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一种让父母与孩子同时游戏、学习,让家长既作孩子老师、又当孩子玩伴的教育方式——“亲子教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认可。在浙江省府苑幼儿园举行的“亲子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很多家长在专心致志地为自己幼小的孩子加油鼓劲,指引着他们在教室角落里寻找苹果,进行“小猫钓鱼”,用筷子夹花生米,然后走独木桥,走迷宫、“攀岩”取写有自己名字的牌子。看着孩子顺利地度过一关又一关,父母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相似文献   

2.
邢强  刘毅 《教师博览》2021,(5):70-72
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当许多中国家长为过度保护孩子而宠出脆弱的“温室花朵”自责时,西方国家的家长也在为同样的问题发愁. 帮孩子铲除一切障碍的“割草机父母” 据美国《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过去,美国人把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父母称为“直升机父母”,如今“割草机父母”(为孩子铲除可能面对的一切障碍的父...  相似文献   

3.
晏红 《家教指南》2006,(4):18-19
打开网站,可以看到“孔融让梨”受到多方质疑,例如一个帖子说:当孩子发生纠纷时,成人往往会偏向小的孩子:“你是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让他(她)先玩。”孩子的年龄虽然有差距,但“大的”难道就应该永远无条件地谦让“小的”吗?类似的很多言论粗略一看还挺有道理,但仔细琢磨未必如此。尤其是美国的“分苹果”故事,对人的自然感觉和想法颇有冲击力,好像中国人教育孩子不能再像孔融那样“让梨”了,应该学习一个美国妈妈“分苹果”的方法,这样才能防止孩子成为一个虚伪的小大人。  相似文献   

4.
光宗耀祖,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名利双收,中国的一些家庭高扬起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主题,极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将来当个普通的劳动者,平平凡凡过一生。甚至有的家长当碰上孩子不好好学习、成绩考得不理想时,竟以“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能去当农民、去扫马路”吓唬学生。  相似文献   

5.
<正>当孩子犯了错——心理老师想对家长说:孩子的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看不见的,远比看见的重要。经常有人问:“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耐下性子做一件事情?”但从来没有人问过:“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要求对孩子来说是否合理?”经常有人问:“怎么才能让孩子不哭不闹好好听话?”但从来没有人问过:“怎样做才能更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6.
孩子学会了数数,家长可以通过“划拳”的方式,教孩子学习得数是“5”、“10”的加法。父母先“划拳”,孩子当裁判。爸爸伸出4个手指说:“出个4呀——”妈妈伸出1个手指说:“出个1呀——”然后两人齐说:“正好是5啊!”接着一人伸出3个手指,另一人伸出2个……有时要故意出错,让孩子抓住。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不仅逐渐学会了得  相似文献   

7.
王冠 《下一代》2011,(5):46-46
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美国就有孩子早早起来去挨家挨户送报纸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似乎太“残忍”了,难道是美国家庭差钱,要让孩子去赚“外快”?当然不是。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世界纯净透亮,孩子的心灵透彻晶莹,孩子的情趣稚拙天真。如何让孩子们去展现他们眼中的美好、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情感的自然质朴,为师者要当个巧妙的“挖渠人”,让孩子的情思犹如小溪,从心田中汩汩地流淌出来。  相似文献   

9.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我在游戏中指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促进了作文教学。如“贴鼻子比赛”“拔河”“同心协力”“老鹰捉小鸡”“砸沙包”等,不管哪一项游戏,我都是把班级分成两个小组,一个组作游戏,另一个组当观众。指导当观众的学生观察做游戏学生的动作、神态、语言,并找出表现最突出的学生进行重点观察。然后让做游戏的学生当观众,让原来当观众的学生来做游戏。教师相机指导观察方法。如“同心协力”这个游戏,就是让两个学生将一人的左腿和另一人的右腿绑在一起,成两人三腿式,进行接力赛。孩子…  相似文献   

10.
难题举例“孔融让梨”是中华民族千古传颂的谦让美德的经典故事,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挑战它,怀疑它是否过时,是否已经不适合社会现状。这是某网站上发的一个帖子。当孩子发生纠纷时,成人往往会偏向小的孩子。当大孩子提出异议时,我们往往会说:“你是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让他(她)先玩。”或者说:“你是哥哥,不要跟弟弟争!”是呀,孩子的年龄虽然有差距,但“大的”难道就应该永远无条件地谦让“小的”吗?谦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现今社会竞争激烈,不是靠谦让就能生存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帮助孩子了解…  相似文献   

