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五"的粮食安全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在粮食灾害的侵袭中,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小麦生产上的一个顽症。小麦受锈病的危害重者减产30-40%,甚至绝产。上世纪50年代锈病大流行年,我国小麦发病面积达1亿亩,减产6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夏季征粮的总数,可够1700万人一年的口粮。这引起了周总理的重视,他指示:"要像对付人的癌症一样抓小麦锈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水稻黑条矮缩病盛行,可造成水稻20~50%的减产,严重感染区域甚至会出现绝收现象。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植株明显瘦弱、矮缩、叶片僵硬而短、叶面趋缩不平、叶基部皱缩,高节位分枝、节部有气生根,有蜡状突起,茎秆,根系衰弱,叶枕间距缩短,不抽穗或仅抽一些包颈小穗、变皱不发达。与健康的植株相比,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植株矮1/3左右,穗短秕粒多实粒少、不饱满、千粒重轻、结实率低。  相似文献   

3.
一、日本鸟取大学科学家2月成功地从一患不育症男子的精囊中,取出精子细胞核,将其注入到一位妇女的卵子中,使这位妇女受孕。二、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两个研究小组3月2日宣布,他们最终发现了标准模型预言的夸克家族中最后一个成员顶夸克。三、世界上首例抗大麦黄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由中国农科院和山东大学共同培育成功。黄矮病在流行年份,会使小麦产区减产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8~2000年对临海等地水稻黑条矮缩病季节性发病流行及灰稻虱种群数量相长调查研究结果,阐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季节性流行规律,分析了灰稻虱带毒率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关系,组建了灰稻虱带毒率估测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中长期灾变趋势预测,测报吻合度达98.63%。  相似文献   

5.
水稻干尖线虫病是一种经种子传播引起的水稻病害,一般减产可达10%~30%,从病症、病原、发病特点、发病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其中药剂浸种是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小麦杀手Ug99     
和人类一样,植物也会得病。这些病有的重,有的轻。然而对重要的经济作物小麦而言,"Ug99"如同烈性传染病。其病毒可在1500~5000米的高空传播数千千米之远。发病的小麦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7.
茄子褐纹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区茄子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茄子褐纹病的发生逐年加重,造成茄子减产、品质下降。在发病重的田块发病率达40-60%,植株(叶、茎、枝、果)均受其害。由于菜农对该病缺乏应有的识别和防治技术以及把握不住最佳防治适期等原因,导致该病迅速蔓延,造成很在原经济损失。本文通过调查和试验示范研究,描述了茄子褐纹病的症状识别特点,揭示了该病的病原、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指导我区蔬菜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豆菌核病是近年来危害大豆的重要病害,一般地块发病率在5%-10%,发生严重的可达到50%以上,造成减产甚至绝产,一旦发病,药剂防治效果甚微。通过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病条件分析,阐述了大豆菌核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玉米4000多万亩。山东省地处南北交界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随着农田生态条件和种植品种的改变,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规律不断产生演变。近年玉米粗缩病爆发,严重年份发生面积900多万亩,重灾地减产80%以上,产量损失严重,引发民事纠纷;小麦白粉病、麦蚜常年发生,连年化学防治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及作物生产安全。粮食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水稻病毒病是世界稻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于60年代曾因水稻黄叶病(俗称黄矮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数度流行而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70年代随着杂优水稻新品种的普遍推广,水稻黄叶病再次暴发,并和矮缩病并发流行,还有一些未曾见过的病毒病  相似文献   

11.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大豆面积逐年增加,大豆茵核病也随之普遍发生,该病菌侵染茎和叶柄,影响养分输送,严重的使茎叶枯死,造成豆田植株成片死亡而使大豆减产,从大豆茵核病的症状出发,分析了发病原因、条件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的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锈病重新抬头,白粉病发病面积扩大,赤霉病在不少地方流行,麦蚜发生量加大。这“四病一虫”已成为小麦增产的严重障碍。因此,要夺取小麦丰收,就要把握关键时机,加强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3.
<正>女性一生中至少患1次尿路感染的概率为50%~70%。各年龄段的发病率有所不同,以15~29岁的发病频率最高,接近20%,这可能与性生活、月经、妊娠等因素有关。到了绝经期(又称更年期),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泌尿道感染的发病率也可达到10%。此外,对于既往有过一次尿路感染的人群,6个月内第二次发作的风险是24%;既往有多次尿路感染病史的患者,一年内再次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可达70%。对于合并尿石症、畸形、盆底器官脱垂等疾病的人群,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盲蝽在我国棉区和果区迅速爆发成灾,成为重大农业害虫。其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盲蝽已上升为棉花的第一大害虫,一般年份为害损失20%~30%,严重年份超过50%;盲蝽还严重危害苹果、葡萄、桃、枣、茶等经济林果,常常造成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并影响翌年产量和效益,大发生年份还可造成死树毁园。  相似文献   

15.
十字花科蔬菜在我区不仅倍受人们喜欢,而且是消费量最大的一类蔬菜。近年来,由于该病的发生,已给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大白菜、油菜、甘蓝、萝卜等感病蔬菜苗期即可受害,严重时甚至死亡,成株期受害后,根部肿大,随后很快腐烂,全株枯萎死亡。一般感病地块每亩发病率在10-30%,严重的达50%,给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影响。本文描述了该病的主要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并根据防治试验,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对指导我区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陆江 《科学中国人》2005,(10):51-51
前列腺增生也称前列腺肥大,常并发前列腺炎,是国内外中老年男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50~60岁发病率为20~35%,61~80岁发病率为50~70%,81岁以上达到83%,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等待、夜尿多和排尿困难,伴发阳萎、早泄。目前医学上对本病无特效疗法,病人痛苦大,病期长,难根治。  相似文献   

17.
小麦条锈病是林芝地区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害流行时,受害小麦可减产30%以上,给当地的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本文根据近期查找的有限资料,浅析了林芝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的气象条件,提出较为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影响非常大,它可使小麦常年减产1-2成,大发生年减产4-5成,严重者达8-9成。 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在我国基本上一年发生1代。己成长的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来年春天由土  相似文献   

19.
西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升温明显,特别是西藏春季气温升高提早,物候提前。在此背景下,进行春青稞不同播期试验,结果发现,早播处理青稞生育期较长,产量比晚播的要高。在拉萨试验结果,早播的青稞均未出现青稞黄矮病,田间杂草明显较少,而晚播青稞的黄矮病等病害严重,杂草发生率较高,影响了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及产量等。研究结果发现,在拉萨和日喀则等地与传统播种期相比,春青稞提早播种10~15天产量优势明显。在避免晚霜危害的前提下,高原地区青稞适时早播,最好在土壤表层解冻5~7cm,耕地下层还在结冻时顶凌播种,可以防止黄矮病的发生、控制杂草,实现青稞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20.
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炭疽病是辣椒发生较普遍也较严重的主要病害,除危害辣椒外,还可危害茄子,番茄。其中黑色炭疽病在辣椒上发生普遍,主要危害果实、果梗、叶片等。发病时可减产20%~50%,严重可减产90%,甚至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