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冯宏钊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3):50-52,56
安德鲁·怀斯(Andrew Wyeth)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的绘画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含蓄与雄浑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艺术境界.文章通过对怀斯的成长背景、绘画风格及绘画技巧三个方面的分析,使我们更深层的理解怀斯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M·克莱因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并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他的这句话肯定了数学理性精神的价值,因为理性精神本身就是数学的核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还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  相似文献   

3.
心灵是什么?笛卡尔称其为"无形实体";洛克的"白板说"人所共知;乔姆斯基则将其比喻为"黑箱"。可以说,对心灵的探索与表征一直是人类不断追问的一个哲学话题。心灵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心生于体,灵生于心,合和为一,谓之心灵。心灵是寄寓个体精神生活的内在空间,是个性化的精神领域,是一个人思想、行为、前途、命运的指挥中心,是  相似文献   

4.
谭延桐 《新读写》2009,(5):54-55
美国画家怀斯,我是早就知道的。他的画中的叙事感和抒情性,都是我所喜欢的。特别是他的不落烟尘和不落俗套,就更是我的喜欢。按说,像怀斯这样一位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是应该有许多的人特别是晚生代来“临摹”的——因为我见多了蜂拥而来又蜂拥而去的临摹者,似乎早就见怪不怪。  相似文献   

5.
美国画家怀斯,我是早就知道的。他的画中的叙事感和抒情性,都是我所喜欢的。特别是他的不落烟尘和不落俗套,更是我喜欢的。按说,像怀斯这样一位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是应该有许多的人特别是晚生代来"临摹"的——因为我见多了蜂拥而来又蜂拥而去的临摹者,似乎早就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6.
如何过精神生活?关于精神生活可以从三个部分来谈:我们可以欣赏的、我们可以倾听的、我们可以参与的.我们可以欣赏的:我们可以欣赏绘画、文学、影视、音乐、舞蹈.你家里墙面为什么不能挂一幅画,你为什么要让你的宝宝躺在床上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一个大衣柜,大衣柜上有很多纸箱子,每天都这么看着.看久了他的生命就会变成那样.  相似文献   

7.
装饰绘画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理性的潜意识精神。现代构成最能体现审美价值 ,是理性美的探索。一幅好的装饰绘画是情与理的高度和谐  相似文献   

8.
维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伟大女作家.凯瑟看到了工业化高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看到了它对人类心灵美好东西的破坏.因而她曼加怀念西部拓荒时代的美好时光,试图从拓荒精神那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我的安东尼亚>是作者为歌颂"拓荒时代"的精神而创作的; <一个迷途的女人>则为这个已经消失的"拓荒时代"谱写了一曲充满哀怨之情的挽歌.  相似文献   

9.
杨昌显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2):101-103,111
阿多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于人类精神现实和未来种种可能的关注均基于他的音乐思想,可以说阿多诺是通过音乐来聆听人类精神的心灵趋向的。文章想通过对阿多诺新音乐思想的分析来揭示阿多诺哲学论述中的原旨和多向性内涵。他对艺术与社会、精神关系的独特理解,为我们这个狂躁的后现代提供一个冷遇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范曾的泼墨人物画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具有极其个性的艺术感悟和艺术表现力。透过那些鲜活淋漓的泼墨人物我们看到的是范曾对中国古典文化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表达。他的绘画具有以诗为魂书为骨的精神,其独特的艺术主张表现在绘画的笔墨、人物的内在气韵和绘画精神上。因此,他的绘画作品具有精、气、神相统一的绘画精神。  相似文献   

11.
鲁敏 《钦州学院学报》2009,24(4):108-110,123
博纳尔(Pierre Bomnard),法国艺术家.他早年加入纳比画派,后来接触印象派以及认识他的妻子玛特,这些生活阅历孕育了博纳尔的绘画色彩及绘画精神.他被人尊崇为"色彩魔术师".色彩是博纳尔绘画的灵魂,他善于在画面中设计光,让其作品光辉灿烂.在思想境界上博纳尔是无我的,在艺术境界里他却是自我的.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作品散发出来的光芒,为不少人所痴迷.  相似文献   

