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03,(Z1)
第工卷(选择题,共::题,每题6分,共13: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b 7 Beg C12 016 Na23 Mg24 p31 C135.5 K39 Ca4O卫.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 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人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2.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有机物输出也输人,矿质元素只输人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人 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人也输出D…  相似文献   

2.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取适量干重相等的 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 :(甲 )风干 ,(乙 )消毒后浸水萌发 ,(丙 )浸水后萌发 ,(丁 )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 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间后 ,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C】A.甲   B.乙   C.丙   D.丁2 .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D】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 ,矿质元素只输入B.有机物只输出 ,矿质元素只输入C.有机物只输出 ,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 ,又输出3.下列关于叶绿素合成和功能的叙述 ,·错 ·误的是【…  相似文献   

3.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取适量干重相等的 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 :(甲 )风干 ,(乙 )消毒后浸水萌发 ,(丙 )浸水后萌发 ,(丁 )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 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 ,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C】A .甲  B .乙  C .丙  D .丁2 .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D】A .有机物输出也输入 ,矿质元素只输入B .有机物只输出 ,矿质元素只输入C .有机物只输出 ,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D .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 ,又输出3 .下列关于叶绿素合成和功能的叙述 ,错误的是…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3,(Z1)
第工卷(选择题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答时参考:原子量:H 2 h7 Beg C12 016 Na23 Mg抖P31 el35.5 K39 ea幻1.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有机物输出也输人,矿质元素只输入B.有机物只输出,矿物元素只输人 C.有机物只输出,矿物元素输人也输出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人,又输出2.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人双缩脉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3.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3,(Z1)
第工卷(选择题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答时参考:原子量:H 1 U 7 Beg C12 016 Na23 Mg抖p31 C135.5 K39 Ca4O1.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有机物输出也输人,矿质元素只输人B.有机物只输出,矿物元素只输人 C.有机物只输出,矿物元素输人也输出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人,又输出2.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人双缩脉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3.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7):42-48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原子量:H1 Li7 Be9 C12 O16 Na23Mg24 P31 C135.5 K39 Ca40 1.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相似文献   

7.
[试题1]取适量干重相等的四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 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再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四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  相似文献   

8.
王丹 《生物学教学》2006,31(7):63-65
1课题来源 《200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生物学部分选择题第1题: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  相似文献   

9.
一、相容事件的概率例1甲、乙、丙三人分别独立地解一道题,甲做对的概率是12,甲、乙、丙三人都做对的概率是124,甲、乙、丙三人全做错的概率是14.求:(1)分别求乙、丙两人各自做对这道题的概率;(2)求甲、乙、丙三人中恰有一人做对这道题的概率.模型判断记甲、乙、丙三人各自全做对这道题分别为事件A、B、C,则事件A、B、C可能同时发生,故事件A、B、C为相容事件.解(1)记甲、乙、丙三人各自全做对这道题分别为事件A、B、C,则P(A)=12.根据题意得12·P(B)·P(C)=124,(1-12)眼1-P(B)演眼1-P(C)演=14 .解得P(B)=13,P(C)=14或P(B)=14…  相似文献   

10.
王永田 《生物学教学》2003,28(12):35-38
题 1.植物叶片从幼到老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 .有机物输出也输入 ,矿质元素只输入B .有机物只输出 ,矿质元素只输入C .有机物只输出 ,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D .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输入 ,又输出命题立意 :本题以植物叶片的生命活动过程为背景进行编制 ,注重了学科内知识的连接 ,考查了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有机物和矿质元素的运输等有关知识的理解。解题思路 :首先应该想到 ,对不同叶龄的叶片来说 ,在叶片生长尚未完成时本身产生较少光合产物 ,不但不向外运出 ,反而从别处输入光合产物 ,供幼叶生长利用。随着叶片的生长 ,不断形成大量…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中考化学试题中,三省市有如下一道文字内容基本相同的单项选择题。 题目:使25克甲物质与5克乙物质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克甲和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式量分别为30、20、44、18,其化学式分别用A、B、C、D表示,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 B=C D (B)A 2B=2C D (C)2A B=2C D (D)2A B=C 2D (天津市、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盟市此试题在文字内容上只在反应前后各增加了10克丙物质,实质上等同于上题。  相似文献   

