我们相信,最终入选的十大国内科技新闻,可以反映过去一年中国科技界的蓬勃景象。  相似文献   

2.
《金秋科苑》2013,(2):7-7
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协办,部分两院院士、中央主流新闻媒体负责人、科技部门宣传负责人、资深科技记者和新闻网站主编共同评选出的2012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今天在北京揭晓。此次入选的201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既有“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深潜成功这样的重大创新成就,也有“黄金大米”风波这类引起社会关注的科学公众事件,还有戊型肝炎疫苗等惠及民生的科研成果。入选的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则包括了全球科学家一年来最重要的发现,涉及粒子物理、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和医药新技术等多个领域,体现了人类最高水平的科研成就。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由部分两院院士、中央主流媒体负责人和资深科技记者共同评选出的2015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十大科技新闻中,既有发现外尔费米子、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等科学进展,也有中国自研大型客机C919下线、暗物质卫星"悟空"上天等技术成就;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中国锶光钟1.38亿年不差一秒等事件也被列入。  相似文献   

4.
由科技日报社组织,部分院士、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及读者参与评选的"2008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以及"2008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日前揭晓.  相似文献   

5.
刘杰 《今日科苑》2007,(1):82-82
1月21日,由565名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国科大潘建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成果在列。这是科大连续四年入选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也是潘建伟团队最近四年内第三次入选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相似文献   

6.
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协办,部分两院院士、中央主流新闻媒体负责人、资深科技记者和新闻网站主编共同评选出的2011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在京揭晓。在这我们对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做一个  相似文献   

7.
倾听     
在这春光明媚、柳绿桃红的人间四月天,编者端坐在地处中国硅谷——中关村的编辑部里,去感受扑面而来的科技风,为中国科技界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科研新成就而忘情地喝彩。广大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在老科协这一平台上,发挥出老有所为的重要作用,业已引起各级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闻     
2010年度全国十大科普事件揭晓1月26日,中国科协召开2011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会议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勤主持。会上,由科技界、科普界、科技新闻界的院士、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17日,由中国科协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一百多位中国两院院士在内的逾万名来自全国各地、各学科领域第一线科技工作者,参加这一中国科技界的年度“盛宴”,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专题论坛等活动。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2,(15):39
科技界更需要人文思想 浮躁不踏实是当前科技界最大问题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认为.文化建设不单是指文化界、文艺界,也包括科技界。当前科技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浮躁,不踏实。  相似文献   

11.
金科 《今日科苑》2011,(12):9-10
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近日在京揭晓。本次投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宣布了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相似文献   

12.
《科技广场》2003,(2):4-6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等联合主办,宋键、路甬祥、徐匡迪等56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一、我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中科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等单位完成的水稻基因组精细图,覆盖了籼稻97%的基因序列,其中97%的基因被精确地定位在染色体上;覆盖基因组94%染色体定位序列的单碱基准确性达99.99%,已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精细图标准。中科院国…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创新》2022,(3):4-1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科技界不断取得突破的一年.科技工作者们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百折不挠,不断刷新着人类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日报》于2021年底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科技领域的十大重大突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研究上榜.  相似文献   

14.
陈至立 《学会》2003,(10):12-14
尊敬的各位科技工作者 ,各位来宾 :中国科协 2 0 0 3年学术年会今天在沈阳隆重开幕 ,我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 ,感到非常高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的召开 ,是科技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次学术盛会。借此机会 ,我代表国务院 ,向出席大会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 ,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进程中 ,学术交流是重要的基础性活动和关键环节之一。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 ,有着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悠久历史传统 ,举办学术年会是通行的惯例 ,也是社会和科技界高度关注的科技盛事。科学…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毛江森院士,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与甲肝疫苗联系起来,甲肝疫苗的成功曾被“两院”院士们评为1995年度中国科技界十大新闻之一。我们针对疫苗的研制情况采访了毛江森院士。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由两院院士、媒体老总和《科技日报》社读者共同评选出来的十大国内科技新闻,较往届分量更重。 评委的视角不仅仅局限在那些具备战略意义的技术进展和不同学科的原创成果,像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这样的举国大事中功不可没的科技力量也被推向“前台”。  相似文献   

17.
科苑 《今日科苑》2008,(7):21-24
由大众科技报社和中国公众科技网共同主办的"2007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评选于2008年1月21日揭晓,嫦娥探月成功、动车组改变民众出行时空观念、百万农民参加电脑培训等入选。我国关注、热心科普事业的科技界院士,以及科普界、科技新闻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评选委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协于2017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本文从科研活动、职业评价和流动意愿、收入待遇和生活状况,以及科技工作者对科研环境评价的角度分析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状况,并提出加强和改进对科技界的思想政治引领、高度关注科技工作者利益关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女性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界的"半边天",其状况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科技工作者对"两个一百年"建设目标信心更足;申请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和部分科研产出有所提高;生活幸福感提升。同时,女性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的阻碍不容忽视:与男性相比,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产出和科研项目承担数量较少,可支配科研时间不足,在工作中不受重视的比例更多,能力提升的机会更少。因此,应营造公平的职业发展环境,以促进科技界的性别公平。  相似文献   

20.
陈保华 《青海科技》2003,10(6):57-57
本刊讯(记者陈保华)2003年12月10日,省科技厅召开专题会议,座谈省委书记赵乐际对全省科技工作的重要批示,省垣科技界及有关新闻单位近30余人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省科技厅副厅长高延林主持,他首先传达了赵乐际书记于2003年12月8日在《科技信息》第90期(题为“2003年我省科技成果增幅较大”)上对全省科技工作的重要批示:“2003年科技工作和成果成绩显著,来之不易,向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谢和祝贺。希望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机制,取得新成效。”会上,全省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负责人和部分知名专家纷纷表示,赵书记一贯重视科技工作,最近的重要批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