11.
当孩子要升学的时候,不少人为了选择上哪类学校、哪类专业等问题而苦恼,不少家长叹息,孩子就学竞争太激烈,可供选择的机会太少。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个性化教育”,毅然选择送孩子出国。因为在中国求学人口众多,竞争激烈,也因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用来作为培养学生寻找工作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一、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今天学习怎么样?”外国父母:“今天在学校过得还愉快吗?和同学相处得如何?”二、孩子吃完晚饭后:中国父母:“快点去做作业!”外国父母:“先帮我收拾一下桌子。今天晚上你有什么安排吗?”三、孩子晚上要和同学出去玩:中国父母:“太晚了,不安全,再说明天还要早点起来上学。”外国父母:“好的,给你钱。要注意安全,遇到什么事了就报警。”四、当孩子在家里谈论某个同学时:中国父母:“这个同学学习成绩怎么样?”外国父母:“这个同学为人如何?”五、当孩子考试成绩下来:如果孩子考了99分(满分100分):中国父母:“怎…  相似文献   

13.
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孩子的能力、兴趣、意愿、动机、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赏识我们的孩子呢? 一、正面表扬孩子 正面表扬就是用积极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孩子表达对他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1.直接的语言。当孩子取得成功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当孩子屡战屡败时,教师更要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教师的直接表扬“你真棒”、“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  相似文献   

14.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根据自己最近的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的家长总是无法摆正“心”的位置,以至于走入了四大“心”的误区。平常心变补偿心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专家指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让孩子好好地做一个平常人,这才是父母应该具有的平常心。正常心变反常心一些孩子的举动明明很正常,但按父母设计的模式却变得不正常了。一位孩子贪玩,父亲就认为他得了多动症,带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很正常,可是父亲…  相似文献   

15.
春节是中国人的第一大节。有的人讲究吃喝、穿新衣,有的人喜欢去旅游,不少的年轻人则追求休闲和轻松。当父母的该如何既让自己轻松开心,又使孩子快活满足、享受亲情呢?春节前夕,我们找了一些“民间高手”,听听她们的妙招。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中国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孩子进入学校是个问号.出了学校是个句号”的问题,这怎能不让人们抓心的反思——中国学校的教育怎么啦?作为当代的教育人,我们为何不能再次审视传统学校管理模式对扼杀学生创造的过失何在?  相似文献   

17.
扫描     
《小学教学参考》2004,(12):24-25
家长别犯“疑心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掌握双语的人更聪明;别让孩子嫌贫爱富;中国家长比美国家长易怒 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英国的“餐桌课堂”;富翁的财富;清点你的财富;培养孩子金钱观的五个步骤;珠宝商的“别出心裁”;谁将孩子的消费吹胀。  相似文献   

18.
“怎么能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呢?”新学期开学当天,几位学生家长代表找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廖文胜“沟通”,他们刚刚得知新学年将由一位体育老师担任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于是强烈要求撤销该项“任命”。时至今日,仍然有家长不能理解学校的做法,“你看哪所学校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呢?”一位家长向记者诉苦说,“体育老师怎么成?就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想吧,也得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当班主任。人在少年时期受班主任影响非常大,选择小学班主任可是关系孩子一辈子的事!”而在校方看来,家长们“体育老师不能当班主任”的观点可以理解,但并不正确。…  相似文献   

19.
怀孕的时候,我读了一些美国的育儿书。美国人在孩子刚刚出生时,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与父母分床、分室。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便开始刺激孩子独立自主的欲望。“你想做什么,你可以去做,你可以失败。”到孩子十几岁时,便让他自己开车,自己赚钱,自己作决定……美国人是不  相似文献   

20.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11,(19):5-5
李天一“宝马打人”事件沸沸扬扬,也许很多家庭没有宝马,但不一定没有“宝马”教育,“穷家”的孩子当“富家”子弟养:不系鞋带,不剥鸡蛋,不会削铅笔,孩子要星星不给月亮。孩子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增长。要从小让孩子知道,人除了索取,更重要的是奉献。——摘自李玉柱的博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