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学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的语文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大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学校的语文德育资源,对社会和家庭的语文德育资源及其功能认识不足,使课内外联系流于表面,未触及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情感世界,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影响有时是透过家庭来实现的。家庭语文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持久的,学校语文德育如果忽视这种影响,则其教育效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有必要认识并…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长期熏陶的结果.因此、中学德育应是一个联系社会、家庭与学生的开放系统.德育过程应是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实施统一影响的系统工程.研究优化育人环境.目的就是要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家庭生活是青少年道德生活的一部分,为学校课程德育提供鲜活的德育资源,家庭德育与课程形式的德育在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的。当前,处于社会发展变化中的家庭在结构上发生了变迁,必然带来家庭伦理道德和家庭德育的变化,最终对学校的课程德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课程德育的发展要求其自身必须面对现实,在内容、模式、方法等方面采取相应改革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校生活化德育环境的意义与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化德育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出路之一,也是德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生活化德育环境的构造作为高校生活化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道德践行能力,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客观要求.构造良好的生活化德育环境要把握学校、社会、家庭、网络四雏一体的生活德育环境系统,从学校生活德育环境、社会生活德育环境、家庭生活德育环境和网络生活德育环境四个方面来进行构造高校和谐的生活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它受到社会环境、家庭、学校、集体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必须采取多样的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才能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协同育人的德育模式下,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了高度一致的教育理念,重视各方之间的协同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德育目标。这一模式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协调一致的德育体系。学校积极与家庭和社会沟通协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德育计划。这种紧密的合作有助于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协同育人模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开辟了有效的德育路径。  相似文献   

7.
德育生活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是学生健康成长、成熟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习生活等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德育生活化的实践活动,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易为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利于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实施德育教育是社会与教育的重要需求,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社会与家庭因素在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我国的家庭德育素质教育还存在着无序、复杂等特点,这对于家庭德育教育有着很大的限制,对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与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应与家庭进行合作,结合学校与家庭的德育教育模式,增强德育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在贯彻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辽宁省辽阳一中探索并开展了社区教育,依靠社区的德育功能,着力优化德育环境,拓宽德育渠道,从而丰富了德育内容,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建立社区范围内的大教育体系,逐步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是现代教育体制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对学生的成长起主导作用。然而,学校教育并非是教育的全部,学生的生活脱离不了社会大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有负面的,而企图把学生关在学校的围墙内,使学校…  相似文献   

10.
诗意德育是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诗意言说的方式,让学生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涵养诗意情怀、发展诗性智慧、形成诗意品质、积淀诗意语言的归真、求善、至美的德育。学生积极人格发展召唤诗意德育,诗意德育也发挥着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的功能。实现这种功能的策略是在生活的诗意中历练学生的积极人格;建构家庭、学校、社会三元融合的诗意德育体系;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自由精神,促进诗意人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一、学校——德育的主导地位亟需加强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负有主要责任,在学校、社会、家庭协调一致的德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其作用也是任何家庭教育和社会力量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把教育与生活、社会、教与学、学与做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德育教育更是一个生活化的过程,只有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关注并创造条件,促进德育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倡导负责任的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培养健全的人格是"责任教育"的重要方面。人格教育就是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规律,利用非直接教育方式,即通过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过程。目前,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人格养成存在很多问题,人格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美育、德育、智育等多种教育途径,共同推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方式,创新改革德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同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同配合,营造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对于实现学生德育生活化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倡导负责任的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培养健全的人格是"责任教育"的重要方面。人格教育就是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规律,利用非直接教育方式,即通过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过程。目前,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人格养成存在很多问题,人格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美育、德育、智育等多种教育途径,共同推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小学德育联动机制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德育联动机制、学校——社会德育联动机制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德育联动机制三种类型。中小学德育联动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面临学校德育不够健全、家庭德育存在缺陷、社会德育导向有误等三个方面的障碍。对21世纪中小学德育联动机制的完善可以从克服来自于学校的不利影响、克服来自于家庭的不利影响和克服来自于社会的不利影响予以展开。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4):11-12
社会的发展进步让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很多青壮年为了家庭生活而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家乡给家里老人带或者让孩子自己生活,很多留守儿童从出生开始父母就没有陪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缺失正常的父爱母爱,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了他们的未来。农村学校很多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因此农村学校的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灵教学,让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关心留守儿童是农村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让学生享受心灵的富足。本文通过探究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得出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创造关怀精神的学校管理文化、教学的教师参与进德育教学、教师定期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三种策略辅助学校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德育的教学工作,让农村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单纯的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初中学生的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初中生成长的环境,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初中生的成长施加教育影响。学校是初中生德育的主体,但学校教育又不是万能的。要做好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我们学校培养的人首先应该具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有抵制各种精神污染的能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是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单靠学校孤军作战,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学校的德育管理应该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拓展,把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教育紧密的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形成强有力的德育管理。一、儿童德育的形成受着社会信息、家庭教育多方面的影响。少年儿童生活在社会中,随时受到社会各方的影响。儿童一出生就和家庭有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德育不断出现新问题,在学生思想、家庭德育、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在社会和家庭德育、学校教育方面采取有效策略,积极构建有效的德育体系和管理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