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怡 《家庭教育》2014,(9):43-43
一年一次的秋假来到了,小明和小芳这一对兄妹终于又一次迎来了进城看爸爸妈妈的机会。这一对“小候乌”高兴极了,一来可以陪伴在爸爸妈妈身边,二来在城里还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他们从来没有看到的新鲜玩意。  相似文献   

2.
杨佳卉 《小学生》2006,(2):32-33
也许是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的缘故,跟爷爷奶奶生活了整整十年的我,有一种对父母天生的叛逆情绪。爸爸妈妈因为工作需要长期不能回家,即使是现在,爸爸一年也只能回来两三次,因为缺乏沟通,我在11岁离开爷爷姐姐身边和调到城里工作的妈妈一起生活时,总感到十分别扭,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好像我们不是母子一样。  相似文献   

3.
我很幸福     
人只有接受所谓的不幸,才能得到更大的幸福.这是我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的真理. 我出生四十多天,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模糊.一直到现在,陪在我身边的人都是奶奶,只有每月从外地寄回的生活费提醒我,我还有爸爸妈妈.或许由于奶奶和妈妈的关系不好,或许因为我同父母鲜有接触,我感觉自己和父母之间有着陌生人般的生疏. 后来,我的家庭多了一个新成员——妹妹.妹妹很可爱,又常年和父母待在一起,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似乎更浓厚.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友谊     
从前在一座城里,有一位美丽的女孩,她经常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所到之处,无不引来羡慕的目光。人人都想和她说几句话,或听她说说话,问她一些问题,尽量和她多待一会儿。同一个城里有另一位可怜的女孩,长得也非常漂亮,但衣衫褴褛,没人注意到她,也没有人和她来往。  相似文献   

5.
插嘴不停     
寇丽娟  姚菲 《父母必读》2014,(12):120-120
当爸爸妈妈说话时,当父母和同事通电话时,还有小区里遇到熟人打招呼时……身边的小家伙总是很"恰好"地打断正在进行的谈话。有时不忍心阻止孩子想表达的行为,可孩子老是,不分场合,也真是让人烦恼。  相似文献   

6.
程永华 《家长》2009,(7):32-32
编辑同志:我是某小学四年级的一名班主任。我班上的学生小强(化名,下同)因为期中考试成绩优秀,家里给他买了一个价值380元的MP4作为奖励。小强很喜欢,每天都带着MP4上学。一天放学后,小强因为贪玩丢了家里给他买书的钱,便向同学小芳借了120元钱。后来小强为了还小芳的钱,愿意将MP4以120元的价格卖给小芳,小芳同意了。小强的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很生气,不但批评了小强,还找到小芳和小芳的父母,愿意以120元的价格赎回MP4。而小芳的父母表示反对,认为小强将MP4卖给小芳,是双方自愿的,不能反悔。  相似文献   

7.
俞国良 《家庭教育》2000,(12):37-37
晓雪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在她3岁的时候就把她放到外地爷爷奶奶家,直到去年,晓雪该上小学了才把她接回身边。晓雪回到了父母身边。可她并没有像父母期待的那样高兴、快乐,她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去找小朋友玩,从不主动和父母说话,脸上也没有小孩应有的笑容。一开始,爸爸妈妈以为这是因为晓雪刚回来,一切都还比较陌生,心想过段时间就会好的。可是,都快一年过去了,晓雪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都显得非常孤独寂寞,一个人独来独往,别的同学早已在班上找到了好朋友,晓雪却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显得孤单可怜。  相似文献   

8.
赵玉清 《贵州教育》2012,(10):25-25
小芳,留守儿童,10岁,大山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小芳3岁,弟弟1岁刚断奶时,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丢下了姐弟俩,走出了大山,走进了繁华的大城市打工。从那时起,小芳和弟弟就与60多岁的爷爷祖孙3人相依为命。也从那时起,小芳的脸上就没有了笑容。  相似文献   

9.
俞群 《家庭教育》2008,(7):54-55
某校学生心理辅导室来了一位初二学生,他叫晓伟(化名)。下面是他的自述。 3岁时父母离异,我被判给父亲。父亲把我扔到乡下奶奶家,奶奶非常疼爱我。6岁时,我被父亲接到他身边,在城里小学上学。我学习很好,也很用功。  相似文献   

10.
同学,你恋家吗?你愿意待在家吗?虽然我不知道你们会怎样说,不过在我身边却有不少这样的同学:他们很随便就跟同学回家过夜,一有空就到同学家玩,害得家长们到处找。就连低、中年级的小同学也有这种倾向。让我们分析一下这种现象吧。依我看来,“不恋家”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因为家里爸爸妈妈老吵架,看了心里不舒服;第二,认为别人的家比自己家舒服,心存羡慕;第三,在家一个人比较孤独,想找个玩伴儿;第四,认为自己长大了,自己要独立了,父母的话不想听了,所以连家也不想回了。  相似文献   

