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不喜欢某些"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时做这样的自我批评:我虽然是一个好某某("某某"指自己的荣誉称号);但是,我不是一个好女儿,不是一  相似文献   

2.
芳草 《家庭教育》2007,(3S):11-11
浙江省金华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女儿14岁,近来老说某某同学的衣服很漂亮,某某同学的裙子很时尚。还说我给她买的衣服“太土了,太过时了。难看”。我告诉她:。别跟人家比穿戴,你要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学习成绩。”女儿不高兴了:。学习和穿戴是两码亭,再说,我的学习成绩也不差。以后穿什么你让我自己选择。”其实,我也不是买不起孩子的漂亮衣服,但让孩子自己选择可以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聪明、机灵的小孩子人人喜爱,呆滞、愚笨的小孩子令人不满意。在一个班级中,乃至更大的范围内,两种孩子都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聪明和“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经常可以碰到这种情况:“某某孩子数数教不会,就是做小玩艺能行”,“某某孩子语文不好,就是数学好”等等,这说明“笨”孩子不是一味的“笨”,聪明也不尽是一味的聪明  相似文献   

4.
何艳 《今日教育》2007,(6):19-19
在幼儿园里,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幼儿看见掉落在地上的玩具、图书或是摔倒的小椅子,能主动捡起的人很少,你问小朋友为什么不捡,他甚至会振振有辞地说:“不是我丢的”,“是某某弄掉的”,“今天我不是小组长”等等。其实,这是幼儿责任感的缺乏。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金华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女儿14岁,近来老说某某同学的衣服很漂亮,某某同学的裙子很时尚。还说我给她买的衣服“太土了,太过时了,难看”。我告诉她:“别跟人家比穿戴,你要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学习成绩。”女儿不高兴了:“学习和穿戴是两码事,再说,我的学习成绩也不差。以后穿什么你让我自己选择。”其实,我也不是买不起孩子的漂亮衣服,但让孩子自己选择可以吗?  相似文献   

6.
成强 《现代语文》2005,(1):38-38
笔者有一位学生,现在在外地上大学,学的是中文,经常给我写信,但每次来信在信封上都写是“西藏中学某某老师敬收”。这个“敬”字显然是用错了。说“敬收”是让对方恭敬地收,用在这里,反而给对方造成了自大和傲慢的印象。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样用的不是偶然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的一个老同学来访,我与他谈到的此事,他哈哈一笑,说:“如果是我,我就用‘敬启’”。  相似文献   

7.
“某”是指示代词,“某某”是“某”的重叠形式,二者在句法、语义上有很大的差别。在句法上,“某”只能前置于某些词语或后置于姓氏;而“某某”除了这两种用法外,还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中心语、同位语的前项或后项等。在语义上,“某”有时表指别,有时表称代,有时兼表指别和称代;而“某某”一般只表称代,有时还表量的加强。因此,我们认为“某某”不是“某”的构形重叠,而是构词重叠,“某某”是一个称代词。  相似文献   

8.
某某     
最近有一个词让人挺烦,不仅听烦了,还听糊涂了,一听糊涂了,听着就恶心了,这个词如蝇逐臭、如蚊嗜血般在各个场合出现。这个词叫某某。我说的某某就是某某,不是作为代词的某某,我主观上没有任何指代的意思,就某某本身说某某,并不是就某某说其他。快烦了吧,快糊涂了吧,已经恶心了吧!某某就是要的这个效果。一个某某还好说,多个某某就需要分出甲乙丙丁,过去电影戏剧的演员字幕中常常有路人甲,土匪乙,特务丙,群众丁的字样,这实际上是某某的扩大化分类化,让某某多头出现。  相似文献   

9.
我最近正在致力于学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里不是指“话”的内容———那可能要毕生修炼,我的意思只是说单纯的语言。在不同的圈子里,人们会本能地启动相适应的语言系统。比方说状语“在……下”,在某某的领导下,在某某的努力下,在某某的支持下……就是标准的会议语言。无论由谁来说,这话都是不变的。相信如果有数据统计的话,这一定是各种会议发言中最常用的句式之一。我工作的办公室,读书人成堆。只要一进门,我就从头到脚地有庄严感。一般来说,我们屋里响彻的是这样一些词汇:立法的本意,人民的权利,乌托邦理想,自由主…  相似文献   

10.
画蛇添足     
我不想惹老师生气,我只想做个好学生。我们班教室后面的墙上,有一个“小红花园地”。我们全班同学的名字都写在上面,很多同学的名字下,都有一朵或几朵小红花,像“学习小红花”啦、“纪律小红花”啦、“卫生小红花”啦……可是我一朵小红花也没得过。我想,没有得到小红花,是不是证明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老师和同学们是不是就不喜欢我?我觉得,我应该从争取得到一朵小红花开始,开始做一名好学生了。你知道我们第四小组的组长是谁吗?是侯小武!侯小武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是我们第四小组的组长。我觉得他就是因为当着…  相似文献   

