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露之晨     
耿慧 《山东教育》2020,(1):112-112
  相似文献   

2.
<正> 事情发生在三十年代初期。一位年轻、美丽,而又认真、热情的交际花,忽然在一个清晨,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刻,流着眼泪吞下数量足以致命的安眠药。只听她低声地说了句:“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然后,睡倒在旅馆客厅的沙发上,静静地死去了。她就是陈白露——曹禺的名剧《日出》的主人公。陈白露为什么要自杀?这是一出悲剧么?她临终之前留下的那句话,似乎是一首带  相似文献   

3.
白露     
陈云 《大中专文苑》2009,(10):55-55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她所在的单位有七个人,六个领导,她是唯一的兵。 平常,单位的工作基本由她来做。这倒是小事,主要是六个领导将她指挥得团团转,她感到郁闷,又发泄不出,久而久之,得了一种病,先是脊背疼,后来手脚疼,再后来,头也疼,同时,心脏还伴有早搏现象。  相似文献   

4.
曹禺的话剧《日出》和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都对金钱社会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并且都对“日出”所包含的希望表达了期许,有展开比较研究的价值。最能体现两部作品的可比性的是作品的女主人公陈白露和纳斯塔霞,这两个艺术形象体现了各自时代女性解放的艰难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5.
白露     
芳菲 《开心幼儿》2020,(9):30-31
  相似文献   

6.
寻白露     
活动背景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南京是一座非常神奇的城市,仲秋已至,气温有时仍在30℃以上,这让人们很少能明显感受到白露节气的特征。因此,当我们和孩子谈论“白露”节气时,不禁少了几分底气。但是,好在经过从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不同节气的洗礼,孩子们对“白露”节气的名称产生了好奇,于是,我们顺着他们的好奇心,开启了“寻白露”的旅程……。  相似文献   

7.
白露的姿态     
叶静 《教育文汇》2011,(4):57-58
白露,是一个节气,在处暑之后秋分之前。我这里说的白露,顾名思义——白色的露水。当然,如这么直白地表述就韵味全无了。白露不仅仅是单纯的“白”加“露”,她犹如一位娇小的乡下女子,踏着可人的秋风,沿着半青半黄的草木小径,一路朝秋晨走来。  相似文献   

8.
白露为霜     
露,是下给乡下人承受的;霜,是下给诗人吟诵的. 没有灌木和草丛的铺垫,露便缺少了展露风采的舞台,仿佛书法家没有宣纸,再浓的露也只能消融于土地,寻觅不到她的芳踪.若想亲近露,可以踯躅于山野乡间,杂树乱草上的露晶莹剔透,恰似一颗颗宝石般的爱恋.  相似文献   

9.
10.
简谈陈白露     
《日出》中的陈白露是个充满着矛盾的人物。她初出场时,作者对她所作的介绍最好地说明了她:“她爱生活,她又厌恶生活。”她爱生活,是因为生活里充满着欢乐,充满着美好的东西。她又厌恶生活,是因为她所想望的欢乐,她所喜爱的美好的东西,却又是必须通过她所非常厌恶的方式,必须忍受着最残酷的桎梏才能取得的。对她的生活感到不满、痛苦与厌恶,鄙夷她周围的一切人,这是陈白露高傲、清醒的一面。她在她的生活圈子里,  相似文献   

11.
白露·秋分     
俗(sú)话说:白露(lù)秋分夜(yè),一夜冷(lěnɡ)一夜。说的就是9月里的白露秋分这两个节(jiè)气的天气特(tè)点  相似文献   

12.
13.
《基础教育研究》2006,(6):F0004-F0004
用我们的双手托起“农民工子女教育品牌”的一片蓝天柳州市白露中心校(又名:柳州市前锋小学),创建自1982年,2004年秋学期被柳州市教育局选定为首批“进城农民工子弟就读定点学校”。该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6人,在校学生800多名,其中农民工子弟占学生总数的76%。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  相似文献   

14.
白露和秋分     
晓颂 《家庭教育》2002,(9):31-31
白露是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开始出现露水的意思,一般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这一时节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热空气因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达到饱和状态,部分凝结在花草树木的叶子上,形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白露时节,日夜温差较大,贪图凉快的人们可不能再光着膀子睡觉了,不然就  相似文献   

15.
白露过后,正是板栗成熟收获的季节。 如果这时候,你到南山地区去跑上一趟,就能看到山上山下,村前村后的板栗树上,挂着一颗颗毛栗子,像一个个全身长满刺的球,又像一只只淡绿色的刺猬,蜷缩成一团挂在树上,有趣极了! 此时,栗树 的主人举起长竿,对着栗子敲打,把它们全打下来后,一个个 捡起来装进萝筐,并细细地挑拣。外壳裂成十字形缝的,是老熟了的栗子,只要用 脚 轻 轻地 在 上 面 踩 踏 ,栗 子就会脱壳而出。嫩的毛栗子, 主人就用一把弯刀,把它剖开, 一颗颗油亮光滑的淡黄色嫩栗 子就“嗒啪嗒啪”地落在脚下。捡起一颗,剥去壳,放到嘴里一 咬,…  相似文献   

16.
白露过后,正是板栗成熟收获季节。如果这时候,你到南山地区走一趟,就能看到山上山下,村前村后的板栗树上,挂着一颗颗毛栗子。它们像一个个全身长满刺的球,又像一只只淡绿色的刺猬,蜷缩成一团挂在树上,看上去十分有趣! 有时,你还能看到栗树的主人收栗子。只见他们举起长竿,把栗子一颗颗打下来,然后  相似文献   

17.
《日出》中的陈白露与《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在从妓女生涯走向死亡这一点上具有共同的悲剧命运;但二者的性格内涵又有质的区别。陈白露屈服、依赖于黑暗势力而自甘堕落,而玛格丽特却始终保持着独立与自由,并最终挣脱金钱的羁绊而追求真挚的爱情。因而,陈白露的悲剧是社会悲剧,玛格丽特则表现为信仰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白露横江”是苏东坡《前赤壁赋》中的素描名句。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为“白茫茫的水气”,天津古籍书店复印出版的《古文观止》,解释为“白色的露水,铺在江岸上……”,我以为译释为“水气”或“雾气”者,虽满足了“横江”的要求,但联系后文的“水光接天”,便可知其译释犯了不  相似文献   

19.
20.
王勇 《今日中学生》2011,(26):45-46
真的是露从今夜白?都说白露的时候,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很多年前,白露的时候,我还是一个赤脚的少年,走在田埂上,在朝露里扯着地里的杂草,或者沿着一条条的田埂捡拾那些已经变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