11.
小芳今年12岁,自幼体弱多病。随着年龄的增大,她近几年来不大生病了,父母也觉得可以歇口气了。可近3个月来又出现了新毛病,时常挤眉弄眼、扮鬼脸、伸舌头,越有人在场时毛病越多,让大人非常难堪。父母认为她是在外面学的坏毛病,于是严加管教,但却无济于事,毛病有增无减,并逐渐出现双手乱舞、摇头晃脑。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可小芳却还振振有词地说:她是不由自主的,想不跳舞也控制不住。父母拿她没有办法,只好带她去看医生,看看这似舞非舞的奇怪动作是不是“病”。经过医生检查后证实,小芳果然是病态的舞蹈。医生告诉小芳父母,小芳患的是小舞…  相似文献   

12.
[案例]小丽(化名)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乡下抚养,快到上学时,才被父母接到身边。父母都是事业心特别强的人,除了工作好像什么都不重要。她自然也就成了“多余”的人。因为没人照看,虽然她只有6岁,还是被父母送进了学校。由于年龄偏小,所以在学校压力很大,特别是一些需要动手的事,  相似文献   

13.
《少先队小干部》2015,(Z1):72-75
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主办,青少年梦想基金、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新媒体中心承办的“成长的梦想——我和爸爸妈妈的故事”主题作品征集活动赢得了众多学校和少先队组织的关注。队员们纷纷拿起画笔,描绘爸爸妈妈陪伴自己成长的动人画面,还让爸爸妈妈写下寄语或感言。看到好多队员寄来的画稿,小编深深地觉得这不仅是一场绘画的盛宴,更是关于爱的交流。学会理解父母的爱,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梦想,这就是绘画征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吧。小编特意从中挑选了一些作品,从这一期开始陆续展示给小读者们。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共同完成这样一幅作品哦!  相似文献   

14.
洋洋 《家长》2013,(5):8-10
小时候,我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小学毕业那年暑假,我回到了城里的父母身边,记得那是开学后的第一节英语课,老师让我们用英语介绍自己。我刚一开口,全班同学就哄堂大笑。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发音很不标准,感到非常尴尬。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07,(3)
前面小读者版的赛诗会分外热闹,这边的老师和爸爸妈妈们也磨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不,李小白也转战到此地,老师和爸爸妈妈们的劲头一点也不逊于小读者们。不信,请来看看吧——李小白:是的,爱的力量可以创造任何奇迹!小芳林妈妈用母爱支撑起的自信深深感染着小读者杂志社的每位员工。虽然我们无法亲身体会徐妈妈的境遇,但我们可以用话语、用爱心、用真情去抚慰她与小芳林的心。号召全国小读者和小记者都能行动起来,为小芳林的康复祈祷,用爱心将我们对小芳林的关心和祝福紧紧相连,温暖传递,愿小芳林的快乐和幸福可以在我们真诚而温暖的呵护与搀扶下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16.
亲子邮件     
主题:我很惭愧收件人:水冰发件人:一贝自从我懂事以来,说实在的,我并不快乐。因为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力太大了。我的父母似乎和别人的父母不一样。我知道有很多同学的父母一天到晚就对着自己的孩子唠叨,提醒他们要好好学习。如果成绩考差了,说不定还会挨个“男女混合双打”。我的父母从不骂我,更别说打我。他们都是知识分子,爸爸妈妈都很优秀,多才多艺。而我,简直就是他们缺点的集合体,我太平庸了,连长相都是,别人看到我都会吃惊,说我长得不像爸爸妈妈。所以,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很失望。看到我永远都波澜不惊的成绩,他们的脸就阴阴的,也不说什么。和他们的同事、朋友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那些同龄的孩子, 我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我试图去做个优秀的人,但我做不到,真的,面对我有很多光环的父母,我时常陷入深深的惭愧之中。  相似文献   

17.
尽孝这么难!     
徐加凤 《大学生》2016,(Z2):34-35
那天,与父母一起看著名主持人窦文涛在节目中的一段分享:他的父母住在农村,自己好不容易在北京打拼,买了一套房子,就接父母来住。刚开始父母很是抗拒,但怕扫儿子兴,只好搬到城里,可是窦文涛却发现老俩口却没有当年的幸福可言,处处谨小慎微,好不自在,最后只好又听从他们的意愿,将二老送回农村生活。看到这段陈述,我觉得很好笑,农村老太太就是有意思,好好的福不享,非要去折腾。而坐一旁的爸爸妈妈却极其赞同窦老师的观点,劝我放弃对他们的"折磨"。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15,(7)
有个叫王喜财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富家子弟,从小父母就对其极尽溺爱.王喜财的父母相继辞世后,就只剩下了王喜财一个人.面对着父母留给他的万贯家财,他是没有任何能力管理好的.没人在他身边约束他了,他就开始挥霍、豪赌.没过多久,王喜财就将父母留给他的遗产输了个精光.  相似文献   

19.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琛琛三岁起就住到了外婆家,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和父母见面,直到上小学琛琛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令父母非常头痛的是,回家后琛琛总是不想  相似文献   

20.
每当看见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父母时,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妈妈在河北打工挣钱。一年了,我离开他们都快一年了!其他同学离开爸爸妈妈才两三天就又哭又闹,可我离开爸爸妈妈都快一年了呢!这一年是漫长的,痛苦的,思念的。每当看到同学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撒娇时,看到爸爸妈妈们微笑着答应自己孩子的要求时,看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围着孩子问暖问寒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流泪,但我还是硬忍住了。这一年来,虽然爸爸妈妈没在我身边,但我还是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我的作文经常得到老师表扬,取得了现场作文比赛的第一名,运动会上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