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思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余学林 《情报学报》2000,19(5):426-431
城市信息化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新主题,也是我国国家信息化和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探索性和前瞻性模式。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只有搞好城市信息化规划,改善信息基础设施,广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进电子商务,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才能改善我国城市传统的职能和结构,推进和影响现代化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使我国的大中城市朝着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成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信息都市”。  相似文献   

2.
档案工作信息化是新世纪档案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来说 ,抓住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机遇 ,集中精力把档案工作信息化抓上去 ,抓出明显成效 ,既是我们今后工作必须要把握的一个重点 ,也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世纪之交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城市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术展览会暨论坛” ,面对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提出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 ,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即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民生活等社会各个领域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建设先进的信息基…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已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的全面启动,为城市建设档案的信息化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发展正走向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必将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同时,根据现有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的背景下,许多国家都开始建设智慧城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中,运用信息技术发展精益城市、高品质生活、解决城市病,展示未来智慧城市和信息社会的前景.目前全国已有几十个城市在政府国民经济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这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建设一个“智能、融合、惠民、安全”的智慧天津,需要社会信息化的坚实基础、科学管理和试点行动.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我国将积极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实现建设信息网在国家公用信息通用平台基础上联网,大九提高办公自动化、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的水平。从目前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清晰地印证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6.
羊城跨越"信息港"--让"数字广州"走向国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广州市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和建设“国际信息港”的战略,全面推进“数字广州”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城市信息化实现了质的跨越.2005年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达83.9%,市民对信息化满意度名列经济社会发展20项指标的前五名,对政府网站满意度为89.8%.  相似文献   

7.
王静 《兰台内外》2024,(1):10-12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好对建筑等基础建设的重视,还应做好对多方面城市建设情况的分析,如科技、文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档案管理作为关系城市发展及相关资料数据的关键性工作也是上述情况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为进一步做好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持,应主动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在落实档案管理工作,在应用档案服务的过程中,应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来开展思考,推动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构建更加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机制,从而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联系起来,共同推进工作落实。文章就新时期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信息化开展思考,以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确保能够更好地提供高质量的档案管理服务,有效应对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物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可谓如火如荼,遍地开花。文章着力描述如何将"智慧城市"的理念和方法同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方面相结合,解决城建档案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一些难点问题。希望对城建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类信息化发展的首要目标,城市信息化建设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并日益影响着城市和区域的未来发展。中国的城市发展适逢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受制于资源、环境的瓶颈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开展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科学发展的基础。回顾了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历程,并就术来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