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某些环节上的调整,实际上是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的一次调整。改革和调整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物质利益。因此,作为生产和交换的直接产物——个人收入分配是否公平以及公平的程度,自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怎样判断和评价当前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现  相似文献   

2.
浅谈税收与个人收入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市场决定的个人收入有很大的不公平。通过对税收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税收是公平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收入差距已明显拉大,完善我国税制,贯彻税收公平思想很必要  相似文献   

3.
公平,作为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个重要社会目标,其实质是要求社会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利益关系的合理。而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公平取向,则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选择的公平观和公平原则。作为价值判断的公平观和行为导向的公平原则,应该反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津贴分配制度的运行,教职工反映津贴分配差距过大,不公平。就高校津贴分配是否公平,借用基尼系数理论进行研究。许多要制定公平合理的高校津贴分配制度,必须进一步明确深化高校津贴分配制度的目标,运用科学理论设置岗位绩效津贴,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创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教育教职工要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案例:复习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目标要求】1.能够结合具体事例,对各种分配方式(或具体形式)作出准确的判断。2.正确把握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能够结合有关现实材料(分配不公及其不良后果),分析和提出实现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和措施。3.能够结合国家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材料,分析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居民财产差距不断扩大。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通过扩大就业,实现收入分配的改善;优先发展教育,保障教育公平;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提供社会保障;鼓励先富裕起来的人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当前,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认为,分配不公的根本性原因是收入分配双轨制。本文拟通过分析收入分配双轨制,为寻求治理分配不公的途径提供依据。收入分配双轨制,即国家分配机制和市场分配机制。国家分配机制下的居民个人收入,指的是社会最终收入中政府直接管理和分配的个人收入,主要包括公有单位职工从单位获得的工资、补贴和劳保福利费用、公有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费用和其他居民的各种补助救济等;其中公有企业职工的奖金补贴等并不完全是政府直接分配。市场分配机制下的个人收入,即居民收入总量中除去政府直接分配的收入部分,主要是公有单位职工的工资外收入、私人私营企业及外资企业职工收入、城乡个  相似文献   

8.
衡量义务教育财政政策优劣的重要标准是义务教育是否公平、教育财政资源是否充足、教育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公平就是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等政策措施,使学生获得教育经费或教育服务的公平、居民负担教育经费的公平等。充足指的是要筹集足够的资源以供给理想水平的(数量和质量上)教育服  相似文献   

9.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被经济学家们称为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改革开放二十年来 ,我国反映社会分配公平状况的基尼系数指标从 70年代末的 0 .2左右达到今天的 0 .4~ 0 .5之间 ,国民个人收入贫富差距明显拉大。目前对这一问题有各种论述 ,可谓见仁见智。但是 ,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大家都在用 ,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个人收入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的本意是为提高效率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 ,同时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然而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表述是不准确的 ,其中的概念是经不起推敲的。应该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分析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分析是认识、参与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并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存在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行业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而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本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均非常重要。如何将教材理论与经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指导学生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认识到“收入分配公平--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理解国家为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中国收入分配相当不均,本文从基尼系数角度探讨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以推动中国经济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基尼系数和基于收入来源不平等分解的回归分析方法,结合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了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工资优势产业为金融行业、文体和娱乐业,平均工资均在八千以上;天津地区的金融行业,科研和技术服务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为流动人口的工资优势产业;河北地区流动人口在国际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中具有明显的工资优势;而且京津冀地区行业工资水平与工资分配差距存在着明显的偏差,流动人口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机理不同。研究结论认为:北京地区流动人口收入分配具有较强的市场化特点,天津地区流动人口收入分配具有较强的宏观政策性,河北地区流动人口的户口影响收入分配问题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差距越大。我国最近几年基尼系数已经超出了合理标准,已经引起了许多社会问题。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最主要的是从几个方面入手:一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二要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三要通过税收手段调节过高收入;四要帮助收入水平低的家庭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4.
用人均GDP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σ系数及经济增长率的标准差分别测算了1999年至2007年西部地区12省内部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发现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内部差距逐渐拉大,这不但表现在西部12省(市、区)的总体差异,而且表现在地理位置相近的西南地区各省份之间、西北地区各省份之间,以及收入水平相当的高收入省份之间、低收入省份之间。借用马尔可夫链方法考察单个省份的经济发展行为变化,发现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两个分别向高水平和低水平演进的趋同集团,且稳定性很高。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基尼系数已达到或突破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这种状况不仅使专家学者忧虑,也备受中央关注。本文从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重庆全市和“一圈两翼”的空间划分,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相关测量指标,测算了重庆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反映了近几年重庆市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趋势,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探究了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自于三大区域之间,各个区域之内的差距较不明显: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自于各个区域内,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很不明显。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影响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且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佟贺丰  马峥  曹燕  于洁  黄慕萱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3):33-37,121,122
基于《基本科学指标》的检索结果,利用经济学中常用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概念,从不同维度对中国高校间的论文表现差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在论文表现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论文质量方面的差距明显大于论文数量方面的差距。不同的学科和地域间的基尼系数也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取浙江省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和罗伦兹曲线等地理数学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浙江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类型为均匀型;旅游景区市际分布差异较大,市际间的分布均衡性较低;高密度地区为宁波、舟山、嘉兴和绍兴,低密度地区为衢州和丽水;3A级以上旅游景区整体上在三大地理分区中呈集中分布,且分布均匀度很低,而与4A级旅游景区相比,3A级旅游景区的集中分布程度更高;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不平衡指数为0.3459,进一步说明了3A级以上旅游景区整体上在11个地级市分布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不仅反映在基尼系数这个总量指标上,而且也体现在收入分配结构的各个方面。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制度的不完善所致。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可以通过采用加快经济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等对策来加以缓解。  相似文献   

20.
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 ,在 2 0世纪末期 (1 999年 )比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1 981年 )增长了 2 0倍 ,由 1 4 3元增长到 2 90 0元。文中对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统计规律 ,符合国际上研究得出的结论属正偏分布 ,可用对数正态分布来描述。在研究中应用罗伦兹曲线 (Lorenz)和基尼系数 (GINI)来分析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离散趋势以及地区差异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