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沌”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沌学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末,混沌学的理论已渗透到教学设计领域。简要介绍混沌学的基本特征,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从教学设计中的非线性思想、教学设计中的蝴蝶效应、元认知学习与分形以及教学评价与奇怪吸引子等方面探讨混沌学原理在现代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混沌学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设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混沌理论,被认为是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20世纪自然科学三大成果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将混沌学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后,异军突起,使其成为连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在教学设计领域,国内外学者尝试从混沌学视角对有着决定论烙印的传统教学设计理论进行了批判与革新。本文概要介绍了混沌学历史起源,阐释了混沌学基本原理,并就混沌学三个基本原理——复杂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自相似性和吸引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混沌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完美结合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混沌学的理论已渗透至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对现代英语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英语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应当掌握混沌学的理论,利用其特征如蝴蝶效应、分形、奇异吸引子等理论来思考,从而拓宽现代英语教学设计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混沌理论对传统教学设计的冲击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沌学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末,混沌学的理论已渗透至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对建立在线性的封闭系统观、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基础上的传统教学设计观带来巨大冲击。教学设计处于变化之中,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其设计、控制与优化可以从混沌理论的角度重新思考,从而拓宽现代教学设计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将混沌学理论应用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扩展了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空间。通过分析混沌学理论与二语词汇习得的相关性,表明混沌学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启示作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仅要对二语词汇进行精细加工、反复练习,把握整体、增加维度,而且应重视母语的作用以及二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混沌理论的诞生对教学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应从混沌理论的核心概念出发,通过对教学设计理论与混沌基本理论的讨论,强调运用混沌系统的方法论与认识观,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教学设计这一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信息化的冲击下,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必要的。混沌理论的诞生,为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学习的最优化模型指出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以混沌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从混沌理论的3个特征出发,分析了混沌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应用中的5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混沌的语言     
混沌学新兴于二十世纪70年代,是探索复杂系统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它着眼于发掘混沌背后的秩序,对自然科学研究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把混沌理论运用于语言的研究中,并卓见成效。语言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混沌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必然给语言研究带来巨大的生机,提供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混沌理论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波 《教育探索》2005,(10):14-16
混沌理论不仅是物理学、数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完美结合的理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过程充满了混沌,混沌理论对现代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当掌握混沌理论系统及其特征.并从教学设计与蝴蝶效应、元认知学习与分形等方面明确混沌理论在现代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蝴蝶效应     
“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1979年,美国混沌学专家洛仑兹(Lorenz·E)在一次演讲中的回答是肯定的。从此,一个冲击决定论系统的革命理论——混沌学从这里诞生了!蝴蝶效应的发现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之父冯·诺意曼(Neumann·J·Von)在设计第一批计算机  相似文献   

11.
对照混沌理论,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混沌"。混沌理论可以赋予传统教学设计思维新鲜而丰富的科学内涵,如教学内容设计应加强基本概念,教学策略设计应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目标设计应强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2.
混沌学被看作是物理学的第三次革命,混沌理论成为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因它在检测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而倍受关注.本文对前人将其运用到检测系统方面所得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阐述了混沌的概念、特征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传统课程体系弊端和人类认知规律,用混沌学的观点提出一种“混沌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论证“混沌式”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应用混沌学的概念和理论探讨“混沌式”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框架、特征,并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过程,探究该体系在教学改革中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许多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在当前变化迅速、全球交流、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环境中已不再适用。用混沌理论作为现代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基础,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根据混沌运动的普适性特征,初步探讨了混沌理论与现代教学系统耦合成混沌教学设计的必然性,并着重探讨了这一教学设计创新模式的构建思想。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计的混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混沌的基本特征,结合教育理论讨论了混沌基本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混沌学的辩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沌学是非线系统理论最热门的前沿课题之一,在哲学上也很引人入胜。最早对混沌进行哲学考察的人,是混沌学的开创者们,如彭加勒、洛仑兹、茹勒、福特、费根鲍姆等。郝柏林撰写了中国的刊物上见到的第一篇混沌哲学论文。苗东升、刘华杰的专著《混沌学纵横沦》,从不同角度考察了混沌。本文在2一4部分中写到的如,动力学向辩证思维复归,说明简单有序运动不是现实世界的普遍存在,混沌运动才是通有行为,中外学者十分重视中国古代混沌观,在新水平上发展了混沌学,混沌是有序与无序都很强烈时形成的运动体制;奇怪吸引子的吸引和排斥不相上下时,造就出一种整体稳定局部不稳定的运动体制,即混沌:混沌的复杂性来源于它包含多种多样的对立统一,通过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与非周期性的具体分析,说明刻划混沌概念需要辩证逻辑,而形式逻辑强调概念的固定化、绝对化,显然不够用。  相似文献   

17.
方言具有混沌特性。本文用混沌学方法对福建省北部南平地区方言进行个案研究。介绍南平地区及方言概况,应用混沌学理论分析南平地区方言的多样性和历史层次。探讨其非线性、与语言层次的自相似性等问题。并对当前的闽语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信息化的冲击下,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必要的。混沌理论的诞生,为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学习的最优化模型指出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以混沌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从混沌理论的3个特征出发.分析了混沌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应用中的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混沌理论对高教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沌理论对高教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同济大学方耀楣混沌理论(chaoticTheory)也称混沌学,是一门研究混沌现象的机理、特征以及描述、控制和利用混饨现象的科学。在这个领域里,研究者们已提出了若干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数据,有一套术语、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混沌学基本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混沌学的非线性理论、语言以及二语习得的非线性之间的相关性。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作为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效果评估方式进行了分析,试图论证目前普遍应用的评估方式具有局限性。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改进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