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科技风》2020,(19)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我院选取的学生80例,通过方便取样选取两个自然教学班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以及学习成绩。结果:研究组调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临床护理技术,让学生能够进行互动学习,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武燕群 《科技风》2014,(8):175-175
目的:评价牙周炎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替硝锉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甲硝唑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替硝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和菌斑指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替硝唑治疗牙周炎效果显著优于甲硝唑,安全高效,可积极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优化方案和规范化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5年3月至2015年8月纳入的100例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优化方案作为研究组,另50例患者采取规范化方案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临床疗效观察,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6.00%,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00%(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明显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分析针灸结合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8例颈椎病患者,经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采取随机的方式将88例颈椎病患者分为病例各为44例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针灸和牵引治疗法予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联合应用针灸与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时,予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使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评价优质护理应用于口腔门诊拔牙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口腔门诊行拔牙术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门诊行拔牙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西藏地区特点,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方法以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作为研究阶段,共纳入研究对象122例,均为近期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术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排气时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12.88±3.42)h、住院时间(7.01±1.42)d与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8.03±1.06)h、住院时间(3.55±1.09)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技能(18.69±0.85)、沟通能力(19.32±0.52)、护理质量(18.99±0.64)与研究组护理技能(13.64±1.11)、沟通能力(16.31±0.44、护理质量(13.15±1.09)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可考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在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服务,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0例,对比组病人采取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情况如下:有33例(82.5%)病人非常满意,有7例(17.5%)病人满意,没有病人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高达100%;对比组病人采取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情况如下:有27例(67.5%)病人非常满意,有8例(20.0%)病人满意,有5例(12.5%)病人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达到87.5%。研究组病人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改善病人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给予急诊危重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服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22)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6名小儿外科护理实习生分为研究组(情景模拟教学法)与对照组(传统带教方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两组教学效果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乙肝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将两组临床护理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均0.05。结论对乙肝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18)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双氯芬酸钾片口服治疗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八髎穴联合双氯芬酸钾片口服的方式镇痛,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钾片口服方式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情况及发生的不适情况。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h、12h疼痛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4h、48h、72h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数量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双氯芬酸钾片口服在治疗混合痔疮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大黄利胆合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大黄利胆合剂,对照组加以强力宁注射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痊愈率、SB复常时间、ALT复常时间、HbeAg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给予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黄利胆合剂治疗,可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6,(2)
目的:观察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甲巯咪唑治疗,治疗3月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有临床效果,研究组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97%,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5.0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2例12.5%,白细胞减低1例,肝损害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43.75%,轻度皮疹1例,白细胞减低2例,肝损害2例,继发甲减2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效果显著,较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13)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60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所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按照1:1比例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照组采用介入栓塞术,对照组实施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血肿吸收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均低于对照组(3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观察组mRS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显微外科治疗技术显微手术夹闭疗法应用在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和换位思考在儿科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做好有效沟通以及换位思考,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医疗当中做好有效沟通和换位思考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出现护患纠纷,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在牙髓炎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医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2例牙髓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根管治疗术治疗,观察组在根管治疗术的基础上联合干髓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近期疗效比较上,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疗效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髓炎患者采取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显著,且远期疗效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逐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加用补肾逐瘀汤治疗。最后查看两个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小腹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小腹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逐瘀方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针灸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0名,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观察组采用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及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1)护理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予以综合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疼痛指数,增加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在乳腺外科疾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对2015年2月到2016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78例乳腺外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基于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分成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39例;常规组实施一般专科护理干预,优质组给予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得到一定改善,优质组更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优质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常规组为81.4%,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外科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确保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开展,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检验科纳入检验质量管理中的4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免疫检验方法进行,研究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持续质量改进技术的成效率、单因素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质量改进有效率、临床患者满意率、检验者质量管理成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检验环境温度、检验环境湿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人员的素质因素所占比率比较高(P0.05)。结论在检验质量管理过程当中,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