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分支学科大气探测研究探测地球大气中各种现象的方法和手段。按探测的范围和手段又可划分为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遥感、气象雷达、气象卫星等。探测手段的飞跃往往带来难以预计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2.
柳迪 《中学科技》2014,(9):38-39
地球周围是一层大气囤,这一圈层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被统称为气象要素,它包括气温、气压、风、降水、能见度等,天气就是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可分为高空气象观测和地面气象观测两种,高空气象观测是探测30千米高度以下的大气层各个高度上的气象情况,地面气象观测就是工作人员在地面上用目力和仪器观测的近地大气情况。本期我们做一些简易的气象观测仪器,无论你生活在僻静的乡村还是喧嚣的都市,都可以制作这些简易的小仪器,建一个自己的专属气象站。  相似文献   

3.
电磁波包括微波、毫米波、红外与光波等 ,电磁场与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物理基础 ,正是电磁感应场和波作为信息传输、信息获取与信息诠释的根本手段 ,才形成了当代空对地观测与地球空间遥感、现代通信、广播电视、雷达探测遥控制导与电子对抗、目标成像与探测识别、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领域的高技术 ,也形成了地球观测与环境遥感的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空间遥感是在空间平台上用电磁波与地球大气、地表、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散射与辐射来进行观测 ,从可见光摄影开始、经过红外热辐射探测 ,到 2 0世纪 70年代已经发展…  相似文献   

4.
①ASPERA传感器用于探测火星外太空的原子、离子和电子,以及从太阳飞向火星的太阳风粒子。科学家猜测,火星表面上的水经过蒸发,上升到火星高层大气中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原子,然后被太阳风吹向外太空。②SPICAM分光计包含两个仪器:紫外线探测器和红外线探测器。前者用于检测火星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后者则用于检测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气的含量。③PFS分光计用于探测火星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微粒。科学家希望借此探测出一些复杂分子如甲醛等的痕量,并测量出其在不同大气高度的变化情况。依据这些数据,科学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火星的天…  相似文献   

5.
唐进 《地理教育》2010,(9):11-11
大气探测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探测大气变化规律,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大气科学萌芽时期,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天气现象的演变,凭感觉器官感知冷暖干湿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相继发明了温度计、气压计、湿度计、风速计等,使大气探测从定性估计发展到定量记录;为了解高空大气的状况,人们开始利用风筝携带简单仪器、乘坐气球吊篮升人高空,测量高空气象要素;  相似文献   

6.
面向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的“大气探测学”教学需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探索。剖析了大气探测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前沿并重等特点,引入任务型教学、结构教学法和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方法。并以“降水测量”一课为例,强调以大气物理为基础,以先进电子技术为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从大气探测基本原理到切实可行的仪器之间的技术工程问题,提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寻找答案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7.
气象卫星     
以前,人们只能在地面上进行简单的气象观测,在一些环境较理想的高山地区设立观测站,测定气压、气温、湿度和风的变化情况;后来,人们便开始通过施放氢气球来观测高空风向的变化和风力的强弱;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明了无线电探空仪,气象探测有了较大发展,能探测到几千米到几万米高度的气压、温度、湿度和风向风速的连续变化情况。但是,所取得的资料仍然是有限的。1960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实用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随后,前苏联、日本、欧洲航天局、印度和中国等都先后拥有了自己的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是沿着地球上空特定的轨道运行,采用遥…  相似文献   

8.
朱彩虹 《地理教育》2011,(1):111-112
地理课外观察观测活动主要包括气象观测、地震观测、天象观测、野外地形观察、河湖及海岸观察、土壤和天然植被观察等。它是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环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地理智能、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安排了一系列课外观察观测活动题,如月相观测、日影观测、简易测量正午太阳高度、野外褶皱构造观察、  相似文献   

9.
自1960年美国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问世以来,世界上已经发射了200多颗气象卫星。这些卫星遨游太空,俯瞰地球,日夜不断地观测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把过去从地面单点观测转为从空间全面监测,使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进入现代化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
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来,主要关注九大行星、太阳以及恒星的探测。直到近年来,由于涉及到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以及地球上生命与水的产生和受天外物质的影响等重大科学问题,人们才越来越重视对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航天机构都先后制订和实施了有关小行星的探测计划,在地面进行的观测活动也明显增多。2001年1月,美国航空航天局从提交的20多个方案中精选出3个低成本的“发现计划(D iscoveryProgram)探测任务项目,进行详细的论证。同年12月,其中两项获得通过,分别是“黎明”(Dawn)计划和“开普勒”(Kepler)计划。“黎明计划的…  相似文献   