11.
报复心理是行为人的利益受到侵犯或挫伤后,为了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而产生的反击性对抗心理倾向。因报复心理而产生的偷窃行为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某某同学得罪了盗窃者,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盗窃者产生“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的想法,于是就去偷这个同学的东西,一次不成,两次,小东西不行,就偷贵重的。当看到被偷同学焦急、沮丧、失落的表情时,他心理上便得到平衡和满足。当然,有时候,这个报复的对象也许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2.
高妙的设计     
兴趣小组报名时,我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众多来咨询我的家长。“老师,我想让我的孩子学电脑,以后肯定用得着。”“老师,让某某学英语,对以后发展有好处。”“老师,我家某某要学钢琴,升重点中学兴许能派上用场。”面对此起彼伏的声音,我笑而不答。等他们彼此交流完“高见”,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3.
“我的孩子怎么啦?” 我所带领的班级。在进入初二年级以后,常常有家长忧心忡忡地来到学校,向我我发出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怎么啦?”这些家长好象在一夜之间突然不认得自己的孩子了。“我的孩子从前不是这样”张觉非的妈妈对我说。“他以前回家经常给我讲学校里发生的各种事情,某某被老师批评了,某某和某某打架了……等等。可是到了初二,他回到家沉默寡言,再也不讲学校里发生的的事情了,回家来不是看书就是听录音带,完全变了一个人。’其他家长也有类似的感触。 其实,对这一时期的孩子们的变化,我这个当班主任的所观察和了解到的,何止这些。常言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孩子们进入初二,除了第二性征开始明显了以外,他们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亦在发生悄悄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了独立、好奇、闭锁、反叛等特点。他们独立,不愿再让妈妈牵着手上街、访友,他们不但深怕再尾随妈妈而遭别人耻笑,而且把父母过多到校,即使是老师“有请”,也视为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批改了三年级某班的一篇作文,是“我帮某某做家务活”的命题作文。于是一篇篇习作,如《我帮妈妈扫地》《我帮爷爷倒垃圾》应运面生。今天,我看到地上脏了,正准备扫地。我想,我长大了,应该帮某某做些家务活。于是,我说:“某某让我来扫吧。”我把地扫的干干净净,某某夸我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样的作文,这样的教学怎能不令人深思?意大利著名教育理论家洛利斯·马拉古兹的《不,一百种在那里》中说:“孩子有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一百种世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在我们的作文中,…  相似文献   

15.
真情告白 嘿.大家好!我是一名初中生.都说青春年少样样红,我们挺会赶潮流的。近来班上好多同学都在“QQ农场”里当上了新“农民”。课间还可以听到“某某的菜让人偷了”、“某某半夜起来把我的菜偷了……”的声音。这个游戏很有趣,因为可以体会到播种与收获的快乐。虽说连半片菜叶也吃不到,  相似文献   

16.
[原文] 一次,我乘公共汽车往市区去。车走在半路上上来一个民工模样的乘客,他操着半生不熟的本地话问到不到某中学去,跟车的连忙说:“到!到!”但我知道这路车是不到某中学的,跟车的真不是东西,只为了赚那两块钱的车费,要害别人走许多冤枉路——如今公交车之间竞争激烈,争客抢客现象十分严重。我正想告诉那个乘客,司机已先开了口:“不到,不到,坐1路车吧,1路车就到校门口。”跟车的马上抢过话头:“我们这路车也要经过某某路口的,从某某路口走几步就到了嘛!”“走几步?”司机突然凶狠狠地盯着跟车的。“这么毒的太阳你走走看!坐1路车!”司机边说边转过脸望着那个乘客。乘客一边道谢一边下车,就在车门即将关闭、汽车重新启动的瞬间,司机又扭过头来望着已经下车的乘客大声喊:“坐1路车——”  相似文献   

17.
去年,曾有几位中小学教师找到我,想要我替他们写篇论文,然后再把论文寄到某某刊物上发表,或者参加什么论文大赛。也有的人说是留做评职称、年终考核、评奖时,好派上用场。对此现象,且不说我的写作水平如何,单就一些教师不会“拿笔杆”写文章的问题,我想谈点看法。 邓小平同志早在《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就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教师虽然不是领导干部,但是“很有缺陷”的人,何止是领导干部,在中小学教师中也大有人在。 例如,有…  相似文献   

18.
有一所学校就有一位校长,但是,现实无法做到有一所学校就有一位好校长,优秀校长难觅,使人们总是想念那些优秀的校长,又总是期盼优秀校长出现在自己的身边。梦想着:“我要是工作在某某校长身边该多好啊!”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谁来培养优秀校长?笔者认为,培养优秀校长既需要校长“自养”,又需要他人的“异养”,方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校长来。  相似文献   

19.
每天午睡起床后,总有幼儿不是穿错了鞋子,就是扣错了扣子;有的幼儿裤子扭在一边,有的幼儿衣领参差不齐。因此,教师每天要花费较长时间帮幼儿整理衣服。一天,我尝试把《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歌词改为:“床上的孩子快下来,快下来,快下来,活动室里很精彩,大家一起快快来。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某某的某某没穿好。”这样,谁的衣服没整理好,大家便用歌声告诉他。这一招不仅解决了幼儿整理衣服的难题,还使每天午睡起床成为幼儿的一个快乐驿站。——山西万荣县五一幼儿园杨咏梅整理衣服有妙招$山西万荣县五一幼儿园@杨咏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天地君亲师”是有牌位供奉的,这是传统文明中灿烂的闪光点。为什么尊重老师?因为他太重要了,他对学生的终身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过去师徒之间常讲“某某派某某派”,“某某”是“某某的弟子”,说明过去的老师是有文化的影响力的,学生尊重,社会尊重,尊重的是你的精神价值,你对学生的精神影响力,传统文化也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尊师重教的。整个社会以文化人为英雄,社会才会进步!所以语文老师是一个崇高的角色,它首先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种责任方式,他存在的理由,如果舍弃了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陶以及信仰与道德的扶持,那将对学生造成令人可怕的戕害与摧残,而这与教育的目的也是根本背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