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1.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它是哪一年制定的?答: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方针。随着我国科...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社会的宝贵财富.科教档案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积极开发利用科技档案资源,为领导决策和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及时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在当前深入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科技档案部门如何充分发挥优势。为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是科技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也是科技档案工作者刻不容缓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就此同题谈点粗浅认识,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提高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全国科技档案工作会议提出的“大力加强业务建设,提高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战略任务,是建立在社会对科技档案信息需求情况的分析之上的。当代,不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必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管理科学技术原型载体的科技档案工作,其根本任务就在于“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上。因此,探讨提高开发科技  相似文献   

4.
璀璨的成就光辉的未来本刊编辑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指导下,成就辉煌,业绩卓著。这次全国科技大会将成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第三座里程碑。科技成果进入“主战场”自1990年国家...  相似文献   

5.
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宣传,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一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新的气象,也给科学技术事业带来了新的春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了“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科技工作方针,正确地解决了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为科技工作和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毫无疑问,科技新闻宣传要贯彻党的科技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6.
震后二十年唐山市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唐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刘大利,檀硕泽震后20年来,唐山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为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  相似文献   

7.
“十五”及今后一段时间,应在“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全面发展科技生产力为中心的科技战略指导方针,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简称“创新、产业化”方针。 按照这一方针推进“十五”科技工作,要首先把握好以下六个重要原则: 1.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这一主线,把“创新、产业化”作为“十五”科技发展的主题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五”期间全国经济工作的主线,…  相似文献   

8.
情报研究工作必须“稳住”孙学琛(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91年,国家科委颁布的《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6号)“国家科学技术情报政策”明确规定:“情报研究是对情报的深度加工,属思想库范畴。各级情报研究部门应做好为决策和为科技服务的工作,注意为经济...  相似文献   

9.
加大改革力度 促进科技信息事业发展胥秀云(山东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自《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所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改革运行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创办经济实体,发展信息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被国家科委科...  相似文献   

10.
怎样搞好经济建设报道?我们通过反复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起着决定作用。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因此,要搞好经济建设的宣传就必须要搞好科技的宣传。据此,20年来,我们汉中日报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让科技报道在经济报道中唱主角,以搞好科技报道来增强经济报道的吸引力,提高经济报道的可读性。1979年至1983年,我们首先在报上开辟了《科学种田》专栏,以科学种田来统揽农村报道,办出了特色,深受群众欢迎。1983年4月,我们同汉中市科委、…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技信息机构的定位方略天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余学林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已经历经了11个年头。我国科技情报(现称之为科技信息)体制改革亦已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改革历史时期。改革,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给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盎然春意...  相似文献   

12.
国家科委确定1998年科技工作基本思路党的十五大之后,国家科委在认真学习贯彻、深入分析形势、扎实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1998年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科技工作要继续按照“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  相似文献   

13.
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1997年工作要点1997年,科技信息司将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在党的十五大召开和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好形势下,抓住机遇,以“认清形...  相似文献   

14.
转轨:地市科技信息所改革的关键任生(抚顺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十年来,全国的许多地市科技信息所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特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管理体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深化科技信息体制改革 加快我国科技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司长刘昭东在全国科技信息工作座谈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一九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深化科技信息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1)科技信息要贯彻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方针,为农业经济发展、工业技术创新提供...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个效益的统一赵其芬,黄定武《山东水利科技》是山东省水利厅主办的水利水电科技期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科技期刊既要讲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为此,我们积极贯彻了“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贯彻了水利工作必须“全面服...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司长刘昭东谈深化科技信息体制改革和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1996年10月17日,刘昭东司长在“纪念中国科技信息事业创建40周年大会”总结发言中,着重就“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信息体制改革和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发表了意见。这是他学习国务院...  相似文献   

18.
面向决策的科技信息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发生了一定转变,科技管理部门的任务更多地集中在宏观调控上。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信息机构的决策支持作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同28家部门、地方科技信息机构联合建设了“面向决策的科技信息网”(http://www.chinainfo.gov.cn)。“面向决策的科技信息网”包括了我国各省市科技进展、科技政策、科技计划以及同科技密切相关的经济、教育、文化等信息,也包括了世界上主要国家相应信息的数据库系统,并通过网络形成交互式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检索系统自由查询相关信…  相似文献   

19.
携手前进共建“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携手前进共建“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王能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指出要“重视科技信息的有效利用和传播,加强科技图书、资料和数据库建设,要有计划地建立全国科技信息资源传输的设施,建设连接全国科研机构、高等学...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迎接汕头市首届“科学技术进步活动日”的到来,发展汕头特区的经济,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经济特区服务,汕头市科委、科协、科情所于1992年5月27日上午,在市政府招待所会议厅,联合举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报告会”。特邀国家科委武汉大学科技情报培训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科技情报学会理事长严怡民教授作题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术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①信息化是我们时代的特征,也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特征。当前,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信息产业受到重视,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四个现代化作贡献。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且是第一生产力,在生产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科技是立国之本,是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而科技又要面向经济,要形成经济中心,首先应是科技中心,要增强科技兴一切事业的意识,把科技成果尽快应用于生产,加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图书情报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科技的发展,在生产中起着参谋和尖兵作用。③在新形势下对特区经济建设的几点认识。首先应该发展高科技开发区,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中心,提高知识产业的价值,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必须重视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作用以及提高劳动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