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强磁场装置强磁场一般是指强度超过20T(特斯拉,万高斯)的稳态磁场或瞬间强度超过50T的脉冲磁场。物质多是带磁性的,在强磁场下物质的性质有可能发生特殊的变化,可能发现在常规条件不能发现的规律。因此,强磁场是半导体、超导、特殊功能材料和器件研究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强磁场下的核磁共振,又是生命科学、医学、脑科学研究的必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核磁场变化,地球北磁极正以每年40英里(约合64公里)的速度向俄罗斯方向移动. 据悉,由于地核所处位置太深,使得科学家无法直接探测其磁场的位置,不过,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跟踪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磁场变化,推断地核磁场的活动情况.最新分析结果表明,地核表面存在一个磁性快速变化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是由地核更深处的神秘磁性"羽状物质"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磁性瓷     
金属磁性材料遭到困难大家都知道:指南针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现之一。这说明磁性材料的发现和使用在我国都是很早的。最初的指南器叫做“司南”(图1),所用的材料是天然的磁铁矿,这是一种非金属的半导体磁性材料。但是磁铁矿的磁性是比较弱的,不能满足近代工业技术上的各种要求,便被金属(包括合金)磁性材料代替了。例如制造变压器和电机的硅(矽)铜片、制造扬声器和电表仪器等的永久磁铁,都是金属磁性材料。金属磁性材料虽然在一般情况下磁性很好,用途也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11,(17):75-75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两位科学成功创造了在最强磁场领域的世界级记录。该国家实验室的高脉;中磁场实验室的研究小组取得了974特斯拉的磁感强度.这比金属废品收购站使用的巨型电磁铁产生的磁感强度高出100倍。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研究材料的基本属性.范围可以从金属和超导体到半导体和绝缘体。而在高磁感强度下.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30)
二维材料的发现开启了研究二维材料磁性的大门,为实现新功能器件拓宽了思路。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本文研究了MSi_2N_4(M=Sc, Ti, V,Cr, Mn, Fe, Co, Ni和Cu)体系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结果表明,MSi_2N_4具有丰富的磁特性,CrSi_2N_4材料是非磁的半导体材料,而MSi_2N_4(M=V,Mn, Fe, Co, Ni, Cu)为普通的磁性金属。MSi_2N_4(M=Sc, Mn, V)表现出半金属特性,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可以实现100%的自旋极化,研究结果为自旋电子器件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模型,在自旋电子器件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11,(17):75
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创最强脉冲磁场世界记录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两位科学成功创造了在最强磁场领域的世界级记录。该国家实验室的高脉冲磁场实验室的研究小组取得了97.4特斯拉的磁感强度,这比金属废品收购站使用的巨型电磁铁产生的磁感强度高出100倍。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研究材料的基本属性,范围可以从金属和超导体到半导体和绝缘体。而在高磁感强度下,也为科  相似文献   

7.
以阳离子磁性表面活性剂(CTAFe)、水杨酸钠(NaSal)和N,N-二甲基环己胺(DMCHA)复配,制备了一种具有磁性和CO_2响应性的蠕虫状胶束体系(WLMs),并利用流变仪,冷冻透射电镜(Cryo-TEM)等仪器对其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体系能够对CO_2产生响应,从而在蠕虫状胶束和水样溶液之间发生可逆转换。由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证明了该蠕虫状胶束还具有微弱的磁性,可以在磁场作用下发生磁迁移。  相似文献   

8.
通过地球磁场的研究,认为如果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地质情况,这时使用的正常场就应是地球的基本场。如果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局部磁性地质体引起的磁场,若区域场较小,正常场可确定为是基本场;若区域场较强,应根据测区内磁场的分布情况,实测确定。  相似文献   

9.
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存在下,利用烯烃聚合后过渡金属催化剂α-二亚胺钯在温和条件下催化环戊烯原位聚合,通过聚环戊烯(PCP)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原位异相成核结晶,成功获得一系列PCP包覆磁性Fe3O4纳米粒子。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CP已成功包覆于磁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所得复合型磁性纳米粒子仍具有较好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0.
磁法勘探是观测研究地下介质磁场变化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根据测得的磁场变化寻找具有磁性异常的岩(矿)体以达到查明地层、控矿构造等地质目标.1:5000高精度磁测(4m2)为本文研究重点,结合其他方法完成此次工作,其目的为:以铀为主攻矿种,查明铀矿区域控矿地质条件,圈定物探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凝聚态物理研究固体、液体、液晶、玻璃态和其他非晶态物质的性质,包括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所研究的对象按照性质分类可以是金属、半导体、超导体、电介质、磁性物质等.凝聚态物理是固体物理向前发展把液体等包括进来的结果,它并不是简单地对这许多物质的各种性质的研究的总和,而是把物理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应用到由大量的(10~(23))原子、分子以相当强的作用(~0.1—10ev/原子)结合而成的凝聚态物质。实  相似文献   