12.
固有写生做法,强调肉眼观察,止于审美的传达。画家处在写生状态时,外在感性的直接性不过是内心活动的媒介,属于物质层面的材料,内心是物质材料加工厂,内心活动将画家主体意识融入物质材料之中,精选、混搭、熔炼、过滤、沉淀、提纯。画家写生是心灵注入作品的过程,逼迫精神借感性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何家英是中国当代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以何家英《酸葡萄》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他对我国历代人物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及对“西画”造型、色彩艺术中有益营养的取精用宏,推陈出新,其开创的新形式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4.
谢赫的绘画六法以探讨人物画为主,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性绘画鉴赏理论。"六法"的精髓和灵魂是"气韵生动",它不仅是鉴赏画作的最高审美标准,还对书画艺术的创作有理论指导意义。它要求画家与画作、画作与对象,书法家和书法作品、书法作品之间的气韵生动,以体现作品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5.
弗朗西斯·培根是现代英国艺术家中最富独创性的形象画家。他的独立性与独创性使他的绘画与众不同。他以充满具体形象的架上绘画 ,创造出许多激动人心的非凡作品 ;以怪诞的变形再加上异乎寻常的想象 ,给人以触目惊心之感。他向人们展现了命运被遮盖的景色 ,而这景色是如此的惊人 ,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一些人类的情感与人生经验。培根试图把某种情绪形象化 ,他想要塑造的是一个痛苦和恐怖的世界 ;是要画出巨头和掌权者的孤寂 ;是要对他们作奇特的讽刺。他所揭示给我们的 ,不仅是一种绘画观念的改变 ,而且还包含着对人类存在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穆旦形成了“黑色的生命和主结合”的生命哲学;他倾向于“在神魔之间”拷问自我和人类的灵魂,展示了冷静超脱的人生智慧;他将“美的真实”视为“上帝”,对于肉体与美的关系形成了独特、深刻的理解,在诗歌艺术上常常运用象征和戏剧化手法.  相似文献   

17.
屠格涅夫对自然的无比热爱和崇尚表现于他的作品中,他以哲人的智慧透彻理解大自然和感悟人生,认为大自然是净化人类灵魂的殿堂,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创作观。在其代表作《猎人笔记》中,他从自然出发,将由自然所激发的感触,通过纯粹的自然(生理、物理的自然)作为桥梁和粘合剂,把精神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也就是对人物的歌唱和钦服;他认为对自然的一丝不苟、无条件的服从和遵循是人性得以澄清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吴冠中以水彩画为桥梁实现了在油画和国画两个领域进行双向创作的“水陆兼程”之旅。他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与责难,殚精竭虑地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他不仅对入画标准、风格规范、技法表现等都进行了前无古人的改革,还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艺术理论,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绘画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小说《人的杂志》中,张炜试图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构建理想的精神家园,这种渴望源自他的危机意识,既因为中年的"荒芜",更因为社会的浑浊。然而他倾心守护的田园牧歌还是无法摆脱现实,终究是个"乌托邦",而且在建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作者充满了困惑,表现为主人公人格的矛盾性,也许淳朴、率真、健康的心性才是人类灵魂最终的栖息地,所谓"高原"实质上是一种精神高度。  相似文献   

20.
从描绘内蒙草原风情到书写神秘复杂心灵,张承志不断在创作中建构自己的心灵王国。他改变的是单一的参照尺度,一如既往的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所承担的道义责任和对内心信仰的执着坚守。张承志对草原的深情叙述是对青春岁月的追忆,浪漫中夹杂一丝感伤;对哲合忍耶牺牲精神的盛赞,偏激中是对弱小受欺的愤懑和对人类理想、信仰缺失的担忧。张承志在贴近这些文化时,持平等与尊重之态,汲其营养的同时保有反思,其作品中极具地域特色的草原沙漠画凝聚着对生命的沉思,充满宗教情怀的叙述流淌的是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一腔热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