12.
试题 1  植物叶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A 有机物输出也输入 ,矿质元素只输入B 有机物只输出 ,矿质元素只输入C 有机物只输出 ,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D 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输入 ,又输出知识目标 :①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基础 ;②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含义和关系 .能力目标 :①对组成植物体的化合物和矿质元素的识记 ;②对有机物和矿质元素代谢过程的理解 ;③对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实质的理解 .正确答案 : D答案解析 :植物体在不同的生长阶段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程度不同 ,即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有差异 .有机物和矿质元素在叶片的整个生命活…  相似文献   

13.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图(图1),回答1~2题。1.在甲、乙、丙、丁四个观测点中,能直接看到三道堤坝的点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C.丙和丁 D.甲和丁2.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落差大,应该筑坝蓄水,开发水能资源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3年高考“理综”试题生物学部分共10题,其中选择题7道,每题6分,满分42分;非选择题3道,满分38分,生物学部分共占80分。下面就试题的知识分布与能力要求、试题评价及教学建议谈一谈笔者的看法。一、试题的知识分布与能力要求试题1、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知识目标:理解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过程中,叶片与其他器官之间有机物的运输特点和矿质元素的运输特点。能力目标:将不同物质的代谢…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育》2007,(5):51-52
Ⅰ.选择题读图1,回答1~2题。1.甲、乙两图所示大洲的人口特点是:A.城市人口比重小B.生育率较低C.人口平均密度大D.老龄化程度高2.李明同学发现乙、丙、丁三图所示现象有因果联系,地理老师认为有道理。此因果顺序应该是:A.乙—丙—丁B.丙—丁—乙C.丙—乙—丁D.丁—丙—乙读图2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3 5小题 ,1— 2 5小题每题 1分 ,2 6— 3 5小题每题 2分 ,共 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 .植物细胞中 ,都有矿质元素参与组成的一组有机物是 (   ) .A .ATP和RNAB .叶绿素和纤维素C .丙氨酸和丙酮酸D .核糖和脱氧核糖2 .小麦种子在萌发早期 ,CO2 的释放量比O2 的吸收量大 3 -4倍 ,其原因是 (   ) .A .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B .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C .无氧呼吸强于有氧呼吸D .有氧呼吸强于无氧呼吸3 .人体内糖代谢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葡萄糖CO2 +H2…  相似文献   

17.
地图与地球     
庞传 《中学文科》2005,(7):47-48
一、选择题根据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1~2题。1.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A.11000万B.5000万C.1500万D.15000万2.图中四地()A.乙、丁两地地方时相同B.甲、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C.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甲、丙两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同170°180°170°50°60°丙丁甲乙(图1)3.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6005004003001:500000A6005004003001:150000B6005004003001:350000D6005004003001:200000C(图2)读中心点地球北极示意图(图3),判断…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2,(5)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5分,共1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某植株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分钟,(乙)先光照5秒后再黑暗处理5秒,连续交替进行20分钟。若其它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所释放的压和合成的有机物总量符合下列哪项 A.姚释放量甲<乙,有机物合成量甲二乙 B.仇释放量甲=乙,有机物合成量甲二乙 C.仇释放量甲<乙,有机物合成量甲<乙 D.姚释放量甲二乙,有机物合成量甲<乙 2.某细菌能产生一种“毒性肤”,其分子式是味Hv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  相似文献   

19.
一、本大题共1 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能源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由此,人们想到了永动机,关于第二类永动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争论不休甲:第二类永动机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应该可以制造成功;乙:因为内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丙:是摩擦、漏气等因素导致能量损失,第二类永动机也因此才不能制成;丁: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才是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  相似文献   

20.
董斌 《地理教育》2006,(3):54-57
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1~2题。1.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A.甲B.丙C.乙D.丁2.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