11.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气象学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依托"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充分发挥大气探测和大地测量方面的技术储备和人才优势,面向测绘类专业开设的气象特色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于推动GNSS大气遥感技术人才培养,支撑气象观测技术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课程团队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建设、课程组织、成...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极光的成因机理未能得到满意的解释。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将地面观测结果与卫星和火箭探测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极光的物理性描述。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被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正在建设基于卫星、平流层飞艇和飞机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完善相应地面系统,建立数据与应用中心。该系统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将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遥感技术项目,包含至少7颗卫星和其他观测平台,分别编号为"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高分"系列卫星覆盖了从全色、多光谱到高光谱,从光学到雷达,从太阳同步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等多种类型,构成了一个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大气探测实习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实验室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创新精神,以科研促发展,以气象业务观测规范为指导,以生动活泼的开放实验为手段,努力完善"大气探测学"教学实验体制,提高实验室自身建设,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实验环境,让学生在实验室工作中受益,享受科技开发的成果。在这样的过程中,扩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提升了实验技术人员的教学水平,实验室也以此推动和提高综合自主开发能力,为培养重基础、强实践的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从1982年至今,我先后在三个学校教自然课,并分别建立了三个小气象站。每年都是在四年级组织气象观测小组,每天都定时对小气象站内的百叶箱、蒸发器、地温表、气压表、风向标等观测记录两次。遇到降雨时,对降雨量也要做相应的观测。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项工作很容易厌倦,开始时很有热情,到后来往往就感到观测是一种无味的负担,这就形成气象观测工作的难点。我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了“猜测——验证”的方法,使气象观测活动有了生气。做法是:在同学们对前一天观测和记忆的基础上,先对当时气象站内各种仪器能达到的指标进行一  相似文献   

16.
正"科普校园行"的专家团除了进校园和同学们分享科学与智慧之外,还在我们《探秘》杂志开设了讲座专栏哦!没能去现场听讲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如果你的小脑袋里装满了问题,赶快给我们来信吧,我们会找到相关领域的专家一一作答。我们都知道,百叶箱是用来记录大气温度和湿度的最基本的仪器。从前我们只能在地面上利用百叶箱、雨量器、低空风速仪等监测地面气象数据,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雷达、卫星等手段进行综合、立体的探测,对大气的情况有了更准确的掌握,为气象预报提供更多的资料数据。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通讯》2011,(11):10-11
素材观察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依托,以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为基础,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依靠预报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并最终形成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首先,人类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阴晴冷暖、雨雪风霜,各种天气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大气不断运动造成的.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科学家们还不能真实地描述大气运动的细微结构.其次,气象观测网络还做不到  相似文献   

18.
测报软件OSSMO操作及自动气象站运行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和指出测报软件OSSMO操作及自动气象站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不直观、不易被察觉的疑误问题。如用测报软件进行观测记录、数据查算、数据处理,自动气象站仪器的安放、维护等,未严格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的要求处理和操作,这些问题若被忽视和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测报内在质量和测报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周小奋  刘熠 《物理教师》2012,(10):40-41
题目.为了测量太阳的辐射功率,某人采用如下简单实验.取一个横截面积是3×10-2m2的不高的圆筒,筒内装水0.6kg,用来测量辐射到地面的太阳能.某一天中午在太阳光直射2min后,水的温度升高了1℃.求:(1)在阳光直射下,地球表面每平方厘米每秒钟获得的能量.(2)已知辐射到大气顶层的太阳能只有η=50%到达地面,另外50%被大气吸收和反射,而未到达地面.请你由  相似文献   

20.
【试题l】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南极冰盖最高点示意图(新华社图片)。 材料二:科学家介绍,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冰雪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所无法代替的。冰穹A地区直接接受来自地球平流层大气的沉积,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冰穹A地区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可望获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1)科考队2004年12月22日从中山站启程,到抵达南极冰盖 之巅这一期间 (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