12.
魏霞 《科技风》2015,(3):16
为了使金属物体探测器能快速探测到玻璃下方的金属物体,本设计采用了一款基于MSP430F149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的可自主移动智能型金属探测定位器。在机械结构上,通过可自由移动的X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导轨,实现探测定位器可自主移动;金属探测器采用TI公司LDC1000电感/数字转换器评估板(AY-LDC1000)作为金属物体探头,来感应金属涡流效应引起的通电线圈磁场的变化,并将磁场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单片机测得电压值,并与设定的电压基准值相比较后,决定是否探测到金属。  相似文献   

13.
半导体     
过去讲电工学,只讲到有导体(金属)和绝缘体两类物质。导体是用来输送电的,因为它的电导率很高;绝缘体是用来隔离电的,因为它的电导率非常低,电几乎不能从它里面通过。近二十多年来,电工学里面又添加了一类名叫‘半导体”的物质。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半导体是电导率介於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从电导率的高低,我们是可以区别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但是这仅仅是量的区别而已。金属和半导体之间还存在着质的区别,而且正是这些质的区别使得半导体拥有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14.
2001年,Matsumoto等人[1]报道了室温下有磁性的(Ti,Co)O的磁性半导体,得到磁矩为0.32μB/Co原子,且看到了磁畴结构。引起了人们对氧化物磁性半导体的极大关注[2-4]。但是随着对该体系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磁性应该是来自Co的团簇[5,6]。ZnO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它价格便宜,来源广,用途多。可以用作紫外线防护层、气敏传感器等。ZnO的帯隙是3.2ev,是六角密排结构并且很容易沿c轴择优取向,即使在无定型结构的衬底上低温生长也是如此。包括ZnO在内的Ⅱ-Ⅵ族的化合物通过掺杂后,会出现很多新的物理和化学现象,而ZnO可以很容易…  相似文献   

15.
徐星 《科技风》2015,(3):114
金属熔体的粘滞性是液态金属原子迁徙能力的一种表现,反映了原子间结合能力的大小。理论研究表明:在无磁场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降低金属熔体的粘度增大;在磁场的条件下,金属熔体的粘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磁场对粘度的影响是洛伦兹力和磁化能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封面说明     
《科学中国人》2015,(8):777
在半导体中注入自旋形成兼具电荷属性和自旋特性的稀磁半导体可以制成自旋阀、自旋二极管、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磁感应器等新型的功能器件,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但是向传统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中掺杂存在两点不足.首先,传统的稀磁半导体在引入自旋的同时也引入了载流子,这种自旋和电荷的捆绑效应严重制约了电性和磁性的调控维度.其次,基于掺杂中的不等价代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22,(13):10-21
Nature:磁场指南:恒星形成过程中向磁性超临界状态的早期过渡《自然》封面:星际磁场的结构叠加在金牛座分子云上,这是利用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Planck)和赫歇尔(Herschel)太空望远镜的公开数据绘制而成。《自然》杂志第7891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对金牛座分子云磁场的观测结果。在恒星形成过程中,星际磁场会耗散,分子云也会在自身引力下坍缩,最终导致恒星的形成。然而,星际磁场的强度一直难以测量。研究团队确定了这一磁场在名为冷中性介质的区域以及分子包层和致密核内拥有一种有序结构,表明分子云开始坍缩的时间比一般认为的更早。  相似文献   

18.
半导体超晶格是当代固体物理学的新生长点和重要前沿领域。它是以具有各种人工剪裁能带结构的半导体低维电子系统(二维、一维和零维)为其主要研究对象,涉及半导体物理、材料和器件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的研究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基金项目,它以探索、开发新一代固态电子、光电子器件作为研究工作的着眼点,以生长超薄、陡变和大面积均匀的超晶格、多层异质结等低维量子结构的分子束外延(MBE)和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淀积(MOCVD)等超薄层材料生长手段为技术基础,着重开展半导体超晶格低维系统与普通三维固体不同的新物理现象和效应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方面的基础研究,研究和探索新一代超晶格量子器件的新原理、新模式和新结构。本项目的总体设想是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具有国内第一流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对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材料、物理和器件进行综合性基础研究的科研实体,经过“七五”和“八五”期间的工作,应当将我国在该领域内的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推进到国际先进行列,并且在某些专题研究方面应当做出具有特色的,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原有滑靴副电磁力与压紧力不匹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磁性滑靴副结构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建立磁性滑靴副的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 Maxwell软件对磁场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以铁芯尺寸、线圈电流等参数的变化来考察磁性斜盘上的磁场变化情况,并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需要较大电磁力时的最优组合方案为d=8mm,I=3A,且线圈通入正、负电流时斜盘上的磁场均匀度更好。研究结果为滑靴副的参数优化及创新设计及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 中国古代把容易聚集气的地方称为"明堂"或"气场",从现代科学研究看,这类地方多数属于"0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石,到处都带有磁性.所谓"0磁场",是指N极和S极的磁力互相抵消,但磁力的变动幅度很大,在整体上保持接近0值的低磁场状态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