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蕾 《天津教育》2020,(5):185-186
“朗读、默读”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两驾马车,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感知文本、体验情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方法之一;默读,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把握文本思想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一线小学语文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和默读,但是,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成为教师构建课堂教学的绊脚石,本文从朗读、默读在语文课堂中的创新策略的角度,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有效的阅读也能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教学,采取有效策略,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一、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诵读阅读分为诵读和默读,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更好地实现心口一致,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和学会阅读的过程,其基本方式是朗读和默读。《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且就朗读的效果提出:“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由此可知,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发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二是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加语言积累。在阅读课堂上发挥朗读的作用,有赖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入地解读,并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而朗读则是阅读的一种途径.这种途径与另一种途径"默读"比较来说,更易使学生体会文本中的感情,也更能传达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朗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英语阅读,主要是借助视觉进行默读。默读是最符合实际需要的方式。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把注意点放在理解语言单位上。因此,默读的速度要比朗读的快。英语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科技、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学生具备了朗读能力,就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句的意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吸收文章的语言。另外,朗读是默读的基础,具备了朗读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结合教学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郑德琼 《贵州教育》2011,(14):26-28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能读出语感,读出气势;默读能引人思考,涵咏理解。采用形式多样的阅读方法,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推进,特别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开展课堂阅读教学,能加强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开展课堂阅读教学,能有效带动学生对经典文本的阅读,接受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熏陶,养成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课堂阅读教学中,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热闹异常,看起来一派繁荣的自主探究之象。由此,默读成了被打入冷宫的妃子,遭遇了冰冷的舍弃。其窦,默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形式,对文本的理解和梳理,解读文本内涵,具有同朗读一样的功效,也是不可或缺的。默读引导在课堂中大有用武之地。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默读引导呢?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我们都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但阅读往往被理解为默读或默看。事实上,朗读也是阅读的一种形式,是有声的阅读,是一种艺术化的阅读。动眼、动脑的默读固然重要,动嘴、走心的朗读更是不可或缺。朗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能够帮助较低年级学生稳定注意力,促使他们通过言语和音调组织思维、再现文本、表达情感,教师如能恰当运用,定能增色课堂。求苗仁同志的文章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值得我们品味。  相似文献   

10.
马金梅 《学周刊C版》2010,(9):123-12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主动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  相似文献   

11.
<正>在当前课堂阅读教学中,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热闹异常,看起来一派繁荣的自主探究之象。由此,默读成了被打入冷宫的妃子,遭遇了冰冷的舍弃。其实,默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形式,对文本的理解和梳理,解读文本内涵,具有同朗读一样的功效,也是不可或缺的。默读引导在课堂中大有用武之地。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默读引导呢?一、动与静转换,加强感知性默读感知性默读是指阅读者通过感观系统接触语言文字,了解阅读材料字面信息的过程。在初步课文时,教师要抓住  相似文献   

12.
阅读对帮助学生积淀深厚语言文化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正面推动作用。围绕自主默读质疑、认知协作探读、深情朗读等学习策略运用,利于指导学生在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丰富认知眼界和思维。突出阅读的多样化方法指导,便于学生在主动调整策略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深刻体验,促进知识技能有效内化。  相似文献   

13.
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阅读似乎与朗读划上了等号。这种阅读显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书声琅琅"固然重要,"静心默读"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讲,默读是一种比朗读更为重要的阅读能力。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都要靠默读去完成,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一定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使新课标145万字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4.
<正> 通过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是不断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通过朗读、默读、精读和泛读,培养阅读能力和技巧阅读包含识别、理解和记忆三个方面的要素,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和促进。通过朗读、默读、精读和泛读的训练是提高阅读技能的基本形式。朗读是一种单一的有声阅读。在教学中通常分为教师范读、领读和学员自读三种形式。而重点是教师的泛读和领读,因为它既是学员自读的标杆以及检查和纠正错误的准绳,也是吸引学员注意力,学好每一新课的关键。实践证明,学员一旦建立起良好的朗读习惯,就为坚持阅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默读是一种无声的阅读,是高度集中精力的阅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逐步向默读转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通用途径。当然,也可以朗读和默读并行、交叉或混合使用。但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要注意不应只求速度,不求质量,一味地机械地读,而忽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进行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自创情境进行自主阅读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促进自主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就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阅读可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指出声诵读,默读则指没有明显发声的诵读。在某些情况下,如诗词欣赏,朗读有特殊功用,但就从书面材料中获取知识而言,默读更为重要,理解文字材料主要靠默读。  相似文献   

17.
何美娟 《广西教育》2014,(41):46-46
正"默读"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中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有效的默读能培养学生精读、专心阅读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是,不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默读"流于形式,大都呈现出"朗读有余,默读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主观上认为默读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出彩,默读的课堂不够活跃、热闹。那么,怎样才能使默读得到有效运用呢?一、边默读边批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默读时要让学生养成边默读边批注的好习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主体的阅读成长史往往起始于朗读,发育于默读。默读是阅读个体终生受用的阅读方式。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有利于达成学生时代阅读培养的价值取向。一、默读是心诵,在心灵深处发声《现代汉语词典》对默读的诠释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望文生义,人们普遍把默读理解为不动嘴唇、不发出声音地读书。其实不尽然。默读是心诵,拨动思维之弦在心灵深处发声。它不是通过耳朵器官来  相似文献   

19.
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小学“读、写、算”三大基本训练的首要项目。阅读有两种基本方式:朗读和默读。默读技能是在儿童初步掌握了朗读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训练而发展的。从应用的角度看,默读比朗读更广泛。平常我们所说的阅读能力,主要指的是默读能力。那么,学生掌握默读技能,形成阅读能力和标志是什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仅提出了理解、记忆方面的要求,对阅读速度也有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施云 《学子》2012,(8):14-15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的阅读目标里提出了朗读、默读、借图阅读、略读等方法。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对阅读教学略有感想:有声的朗读有利于交流感情,无声的默读有利于思考问题,借图阅读、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通过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文中的浓浓的爱。“我不是最弱小的”(苏教版第八册)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篇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